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上海火锅(上海火锅的腔调:丢掉偏见,上海可以满足你对火锅的所有想象)
火锅,上海,潮汕上海火锅(上海火锅的腔调:丢掉偏见,上海可以满足你对火锅的所有想象)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简单的交谈之后,负责人就将我带到了后厨,去看看一桌火锅宴席是如何诞生的。其实后厨都是半开放式的,隔着玻璃,食客们都能看到操作间里的工作。后来在采访捞王锅物料理的CEO廖志伟时,他也很赞成这种方式,半开放式的火锅餐饮后厨既可以让客人们看到操作过程,放心食用,又能起到监督作用,这样他自己就省了不少事,很多主打食材的火锅餐厅也都会这么做。
嘉里中心的荟馆一共两层楼,后厨的核心区域在二层。主厨尹师傅是香港人,后厨的员工都叫他Q哥,Q哥招呼我到灶台前看他炒菜,我不解为什么吃火锅还要配炒菜。这是楼上荟馆的特色,在吃花胶鸡锅之前,先来几道小菜。说是小菜,但并不是冷盘,而是热菜,但又不是正儿八经的大热菜,是体量如冷盘、做法精巧简单的几道头盘热菜。
先是豉汁皇焗鹅肠,用的是汕头的狮头鹅鹅肠,从焯水到焗炒,不过两三分钟的时间。Q哥说,这些小菜做得都很快,但也不是看起来那么容易,这些多是他根据香港的做法和上海的口味独创的,椒盐牛蛙和腰果鸭舌最受欢迎。在等待吃火锅的过程中,这些小菜一道道端上桌,作为开胃菜先打开食客们的味觉系统。
跟Q哥的理念类似,我在另一家高端的日式火锅店“干杯黑毛屋”也吃到了这样专为火锅特制的餐前小菜,店长Adam为我推荐了用澳洲和牛做的拌生牛肉和串炸青豆泥,用他的说法是,前菜都很简单,但要打开你的胃,又要让食客的舌头在没负担的状态下开启接下来的火锅之旅。
楼上荟馆的主厨尹师傅(Q哥)
荟馆厨房的转角处,两个高约1米的大桶锅放在最显眼的位置,里面熬的就是鸡汤。Q哥告诉我,熬鸡汤的工作人员是每天开工最早的,一锅汤要熬6小时,为了保证午市的用餐,早上5点多后厨就开始忙活了。50斤黄油老母鸡、30斤鸡爪,还有瘦肉、猪蹄,熬至4小时后,帮厨们开始轮流翻搅,汤色逐渐呈金黄色,老鸡的骨头也都慢慢熬化了,熬剩的残渣都被剔出来,所要用的是留下的汤。
真正上桌的花胶鸡汤锅里,一整只鸡用的是另外炖煮的走地鸡,随着汤锅端上桌的是另外一个主角花胶。花胶也就是鱼肚,蛋白质含量很高,泡发之后,原本浅黄色的花胶变得透明软韧,再下锅一煮,5分钟以后,胶原蛋白慢慢渗透到汤汁里,汤底就更加浓稠鲜美了。
花胶鸡火锅并非楼上的独创,最早来源于粤式煲汤的方法,但这也不是港粤地区的传统做法,兴起的时间不算太长。2014年,香港的餐饮人何伟冲在旺角的一个小门脸开了第一家“鲜入围煮”,主营花胶鸡火锅,用传统的港式煲汤来做火锅,此时他因为之前生意的惨败欠下高额债务,他希望借由这个新的餐饮品类东山再起。
入夜之后,香港的夜生活让这个城市变得躁动而多情,从夜场出来的人们大多会再来一顿夜宵,虽说是火锅,不如炒菜小吃那样吃起来便捷,但花胶鸡仍在他们的选择范围之中。这个传统延续到了上海的鲜入围煮。起初,下午5点和晚上10点是这类花胶鸡火锅的两个客流高峰点,一直会营业到凌晨4点左右,现在这些餐厅大多都开启了午时,夜晚营业的时间也缩短了。
餐饮人沈涛
沈涛是上海鲜入围煮的主理人,这也是该品牌在内地的唯一一家分店。沈涛告诉我,选择在上海开分店,不是一个盲目的感性决定,而是有数据支撑的。在香港鲜入围煮经营的几年中,来自内地的食客们留下了1.8万多个会员注册手机号,这些手机号中有70%是上海地区的,因此,他们相信上海人对这口鸡汤的喜爱程度,上海是内地分店的不二选择。
虽然都是高端花胶鸡火锅,鲜入围煮和楼上荟馆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在位于金钟广场的鲜入围煮火锅店里,有一块大屏幕,实时直播着香港总店的用餐状况。店内也被分割成两部分,一边是精致的海派餐厅风格,一边是街头的港式档口风格,角落处还挂着三色编织袋,新鲜的海鲜摆成一排,任顾客随意挑选,沈涛将这种特色定为“还原港式的消费场景”。而楼上荟馆则是精致考究的港式餐厅风格,我们去时,看到服务员正在熨烫包厢里的桌布,鲜入围煮的桌上铺的是一次性塑料台布,配上港式打边炉的标配——圆桌、煤气炉、鸡公碗、铁圆凳,和香港街头一样。
“浓而不腻,鲜甜绵滑”,是沈涛给鲜入围煮花胶鸡汤定的标准。鸡汤熬制六七个小时,现熬现出锅,沈涛说鸡汤放不得,若是放几个小时再上桌,口感就变了,会有些酸涩,若是在冰箱里放一段时间,再取出加热,也没法再喝了。
金黄的汤汁上浮着一层细密的油脂,汤汁煮沸后,浓郁的鲜味直冲鼻腔。跟其他火锅不同,吃花胶鸡火锅,喝汤是第一位的,很多熟客往往是为了那一口汤而常去的。喝完一两碗汤,服务员会帮忙拆鸡,把一整只鸡拆剪成小块也很有技术含量,避开骨头,每一块都大小适中,有肉有节,这大概要练上一个多月,才能成为熟练工种。鲜美的鸡汤渗入肌肉的丝丝纤维中,回味绵长。
上海鲜入围煮营造了一种香港档口的就餐场景
汤肉吃罢,就该涮肉了。牛肉通常是第一道,接着是海鲜。在高端火锅中,海鲜是重头戏。沈涛指着自己店中的海鲜颇为自豪,因为很多海鲜都是当日特供的新鲜品种,可能明天就没有了,花竹虾、竹蛏皇是招牌,竹蛏个个都是大个儿,肉质细嫩,小煮一会儿捞上来,口感脆爽鲜甜。吃花胶鸡火锅,蘸料都很简单,通常都是一小碟各家的秘制酱油打底,其他的可加些葱花、炸蒜点缀,也可不放,只用酱油最好,尤其是吃海鲜。
虽然喜欢吃四川火锅,但港式火锅越来越成为上海人的最求。花胶鸡的走红也就是在这几年,从小众走向流行,楼上系列的成功扩张功不可没。对于讲究的上海人来说,吃火锅不一定要吃得汗流浃背,即使是港式火锅,也可以做成一家高级的粤餐厅。称兄道弟,不是上海人交往的方式,高燕用“克制的人情味”来形容上海人的情感交流方式,在这份克制之下,火锅反倒可以成为一份助力,更快速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鲜入围煮的花胶鸡火锅
小馆子PK大连锁
既然连锁店是上海火锅市场的主力,我们必须去吃几家大连锁,多番打听后,我挑中了“捞王”和“椰子不语”——一家是港式和台式火锅,一家是海南椰子鸡火锅,都不是平日里常吃的口味。捞王的团队是台湾人,但起家是在上海,到目前为止成立10年,全国已有93家连锁店,大部分集中在江浙沪地区;椰子不语创立不过3年,目前只在上海能吃到,分店还不算太多。
胡椒猪肚鸡锅底是捞王的招牌,汤底需要8小时大火熬制,加入金华火腿、南风肉等食材,猪肚脆而厚实,汤汁呈奶白色,再配上辛辣的海南白胡椒,这个锅底讲究一锅四味,先喝一碗汤是第一味浓香;加入菌菇,甘香;再加入牛羊肉和其他荤菜,味甜,有点回甘;最后涮青菜,清香。
廖志伟告诉我,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他希望店里出品的所有食物都达到绝对的标准化,保证食材、口味的统一,这是所有连锁店得以连锁的基础。而对于单体的火锅店来说,标准化也很重要,这是维持长久生存的基础。
上一篇:上海欢乐谷在哪里(大年初一,这个公园的上海滩主题区将进入试运营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