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如何科学防治黑痣病害?
马铃薯,黑痣,土壤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如何科学防治黑痣病害?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4、播种较深、土壤温度低会增大块茎基部感染的危险性,应该适当浅播。土壤中水分较少,空气干旱,要适当深播,一般为10——12厘米;在土壤较湿的情况下,浅播为好,约6——8厘米。适当浅播出苗快,出苗壮。
5、发现植株发病后,尽量避免浇水,以免通过土壤传播造成全田感染。
6、药物防治

(1)、种薯拌种普海因50%悬浮剂50毫升+高巧60%悬浮种衣剂20毫升混合后处理100公斤种薯,兑水1升均匀喷洒在100公斤种薯块上,充分晾干后播种,既能防治黑痣病,又可以防治地下害虫蛴螬和地上部分的蚜虫。
(2)、适乐时2.5%悬浮种衣剂100——200毫升处理100公斤种薯,兑水1升均匀喷洒在100公斤种薯块上,充分晾干后播种。
(3)、甲基托布津70%可湿性粉剂200克+滑石粉10公斤拌种薯100公斤。要求切块后30分钟内进行播种处理,且搅拌均匀,充分晾干后播种。
(4)、柔水通1000倍液+金纳海125倍液+鸽哈125倍液+菲范100倍液+斯德考普600倍液浸种或均匀喷洒在种块上,充分晾干后播种。

2、沟施农药
(1)、普海因50%悬浮剂50毫升+高巧60%悬浮种衣剂40——60毫升混合后兑水30升,用喷雾器均匀喷施在播种沟内,播种覆土。既防止了马铃薯黑痣病,又可以防治地下害虫蛴螬及右苗期蚜虫,为了保证防效,在苗期用普海因50%悬浮剂600毫升/公顷兑水600——900升,茎叶喷雾或灌溉病株根部1次。
(2)、阿米西达25%悬浮剂,以制剂1000倍溶液,在马铃薯播种时用喷雾器均匀喷施在播种沟内,播种后覆土,为了保证防效,在苗期再喷雾1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你的邀请,但是我不能回答你提出的问题,我是干工程的,不好意思,抱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马铃薯黑痣病又称“黑色粗皮病、茎溃疡病”,是重要的土传真菌性病害。主要表现为在马铃薯表皮上形成黑色或暗褐色的斑块,即黑痣病菌核。那么马铃薯得了黑痣病怎么办?怎样防治马铃薯黑痣病?下面火爆农资招商网为大家整理了一下马铃薯黑痣病防治攻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马铃薯黑痣病发病症状与危害
黑痣病可危害马铃薯的幼芽、茎基部及块茎。芽块播种到田里出芽后,幼芽顶部出现褐色病斑,使生长点坏死,不再继续生长。因输导组织受阻,其叶片则逐渐枯黄卷曲,植株易倒死亡,此时常在土表部位再生气根,产出黄豆大的气生块茎。地下块茎发病多以芽眼为中心,生成褐色病斑,影响出苗率,造成苗不全、不齐、细弱等现象。
在苗期主要感染地下茎,出现指印形状或环剥的褐色病斑,地上植株矮小和顶部丛生;严重时可造成植株立枯、顶端萎蔫。茎秆上发病先在近地面处产生红褐色长形病斑,后渐扩大,茎基全周变黑表皮腐烂。病原物的有性阶段发生在近地表的地上茎的表面,往往产生灰白色菌丝层,其上形成担孢子;茎表面呈粉状,容易被擦掉,粉状下面的茎组织正常。匍匐茎感病,为淡红褐色病斑,匍匐茎顶端不再膨大,不能形成薯块;感病轻者可长成薯块,但非常小。也可引起匍匐茎乱长,影响结薯,或结薯畸形。受侵染的植株,根量减少,形成稀少的根条。成熟的块茎感病时,在其表面形成大小形状不规则的、坚硬的、土壤颗粒状的黑褐色或暗褐色的菌核,不易冲洗掉,而菌核下边的组织完好,也有的块茎因受侵染而造成破裂、锈斑以及末端坏死、薯块龟裂、变绿、畸形等现象。
马铃薯黑痣病防治攻略
农业防治
1.轮作倒茬。与玉米、荞麦、豆类等作物进行3年以上倒茬。
2.选择良种。选择的表面无黑色菌核的种薯。
3.选择地块,推广垄作。
4.播种要选择适时晚播、适当浅播,缩短出苗时间,减少幼苗与土壤中病原菌的接触,降低病菌侵害几率。
药剂防治
1.药剂拌种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2.5公斤滑石粉兑匀后干拌150公斤种薯,或咯菌腈25毫升/升·精甲霜37.5毫升/升60~65毫升+水7~8公斤拌种100公斤。
2.沟施处理是在播种时亩用25%嘧菌酯悬浮剂50克或23%噻呋酰胺悬浮剂40克兑水40公斤处理播种沟。
3.叶面喷雾选在发病初期每亩用23%噻呋酰胺悬浮剂30克或40%氟啶胺·异菌脲悬浮剂50克、20%甲基立枯磷乳油50~80毫升兑水40公斤进行叶面喷雾。
生物防治
以木霉菌(Trichoderma)和双核丝核菌(Rhizoctonia)进行生物防治,可减轻此病害。
随着马铃薯产业的日益发展壮大,马铃薯频繁调种引种,种植面积逐年增加,重茬迎茬导致马铃薯黑痣病逐年加重,生产中迫切需要低毒、低残留、高效的化学药剂。从已有的报道及笔者进行的药剂筛选结果来看,苯醚甲环唑、戊菌隆及其与福美双的混剂、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咯菌腈、甲基立枯磷等药剂对黑痣病有较好的防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马铃薯黑痣病别名马铃薯立枯丝核菌病、马铃薯褐色粗皮病、马铃薯茎溃疡病。病原为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马铃薯黑痣病会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今天就来介绍一下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治方法。
马铃薯黑痣病的危害
马铃薯种植面积逐渐扩大,重茬问题较为普遍,在马铃薯种植区黑痣病日趋严重,且发病较为普遍,一般可造成马铃薯减产15%左右,个别年份可达全田毁灭,严重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其致病菌除侵染马铃薯外,还可侵染豌豆。
马铃薯黑痣病的症状
主要危害幼芽、茎基部及块茎。幼芽染病,有的出土前腐烂成芽腐,造成缺苗。出土后染病初,植株下部叶片发黄,茎基形成褐色凹陷斑,大小1-6cm。
上一篇:电脑在哪里可以下载高清电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