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上海火锅(上海火锅的腔调:丢掉偏见,上海可以满足你对火锅的所有想象)
火锅,上海,潮汕上海火锅(上海火锅的腔调:丢掉偏见,上海可以满足你对火锅的所有想象)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牛阿哥打边炉开在茂名北路,是上海的黄金地段,有多黄金呢?周边小区的房价大概在每平方米十二三万元。牛阿哥的老板沈逸俊是个“90后”,他很幸运,继承了这份家业,因为门面的房子是自家的,所以他省去了开店租金这一大笔花销,但如果再想开分店,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此目前沈逸俊也没打算再扩张,而是多用些新潮的方法,去经营好这家老店。
牛阿哥打边炉是上海最早的潮汕牛肉火锅之一,到现在已有20年
说是老店,不过20年,但这已是上海最早的一批潮汕牛肉火锅店了,但同时期的很多个体店都关了,论资历,牛阿哥应该是上海潮汕火锅的鼻祖了。沈逸俊告诉我,上世纪90年代,父母就一直在做餐饮,起初是炒菜小店,后来跟朋友一起去潮汕地区考察,看中了这种清淡火锅在上海的发展空间,于是就开回了上海。
对于潮汕牛肉火锅来说,食材最重要,牛肉要绝对新鲜。大概五年前,和全国很多城市一样,潮汕火锅开始在上海流行起来。因为新鲜的生切牛肉是潮汕火锅的招牌,所以几乎所有这类火锅的名字里都有个“牛”字,但是鲜切牛肉不能冷冻,非常依赖货源和物流,很多在跟风潮中诞生的潮汕火锅店经不住这种考验,都慢慢关张了。
沈逸俊说现在上海的潮汕火锅越来越少了,他自己的店也会受到品牌连锁的极大冲击,不过好在20年积累了大批熟客,在牛阿哥吃饭,能感受到老板与客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情谊,不是服务员与客人的关系,更像是朋友。20年来,牛阿哥的供货渠道没变过,由潮州的供应商提供,从汤底到食材一一保证,但沈逸俊的父母在蘸料上做了改良,在沙茶酱、黄豆酱的底料上,加炸蒜末、葱花辅助,口味更鲜甜,适合上海人的习惯。
牛阿哥打边炉的老板——“90后”沈逸俊
我特意要了百叶包和连皮带肉的乌鞘蛇肉片,这也是在其他上海潮汕火锅店里吃不到的。百叶包是老上海的手工做法,是店里的招牌,几乎每桌都会点,薄千张皮包着荠菜、青菜、香菇,这样的食物如果放在四川火锅的红油汤里,就太没滋味了,反而会变得过于油腻,失去了本味,只有放在清淡的锅底中,才能吃出微妙的家常味道。
大众点评网的数据显示,在全国火锅店数量排名中,重庆、成都、北京、西安、昆明居前五,上海则以7700多家的门店数量位居第十。从2018年至2019年火锅店面的扩张速度来看,上海超过76%,这个速度仅次于重庆的80.8%。在这个迅速的扩张速度下,基本上都是连锁店,个体小店的生存空间变得更窄,未来对沈逸俊的考验也越来越大。
老克勒们最后的倔强
在上海的最后一天,我在网上找了一家民宿住。房子在陕西南路上,非常核心的地段,从小区的铁门进去,是一片橙白色相间的老式里弄洋房,有十几栋,1930年比利时人建的。民宿的隔壁住着一位老上海人陶先生,50来岁,他见我搬进来,便攀谈了两句,开始交代住宿规则:晚上10点以后要保持安静,因为老房子隔音很差,不要弄脏公共空间,等等。
那阵子的我满脑子都是火锅,对老上海人如何吃火锅更是格外好奇,没心思听那些规则。我见他在公共厨房里做饭,做得很清爽,茭白炒肉,又煮了些面。顺着话,我们聊了一会儿。陶先生在这老房子里住了大半辈子,他不像那些受西方文化影响很深的老克勒们,生活做派更西洋化,举手投足还透着些贵族气。陶先生是个接地气的老上海人,他记得小时候家里会做什锦火锅,其实就是清水煮大杂烩,有时也会用剩的鸡汤兑水做火锅吃,那算是奢侈的了。煮什么呢?有什么就煮什么,其中蛋饺是上海的特色。陶先生说起儿时的火锅来,喜欢用“煮”字,而不是“涮”,这意味着所有的食材从生到熟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不是像毛肚、鸭肠或是潮汕牛肉那样,几秒就好,否则就变老了。
上海人把潮汕火锅的蘸料改成了甜口
这让我想起了安徽的火锅“一品锅”,跟这个做法类似。梁实秋在《胡适先生二三事》里写道,胡适在上海居住时,曾邀请新月社的几个人来家里吃饭,吃的是家乡的一品锅:“一个大铁锅,口径二三尺,热腾腾地端上来,里面还在滚沸。一层鸡、一层鸭、一层肉、一层油豆腐,点缀着一些蛋饺,还有萝卜、青菜,味道好极。”胡适对这一锅东西很自豪,这是徽州人待客的上品,酒菜、饭菜和汤都在锅里了。火锅往桌上一摆,就意味着不只是单纯地吃一顿饭,而是同享同乐。
现如今,无论是上海人还是安徽人,都很少自己在家这么做着吃了,倒是有些饭店里还保留着这种做法。以前在合肥的李鸿章故居对面,有一家最老的李府酒楼,招牌一道叫“李鸿章大杂烩”,就是这么一锅,先把所有食物都煮好,端上桌,意味着一家人团团美美,吃到最后也可以加些新的再煮。合肥人虽然吃咸辣,但这种锅的口味还是相对清淡,保持食材的本味。从前的上海人就更不吃辣了,陶先生提起现在流行的麻辣火锅直皱眉头。
通常来说,欠发达地区的移民到达发达城市后,生活方式会慢慢向这个仰慕的大城市靠近,变得越来越“洋气”。可饮食就不一样了,移民越来越多,上海的辣反而越来越多,连带着在原本不吃辣的江浙沪一带,年轻人也都慢慢改变了味觉系统。在曹雨的《中国食辣史》中,他指出上海的外来人口主要集中在20~45岁,这个年龄段也是辣味饮食的主要消费年龄段,即18~40岁之间;而上海的户籍人后的年龄分布呈明显的老龄化趋势,即45~60岁最多,这一年龄段的人群当然不是吃辣的主力军,像陶先生这样。
各种口味的火锅到了上海之后,多多少少都会做一些改良。比如牛阿哥会将他们的特制酱料改成甜口的,干杯黑毛屋也会做一种芝士馄饨煮在涮涮锅里,以配合上海人爱吃馄饨的习惯,但这种馄饨吃起来并不太“上海”,反而有点像意大利包了火腿、鸡蛋的奶酪小方饺(Tortellini),大部分四川、重庆的火锅店开到上海之后,辣度都会降低一些,虽然看起来满锅红油,但吃起来跟川渝地区还是不一样。
所以我们在上海吃到的各地火锅,有多少成分是正宗的,什么样的食物是正宗的,正宗对于火锅的普及、饮食的全球化来说真的那么重要吗?
我想起自己有一次在那不勒斯,终于吃到了心心念念的本土比萨。三顿饭中吃了两顿比萨,我把当地排名前两位的比萨都吃了,终于理解了什么样的食物才是正宗的食物。那不勒斯以玛格丽特比萨最为知名,是最经典最基础的一种口味,面饼上涂抹一层番茄加奶酪,最后来点罗勒叶,做法特简单,地位相当于汤圆中的黑芝麻汤圆。
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好吃的比萨是薄而脆的,在吃了号称玛格丽特比萨发明者——创于1870年的Da Michele老店的比萨之后,一切预设都推翻了。饼的确薄,但不脆,奶酪混着番茄,大火一烤就流动了起来,变成半固半液的状态。饼被一个一个放在石砌的烤炉中,再被拿出来时,没有一个底不是带点糊的。从卖相来看,这比萨肯定上不了国内的餐桌,但凡一家售卖比萨的西餐店,做得都比它精致。但不得不说,奶酪和番茄的味道比其他地方吃的都浓郁许多。
上一篇:上海欢乐谷在哪里(大年初一,这个公园的上海滩主题区将进入试运营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