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manzi(你的孩子被你“利用”了吗?- 谈谈纠缠型亲子关系)
孩子,父母,家庭manzi(你的孩子被你“利用”了吗?- 谈谈纠缠型亲子关系)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两个孩子以上的家庭中,兄弟姐妹间的竞争问题会超过正常的程度。兄弟姐妹间的竞争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一方过分地获得父母太多的关注,会加剧这种竞争。由于这种问题长期存在,被疏离的孩子最终也会从TA自身的亲子关系中退缩。
处于纠缠亲子关系中的父母和子女并不能清晰地意识到父母对自己过多的关注是对于自身个性和心理成熟的发展是不利的,而此父母也因为在这一关系中寻求到内心情感的满足而浑然不知(Hann-Morrison,2012)。这种纠缠更多地发生在异性的亲子关系之中,我们常见的妈宝男(Mama’s boy)和爸爸的乖乖女(Daddy’s little girl)(Love,1991)。但是纠缠的亲子关系在很多高压力家庭中也较为常见(Cigoli& Scabini, 2007)。
2. 为何这种纠缠关系不是家庭凝聚力(Cohesion)的表现呢?
纠缠关系和家庭凝聚力在表面上都是对家庭紧密关系的一种描述,但是两者却是完全不同的概念。Barber and Buehler (1996 )对凝聚力(Cohesion)进行了一个定义:家庭凝聚力是指家庭成员间情感,支持,希望和关爱的分享。家庭凝聚力是指家庭成员间的支持,但是纠缠关系则是二元性的情感控制和操纵。Manzi, Vignoles, Regalia,and Scabini (2006)认为家庭凝聚力和纠缠关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主要差异在于对于亲密的不同承受性。家庭凝聚力是整个家庭支持体系健全,功能良好,这些都会带来良好的社会应对和对孩子成长积极的影响。纠缠的亲子关系仅仅是二位成员的关系紧密得超过合理的界限,但是牺牲了和其他家庭成员间健康的关系,而且也不是一种理性的情感支持。
纠缠的亲子关系对于孩子的影响
1. 消极影响
·纠缠的关系阻碍亲子间真实情感的表达以及个体的成长
当家庭成员界限很明晰时,完美的家庭功能会使得成员间的联结和自主性达到一个平衡。就像一个健康的细胞膜一样,细胞膜能够确保保护其中物质的生长和发展,又能够提供与外界通畅的信息交流。但是纠缠的亲子关系则由于父母一方的过度亲密和保护,从而损害了孩子与外界社会的接触,特别是与同龄人的社交,影响孩子心智成熟的发展。
孩子由于更多的时间都花费在了与父母一方的互动中,而减少了与同龄人的交际,孩子会缺少同辈影响。孩子也因为习惯了父母一方过度的关注以及享有的特权,在与同龄人交际能力上也更容易出现问题(Love,1991; Minuchin,1974)。
孩子的个人身份形成也会因为这种关系而受到阻碍。有的家长会要求孩子和自己一样的穿着打扮,一样的品味,一样的价值观,就连一篇文章的评价或者一个事件的看法都要一致,不然那就会造成父母一方的紧张不安。在这种关系中孩子失去了自己探索人生的自主性,孩子会被要求成为父母一方的一个翻版,而不是一个独立的、有无限可能的探索自我的新生人类(Love,1991)。
·纠缠的关系让孩子更易于产生心理和行为问题
纠缠的亲子关系中长大的孩子在内外化行为和心理问题在很多研究中都得到了证实(Barber& Buehler, 1996; Manzi et al., 2006)。一些孩子在学校读书期间就表现出焦虑不安,外显的行为问题。孩子在儿童期抑郁的可能性也要比其他类型的关系中长大的孩子要高(Jacobvitzet al., 2004 )。
而这种关系对于孩子的影响也是存在性别差异的。Kivisto, Welsh, Darling,and Culpepper (2015)分析了纠缠关系中长大的男孩和女孩在情绪失调中的影响,结果发现女孩更易于产生消极的情绪问题,比如焦虑和低沉,而男孩则更多出现情绪管理失控,比如脾气爆发和情绪不稳定。
由于纠缠的亲子关系过多的赞许和关注,使得孩子在面对压力型社交时更易于产生退缩行为,最终会促使社交焦虑问题的产生,在社交中也会体验到更多的不安全感。他们会在社交中要求更多的关注,更多的一致性。这些孩子在成年后的社交上自然也会存在更多的问题(Cohen,Jensen, Dryman, & Heimberg, 2015;Davies, Cummings, & Winter, 2004)。
·在未成年时期更易习得消极的父母化模式
纠缠的亲子关系带来的问题会具有世代传承的特点。鲍温(Murray Bowen)的世代家庭治疗理论(Intergenerational Therapy)会阐述多世代模式(Multigenerational Patterns),以及家谱图都更能清晰呈现这一过程。而认知图式理论,依恋理论,EFT等也都能给这一问题的世代传承性做出多角度的解释。
纠缠的亲子关系很多时候会使得孩子和父母一方形成相似的爱好和生活习惯,当然也会习得相似的父母化模式(Hann-Morrison,2012; Kretchmar& Jacobvitz, 2002; Love, 1991; Minuchin,1974)。对于一个孩子来讲,对于家庭的最初认知就建立在自己的家庭模式之上。很多人成年之后才能意识到自己当时的家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而更多的人则是一直浑然不自知。缺乏一个客观的视角去分析自己的家庭模式,一些人就会认为自己的家庭模式可能与世界上的其他家庭类似,或者这样的就是合理的。这些认知模式会被这些孩子成年后带入自己的新组建的家庭之中。
此外,在这种纠缠关系中,孩子更易形成完美型特质和自恋型人格。这两种特点会在某种程度上会恶化这些孩子本已存在问题的社交状况。自恋型父母也是纠缠亲子关系的高发因素之一,因为在成人的支持体系中更难去满足一个自恋型人格的个人的需求,而她/他也就只能投向自己的孩子寻求认可和情感满足。这部分孩子也更容易形成不安全的依恋类型,而这些因素也会促使这些孩子成年后会采取消极的父母模式。
·孩子容易产生依赖性,有碍职业发展
父母一方对于孩子过度的关注和赞扬,以及由于自身情感需求而缺乏理性的管教,这些孩子很容易产生对父母一方的依赖性。由于自主性的缺失,这些孩子在面临选择时也面临更多的问题(Kinnier,Brigman, & Noble, 1990; Zody, Sprenkle, MacDermid, &Schrank, 2006)。
2.积极影响
最近一些研究也发现纠缠的亲子关系在一些情况下也是能够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在高压力状态下的一些家庭中,由于纠缠关系使得家庭成员在状态满意度上有较高的体验,而且这也是一种家庭整体的压力应对方式,比如在家庭成员存在残疾的家庭,或者单亲家庭中(Pruchno,2003)。最新一个对孤独症家庭的研究中也发现,这种纠缠的关系对于家庭应对长期的心理压力存在有利的一面(Altiere& von Kluge, 2009)。
比如说在单亲家庭中,孩子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在一个合理的程度内,这种关系会促使对母亲的情感支持,也会使得孩子在独立性上有更多的锻炼。虽然这些孩子可能也会体验到童年期的不公平,因为与同龄人娱乐的时间会相应打折扣。这些孩子在照顾他人能力上也会相应得到提高。其实,在单亲家庭中,影响因素已经不仅仅是亲子关系这单一因素,其他很多因素也会影响其中个人的身心发展。
什么是“纠缠的亲子关系”的高发家庭?
抛开文化问题和社会背景去讨论心理问题就是耍流氓。亚洲以及其他一些家庭主导型社会在家庭关系亲密度上就要比欧美白人家庭要紧密一些,这也使得在这些文化背景下的家庭中更易观察到纠缠的亲子关系(Connell,2010)。
上一篇:manzi(疫情致半导体芯片短缺,新车难买,美国二手车市场火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