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么赏析清朝郭麐的《菩萨蛮 ·北固题壁》?
江流,青山,词人怎么赏析清朝郭麐的《菩萨蛮 ·北固题壁》?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原文
菩萨蛮·北固题壁
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侬也替江愁,山山不断头。
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毕竟笑山孤,能留侬住无?
赏析
\"住\"字写出了因看不见江水流动而产生的错觉,也形象地表现出水流平缓之状。词人从\"流\"与\"留\"一对矛盾上盘转写来,别有所感。\"山\"为\"留\"一方,人生之阻力意象;\"江\"为\"流\"之大势,合乎\"天\"意。\"船\"为\"侬\"之载体,顺\"江\"而\"流\"。词写出了:\"留\"总只能是暂时的,相对的;脱羁而去的\"流\"是永恒的、绝对的。
上片,一二句写景,起笔气势恢弘。\"青天欲放江流去\",用拟人的手法,把自然造化写得有情有味,生动多姿。\"放江流去\"的一个\"放\"字,写尽了江流肆意纵情,奔放流淌的气魄。天高水阔之际,意境宏大。青天有意,青山却也有情,\"欲截江流住\"仍用拟人的手法,把山阻江流的客观事实人情化,一个\"截\"字陡增了动态感,令人想到水涌山拥水躲山拦的游戏场面。所以即便是有\"惊涛拍岸\"的奇险,在这一\"去\"一留之间也多了几分情致,生出几缕温情。
三四两句抒情。\"侬也替江愁\",写词人面对山水的这个态势引发的感慨。而这个\"愁\"绝非关涉个人得失的真的悲愁,\"愁\"的原因是下句--\"山山不到头\"。这里既写出了群山逶迤、江流绵远的自然风光,又笔底含情,流露出对这片山水的热爱和思考。
下片,一二句写景,立足江面,写小\"船\"\"片帆\"。用\"落鸟\"作比,既写出了江面上片片白帆的轻灵跃动,更以小衬大,突出江面的平阔辽远。\"江住\",江水好像凝滞不动,\"船泊\",船也似江流中停泊,用假象的\"静\"来写江流平缓的\"动\",可谓别有新意,独具匠心。三四句抒情,只是这两句感情来得突兀。它是在对前面两处景物描写的关照基础上而产生的。静水流深。水的胸怀足以容纳天地乾坤,水的流转足以带动古往今来,唯有的山的伫立,一立千载,由此显得单薄孤寂。所以舟行江上,词人抑止不住发出洞察玄机的微\"笑\"--青山阻截江流,希望江流停滞,是因为自己孤寂啊。结句反问,\"能留侬住无\",问中有答,留得住?留不住。一种水流势不可挡的必然,使这首题壁词立时有了发人深省的哲学意蕴。
全词词写景与抒情相结合,上下片景景相称,情情相依,在直接的歌颂山水自然风光的背后,更含有水总要向前流动、势不可挡。
\"平淡而富机趣,轻捷流利中见人生哲理。\"——严迪昌《金元明清词精选》
释义
上天(大自然)要让江河流下去,但旁边的青山却想要江流停下来。谁不替江流发愁呢,那一座座连绵的山川一眼也望不到头啊!远处的船帆如飞鸟一样的落停了下来,船停泊不动的时候似乎江流也停住了流逝。可笑群山依然显得无力和自作多情,又怎么能把她留住呢?
作者介绍
[清](公元一七六七年至一八三一年)字祥伯,号频迦,因右眉全白,又号白眉生,江苏吴江人。生于清高宗乾隆三十二年,卒于宣宗道光十一年,年六十五岁。诸生。少有神童之目。一眉莹白如雪,举止不凡,姚鼐极称许之。家贫客游,文采照耀江、淮间。负才不遇,其愤郁无聊之感,时寓于歌咏。醉后画竹石,别有天趣。晚岁,侨居嘉善以终。麟工诗词古文,所作皆清婉颖异。著有《灵芬馆诗初集》四卷,《二集》十卷,《三集》四卷,《四集》十二卷,《续集》八卷,《杂著》二卷,《杂著续编》四卷,《江行日记》一卷,《樗圃消夏录》三卷,《灵芬馆诗话》十二卷,《续诗话》六卷,及《蘅梦词》、《浮眉楼词》、《忏余绮语》各二卷等,均《清史列传》并行于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请提关于诗词的问题时附上原句,包括青藜在内,不是所有人读过所有诗词的。
上一篇:老婆老是看不惯老公是为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