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辛弃疾文武双全比苏轼更加完美吗?
辛弃疾,苏轼,他的辛弃疾文武双全比苏轼更加完美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不好评判,人本来没完美一说。就对社会的贡献说,辛弃疾生活在战争年代,有责任担当,爱国忧民,终生以报国为巳任,虽然种种因素功绩不明显,但主战和抗金有积极影响作用。文学上开创了词风先例,且胆略智慧能独闯敌营,斩杀叛将是古来少有。赤东坡诗词书法当属上乘,但反对王安石变法是不识时务,几度招贬仍不改正,对社会发展起了反作用。依我看辛弃疾比赤轼完美,文学上赤轼略胜,武略上输精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脉相承,各显豪迈,没有谁比谁更完美。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的杰出代表。苏轼创立了豪放词,辛弃疾继而把它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他们的豪放词都打破了男女柔情、绮丽婉约的传统模式,写男儿情怀,苏轼在豪放中尽显旷达,辛弃疾在豪放中倾尽悲壮。千年宋词,两人同是耀眼的光辉。苏轼以豁达的胸襟与超脱的人生观来感悟人情世故,从而令自己归于平静;而辛弃疾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更多的是英雄的豪情和壮志未酬的悲愤。
一位是豁达乐观近乎全才的词宗大家,一位心怀抱负豪放慷慨的词中之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辛弃疾生活在南宋,虽然家乡被金人所占,但他忧国忧民收复失地的梦想,从骨子里就带来的,二十几岁就血战沙场,立下不世之功,但就文学来讲,辛弃疾的造诣也是颇高的,他的诗词充满了爱国情怀,展现了个人的抱负,留下了许多的千古名句,遗憾的是没被朝廷启用,最后含恨而终。苏轼生活在北宋,当时国家没有太大的外部战乱,生活比较悠闲,虽有许多佳句流于后世,却也只能以才子二字冠称,所以苏轼是无法和辛弃疾比的,单就家国情怀,苏轼就败下一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辛弃疾,文武双全,是不可多得的全能人才。苏轼大文豪,一门三进士,不可多得的文化世家。
辛弃疾,从军入伍,自身武力颇高,曾带手下百人,冲入数万敌军阵营,活捉叛将而归。吹的厉害点就是,“入百万军中取敌主将如探囊取物”。简直就是古代版,有个文人叫“顺溜”!
苏轼,进士及第,入朝为官。虽然没能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当朝宰辅。但苏轼在宋朝文化界的地位,数千年后也无人能及。苏家本就是“文化世家”,一门三进士更是无与伦比。苏词基本就能代表整个宋词,在华夏文化传承上也是唐诗后又一个高峰。用现代话说,就是“牛B托拉斯”的代表。
如果这俩人比较,论武那肯定是辛弃疾更厉害。论文,那肯定是苏轼更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要看以什么标准去衡量,其实用完美这个词,不如用均衡来得准确。与苏轼相比,辛弃疾各方面的发展明显要均衡得多,就如题主所说的,堪称文武双全。但要是论文学方面的修养,辛弃疾与苏轼还是不能同日而语的,毕竟苏东坡可是堂堂唐宋八大家之一。而且辛弃疾到容貌……(皮色如关羽,面相赛张飞)咱们不以貌取人,不过辛弃疾这个容貌没有弃文从武也实属可惜。
如果从仕途上来看,两人都不甚完美,或者说很不完美。个中原因咱们一一道来,这里先表辛弃疾。
辛弃疾出生在济南当地的名门望族,祖祖辈辈世代当官。其实在辛弃疾出生的时候济南已经被金国占领了,所以从现在的法律意义上来说,辛弃疾实际上是金国人,不过在当时并没有现在的国籍制度。辛弃疾祖辈虽然世代为官,但当的都是大宋的官(虽然官很小),然而辛弃疾当的确是金国的官,而且还是三品正印开封知府。要知道在北宋的首都就是开封,辛弃疾等于是为金国管理宋朝被占领的原首都,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妥妥的汉奸。
虽然后来趁着金废帝完颜亮兵变被杀的时候辛弃疾举旗造反,投奔了山东当地的豪强耿京,后来耿京兵变被杀,辛弃疾更是玩了把当年关二爷干过的事,不满百骑数百里奔袭在金军营中生擒贼首张安国,替耿京报了仇。但是在金国做过高官的履历始终是他终生抹不掉的污点。如果不是金废帝自己把自己作死了,辛弃疾会来投吗?而且辛弃疾还曾经在诗中自比孙权(《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孙权是哪位?吴国皇帝,辛弃疾自比孙权,这欲意何为啊?因此后来辛弃疾就落了个南宋不待见,金国不能容的尴尬境地。
讲完辛弃疾再说苏东坡。
苏东坡出身没有任何污点,乃是处唐名臣苏味道之后。一出道便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夺得了礼部会试第二名(不是榜眼),别小看这个第二名,当时的主考官可是著名的欧阳修,能被欧阳修点中第二,可见苏轼的能力之强。但是,没错,万恶的但是又出现了。但是苏轼在官场上多少有点出道即巅峰的意思,原因就在于苏轼的思想过于保守,而且还不懂得变通。当时正值王安石变法得势的时候,结果咱们苏大才子顶风上,跟着恩师欧阳修带一起带头反对新法,结果可想而知了,苏轼被贬出了京城(自请),欧阳修主动辞职,并且在一年后在家中逝世。
上一篇:如何对待班主任过分偏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