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摄影中的陪体是什么?拍摄中怎么应用?
主体,画面,作用摄影中的陪体是什么?拍摄中怎么应用?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什么是陪体?
简单说几句,归纳总结一下,所谓陪体,其实就是主体的陪衬。
您可以理解为,影视剧里的主角和配角。
主角戏份多,配角戏份少;主角和配角得“搭戏”,不能从头到尾只耍主角。
配角的作用就是要让主角更立体、更鲜活。
同理,摄影中的陪体,也是为了让主体更立体更自然。
陪体的作用有哪些?
1、陪体深化主体的内涵。
2、画面处理好陪体,实质上就是要处理好情节。
3、画面陪体的安排必须以不削弱主体为原则,不能喧宾夺主,陪体在画面所占面积多少,色调的安排,线条的走向,人物的神情动作,都要与主体配合紧密,息息相关,不能游离于主体之外。
4、陪体的处理也有直接和间接处理,有时陪体不直接见诸于画的情况,陪体虽是与主体构成情节的对象,但有一些画面与主体构成情节的对象不在画面之中,而在画面之外。
陪体的间接处理,重要的在于必须巧妙地安排好引导想象的媒介。陪体的间接处理是结构画面的一种艺术手法,它可以扩大画面的生活容量,创造画外之画,让观赏者的想象来参加画意的创造,引起欣赏的兴趣和回味的余地。所以结构画面要做到像外见意,画外有画,画幅有限,画意有限。
在摄影过程中,取景构图就是将三维空间内的物体组合排列成二维的平面的过程,一幅完整、和谐的作品,画面中一定有明确的主体和陪体。只有明确的表达了画面的主体和陪体,就能明确的表述出作者想通过作品传达的情绪或是意义,反之,若是主体和陪体间的关系模糊不清,就很难读懂一张摄影作品,更会影响画面主体的表达,那么主体和陪体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下面请看我举得一些例子。
草作为房子的陪体,一幅好的作品应该具备主体明确的特点,而主体的表达,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主体的表现,而主体的表现,则需要陪体的衬托。主体作为主题的载体,是画面所表现内容的主要体现着,更是画面结构和视觉的中心和重心,而陪体则需要配合主体来烘托画面的主题,帮助主体更好的表达主题。
手柄作为蓝色人偶的陪体当我们举起相机准备拍摄照片的时候,首先应该确定摄影师想要表达的主题,然后就要依托主体和陪体的协调来突出想表达的主题,通过调整画面中的位置结构,来共同构图,这样才能在作品上明确的表达出摄影师的所看、所思、所想,主体和陪体共同协作,参与构图,来突出主题。
树叶参与构图陪体作为烘托情绪和氛围的重要元素,在画面中居于陪衬的位置,应该明确陪体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明暗程度、色彩饱和度等等,无论怎样表达,陪体都应该是围绕着主体来安排,从而达到神话主体内涵,充分表明主题的作用,除此之外,陪体还起着均衡画面平衡,美化画面的色彩,丰富视觉效果的作用,如果没有陪体,主体很难诠释画面的主题,更难以拼凑出完整的画面。
光晕交代环境有时,为了能够更进一步的诠释主题,表达画面的意境和故事情节,往往会运用一些小道具作为画面的陪体,让画面看起来更完整,更丰富。但需要注意的时,陪体的安排不能过分刻意,也就是不能让陪体喧宾夺主,陪体的主要意义是为主体服务的,所以陪体与主体之间既不能毫无关联,更不能削弱主体,混淆画面的主体和陪体,这样才能拍出层次分明、关系简明的照片。
上面这张图的主体是新娘,其实可以看出摄影师给了新娘眼神的刻画,意图明显,主体无疑,而新浪则是虚化切背身的,为陪体。
这张图中,焦点在上面那只鸟上,而下面这支鸟是虚的,上面的是主体无疑,下面的则是陪体。
摄影者在利用陪体来对主体进行修饰的过程中,要注意:
①陪体主要是用来深化主体内涵的,在表现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喧宾夺主,主次不分;
②处理好陪体,就是要处理好情节,所以在陪体的选择上,摄影者要注意其是否对主体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千万不能生搬硬套,游离于主体之外,使画面失去原有的意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拍摄中的配体是为了烘托照片氛围,或者用来做前后景,虚化陪体为了更好的突出主体,使画面感更醒目,红花需要绿叶衬,就是这个道理。再着陪体是为了主体更好的表达主体,使观众进入摄影者的画面去体会和感知他的思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什么是陪体
我们经常能听到一句话,叫“红花还得绿叶配”。其中的红花是主体,绿叶是陪体。众星捧月,月亮是主体,星星是陪体。月亮上的嫦娥姐姐是主体,玉兔是陪体。简单点说,陪体,有陪伴之意。比如人要有朋友;童年要有伙伴;长大要结婚;婚礼上还得找个伴郎、伴娘。但在摄影中的陪体,除了陪伴,还有其他的深意。
丰富画面的作用
如果一张照片中只有一个主体,就会显得过于突兀。要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高级的艺术是艺术的还原生活。比如下图,除了主体花卉,下边还有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后边还有花枝。因为这就是客观真实的。而且有了这些陪体,这个画面元素丰富,富于变化,有很强的艺术感。设想一下,如果没有下边的花苞,以及后边的花枝,是不是就显得很单调呢?
衬托、说明的作用
在摄影中,表现主体内容,有个很重要的手法,对比手法。比如在拍摄沙漠的时候,可以用人物、骆驼等我们比较熟悉的个体作为陪体,通过对比就衬托了沙漠的广袤,说明了沙漠的大小。这是大小对比,类似的还有高矮对比、枯荣对比、疏密对比等等。比如下边这张照片,蜜蜂的个头,我们脑海里都有印象。通过蜜蜂这个陪体,我们了解了这朵花的大小。
与主体呼应的作用
每个主体和陪体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就是说应该有很强的相关性。在实际的拍摄中,过年的红灯笼与小孩子的笑脸、红色的衣服是呼应的;迎面走来的美女与后边回头的大哥是呼应的;盛开的花蕊,与后边的果实是呼应的。呼应,包括主体与陪体之间形状、色彩等属性的呼应,也有情感方面的呼应等等。
上一篇:最喜欢的漫画语录有哪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