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2012年大事(这一年,这些大事值得铭记)
科技,野生动物,中国2012年大事(这一年,这些大事值得铭记)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明确新基建概念范围,不只是纠正公众对于新基建的认识,也是通过明确其范围,为受疫情影响的中国经济带来新的活力。值得一提的是,新基建第三方面即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这一举措无疑与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密切相关。这类具有公益属性的新基础设施一旦得到发展,将为我国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强大支撑,也将带来普惠性红利。
总体来说,明确新基建范围,给公众带来更多期盼和想象——更大的创业舞台、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宽广的产业未来。
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世界第一
未来发展战略提升质量应是重点
今年8月发布的《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不考虑专升本、死亡及出国因素,截至2018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10154.5万人,规模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这当然是个值得高兴的数字。但同时,也应注意到,科技人力资源并不等同于科技人才。科技人力资源不仅包括在科技岗位上工作的人,还包括具有从事科技工作潜力的人,反映的是一国或一个地区科技人力的储备水平和供给能力。
每万从业人口中R&D人员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科技人力资源层次与质量的重要指标。《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R&D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但每万从业人口中R&D人员数量仅为22.4人年,与法国103.4人年、日本100.1人年相比差距明显。
同样存在差距的,还有科技人力资源密度,即科技人力资源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一般情况下,一国或一个地区科技人力资源密度高,则科技创新潜力比较大。2005年以来,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密度一直在增加,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未来,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应继续保持总量优势,不断提高质量水平,以满足新时代我国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发展需求。
重视餐桌之外的浪费
减少粮食生产加工链条上的损失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古诗我们时常挂在口头,但落到实际行动中,却少有人能真正做到。
8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强调要营造餐饮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少点一个菜、光盘、打包等举动已经成为大部分人的自觉行为,餐桌上的浪费大幅改善。
但相比“舌尖上的浪费”,我国粮食从生产到加工链条上的损失却鲜为人知、触目惊心。来自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粮食在储藏、运输和加工等环节,每年损失量达700亿斤。
粮食从田间到餐桌的链条,包括农户收获、储存、粮食收购、储运、加工、消费等环节,这些环节的减损,科技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例如,促进谷物收获机械提升技术和性能,做好农机配套服务;支持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提升为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做好农户科学储粮;加强仓储物流体系建设,在重点物流节点建设高水平中转仓容,实施老旧粮仓改造升级;开发绿色优质粮油产品,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开发节粮减损新技术,提高成品粮出品率、加工转化率和副产物利用率,服务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建设等。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十四位
创新乘风起航,跑出“加速度”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9月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创新质量连续8年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首位。而在全球创新指数的大版图中,中国连续两年位列第十四位。
正如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统计师李胤指出,中国创新环境明显优化,创新投入稳步提高,创新产出大幅提升,创新成效进一步显现,创新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出台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政策,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有力推动了科技创新发展。2012年以来,我国创新要素投入力度持续增加。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从10298.4亿元提升至2019年的22143.6亿元,翻了一番;同期,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1.91%提升至2.23%;研发人员数量稳居世界首位。
创新要素规模的快速增加为创新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高被引论文数量排名世界第二位,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稳居世界第一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跃居世界首位,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竞相迸发,量变引起质变。随着我国科技创新规模的持续增加,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必然会助推创新质量不断提升。
九起论文造假被查处
清除害群之马,营造良好学术环境
科技部网站9月16日发布《关于论文造假等违规案件查处结果的通报》,披露9起涉及购买论文、违反论文署名规范、套取财政科研资金的违规案件处理结果。相关责任人分别被处以终止承担的国家项目、追回项目资金、停止研究生招生资格、终止或撤销相关荣誉称号、追回科研奖励资金等处罚。
这是来自负面典型的警示。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强调对学风作风经常抓、加大力气抓、持续抓,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但是总有一些人存在侥幸心理,试图走捷径、触碰底线。这极少数人的科研不端行为可能会腐蚀整个科研生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等文件,正是为了细化学风作风建设工作,激励和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勇攀高峰。
科技是国家强盛的根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是全国人民对科技界的要求、期望,更是来自科技界自身的呼声和决心。此次查处的案例无疑给所有科研人员敲响了警钟,提醒广大科研人员应更自觉地践行优良科研作风学风,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科技管理规定和科研诚信要求。
破解网购“剩宴”难题
快递包装加速实现绿色转型
我国是世界第一快递大国,2019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630亿件。初步估算,我国快递业每年产生超过900万吨纸类废弃物、约180万吨塑料废弃物,一年消耗的胶带可以缠绕地球千圈,并且这些数字还在快速增长。
“买买买要快乐,收收收要绿色”。国务院办公厅12月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邮政局等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电商快件基本实现不再二次包装,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达1000万个,包装减量和绿色循环的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快递包装基本实现绿色转型。
上一篇:周跃进(现实版《搭错车》:长沙聋哑父亲帮20岁养女寻亲)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