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得胃癌吗?
幽门,胃癌,螺杆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得胃癌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幽门螺杆菌已经被证实是胃部疾病,比如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甚至胃癌等胃部疾病的唯一致病菌,但并不是唯一治病因,这两个要分开。
很多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病人群在清除幽门螺杆菌后,胃病并没有好转的原因是胃黏膜没有的到有效的修复,且在清除成功人群的的跟踪情况来看,有将近一半的人群在一年左右复发,且胃病并没有丝毫的好转迹象,为此我们判定清除幽门螺杆菌固然重要,但是养护胃黏膜才是预防再次感染并治愈胃病的关键。
为此根据情况作出治疗方案的调整如下
首次清除幽门螺杆菌的患者可采用四联药物联合卫乐舒益生菌,意在利用益生菌的抑制幽门螺杆菌并修复胃黏膜的功效,可增强杀菌的成功几率,并预防二次复发。
但对于已经用过四联药物清除的人群不建议再次采用四联药物,而是以卫乐舒养护胃黏膜并抑制幽门螺杆菌为主,在三个月后复查显示部分人群已经转阴,且多数人群胃黏膜修复理想。
儿童和孕妇不建议采用四联药物清除幽门螺杆菌,为此直接口服卫乐舒医生黁3个周期后复查。 生活中要注意辛辣生冷刺激的不吃,避免熬夜和调整心态,凡是对胃有损伤的事情都尽量少做才是养胃之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我请教过医生,得胃癌的几乎都是幽门螺杆菌阳性,但并不是所有的幽门螺杆菌阳性都会得胃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常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感染后主要引起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等疾病,与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等疾病有密切的关系,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第一类生物致癌因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知道胃癌现在的发病率、发现率都是非常高的,那么胃癌的发病因素,其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可以叫病因。
但是反过来说,那不成立,并不是说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就一定会得胃癌,那个比例还是很低的。
那平常我们要注重查体,就是体检,如果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尤其是感染率比较高的,感染程度比较高的病人最好是规律的根除,有的病人耐药,就是几次根除效果都不好,那我们可以暂时不根除,但你一定要经常做胃镜随访,尽早的发现一些可疑的病灶,然后尽早的进行治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患有慢性胃炎的病人基本上都知道,幽门螺杆菌是引发慢性胃病的罪魁祸首。因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导致出现慢性胃炎,而且在没有足够的药量、药物种类以及足够疗程的情况下,是无法根除幽门螺杆菌,这也是慢性胃炎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就会患胃癌吗?
这个问题值得深思,我的答案是不一定。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如果有幽门螺杆菌感染,首先由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出现慢性胃炎,在治疗慢性胃炎的时候,经过正规有效的治疗,彻底根除了幽门螺杆菌,而且在以后的生活中,与幽门螺杆菌始终保持“距离”,那么,可以肯定不会通过幽门螺杆菌而患胃癌。
相反,如果有幽门螺杆菌,而且没有及时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导致慢性胃病迁延不愈,时间长了,很有可能引发胃癌。
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作用于癌变的开始阶段,也就是启动因子;在幽门螺杆菌的尿素酶作用下,会使胃液中的氨升高,而氨中和胃酸使胃酸降低,细菌过度生长,促使硝酸盐降解为亚硝酸盐及亚硝胺,亚硝胺为强致癌物。另一方面,幽门螺杆菌感染会使上皮细胞受损、增殖,也会使胃黏膜细胞增殖发生突变,从而引发胃癌。
总之,幽门螺杆菌是导致一系列胃病的罪魁祸首,一旦检查发现有幽门螺杆菌,一定要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只要根除了幽门螺杆菌,免受幽门螺杆菌的伤害,那么,不会因幽门螺杆菌感染而引发胃癌。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所帮助,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关注【医学常识】头条号,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一定,幽门螺旋杆菌代谢产生氨,可刺激细胞异常增生,时间久了就会发生癌变。但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及时杀死异常增生的细胞。所以癌症也是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要及时治疗,治疗效果很好。
上一篇:重疾险如何挑选比较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