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虚词有哪些(文言文基础知识学习:虚词用法)
虚词,文中,副词虚词有哪些(文言文基础知识学习:虚词用法)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天之所生,地之所养,无人为大。
——《礼记·祭义》
“无”,后代一般用作否定词,但在这里只是用来足句,并无意义。
太史公曰:“故旋玑玉衡,以齐七政。”
——《史记·律书赞》
金人王若虚在《滹南遗老集·史记辨惑》中,批评太史公说“故字自是因上接下之辞,首句如何用得?”其实是他不了解这里的“故”用在句首,作发语词,是先秦两汉古文中常有的,并非“因上接下之辞”。
古文中用来足句的虚词,不只限于用在句首,也可以用在句中或句末。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诗·周南·汉广》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论语·学而》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楚辞·九章·涉江》
以上第一例中的两个“思”字,用于句末;第二例中的“诸”,用于句中,都没有意义可言。就是第三例中的“以”、“其”、“而”,事实上也只起个衬字的作用,尽管它们在文章中是不可缺少的。这一类用法,实在是地道的“语言衬贴”。都是为了凑足字数,整齐节奏和舒缓语气而添上去的。因而,与其说具有语法作用,还不如说具有修辞作用。
古文中的虚词,有的又只是用来代替标点符号的。古人写文章一般不加标点,长期以来,读者却不感到有太大的不便。这跟古文中虚词运用频繁很有关系。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说,“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可见,虚词可以帮助读者指出文句的“端”与“末”。《说文解字》说:“哉,言之间也。”“矣,语已词也”。“乎,语之余也。”“兮,语所稽也(段注:语于此少驻也)。”都说明这些虚词具有标明停顿的作用,跟现代的标点类似。其中有一些,除标明停顿外,还带有某种语气。如“乎”、“欤”表疑问语气,兼有问号的作用;“矣”、“耳”表感叹,兼有感叹号的作用。它们在现代汉语中还可以找到相对应的虚词来翻译。另有一些却不是这样。例如: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礼记·中庸》
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
——《论语·先进》
以上第一例中的九个“也”字,第二例中的两个“焉”字,都只是单纯表示语间的停顿,谈不上有什么别的语气在里边。作用只相当现代一个逗号或句号。对这样的虚词,一般来说“可以不译”或“不必译出”,其实不如干脆指明根本不能译出。因为现代汉语中已没有这样用法的虚词。有时候似乎可以用现代汉语几个词来对译。如《孙子·虚实》:“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这里的“者”,通常用“……的原因”来翻译。但“……的原因”这个意思并不是“者”本身所具有,而是读者在语气的停顿中,根据上下文意补充进去的。“者”在这里仍只是表示停顿。
在古文中有一些虚词的用法,只能看作是表示某种语法关系的符号或标志。如:
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
——《左传·哀公六年》
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左传·僖公五年》
前一例,“之”用在主谓结构“君为孺子牛”的主谓之间,取消其独立性,使这个主谓结构只能充当一个句子成分;后一例,“之”用在“一谓(为)甚”(一次就是过分)这个小句的主谓之间,取消这个小句的独立性,使它只能作为复合句的一个分句。“之”都带有符号性质。再如:
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
——《论语·先进》
小国将君是望,敢不唯命是听!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前一例,“异之问”即“问异”(问别的人);“由与求之问”即“问由与求”(问仲由与冉求)。后一例,“君是望”即“望君”;“命是听”即“听命”。“之”和“是”也只能算是提前宾语的标志。这种语法现象在现代汉语中也已不存在,因此,对这种用法的虚词也无法译出。
古文中的表敬副词,也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例如: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墨子·公输》
先生何以幸教寡人?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大用民力,功不可必立,臣伏忧之。
——《汉书·匈奴传》
第一例,楚王自己决定取消攻宋的计划,因而其中的“请”,实际上不存在“请求”的意思,只是表示恭敬的说法。第二例中的“幸”,表示对方这样做,对自己来说是幸运的事。第三例中的“伏”,本义是俯伏,也是恭敬的表示。这些词,本有实义,但用在这些地方,已明显虚化了。现代汉语已没有和它们相对应的词,因而,多数也不能译出。
古文中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虚词,它在形式上是一个单音词,但从内容上看,却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因此,被名之为“兼词”。如:
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
——《国语·晋语》
这里的“盍”是“何”、“不”的合音。兼有疑问代词“何”和否定副词“不”的意义和用法。
宋芮司徒生女子,赤而毛,弃诸堤下。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这里的“诸”是“之”“于”的合音。兼有代词“之”和介词“于”的意义和作用。
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论语·颜渊》
这里的“诸”又是“之”、“乎”的合音。兼有代词“之”和疑问语气词“乎”的意义和作用。
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礼记·檀弓》
这两个“焉”都兼有介词“于”和代词“之”的意义和作用。“死焉”即“死于它(虎)”的意思。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盈之。
——《战国策·宋卫策》
这里的“之”兼有介词“于”和代词“此”的意义和用法。“此”指代云梦。
这种兼词,在现代汉语中都得改用两个词来表达。
上面介绍的是古文中常见而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亡了的虚词。在阅读时,我们还可以发现,有一些虚词,古今都有,但意义和用法却有很大差别。如“也”,现代是关联副词,在古文中却只作语气助词用;“稍”,古今都用作副词。但在现代是稍微、略微的意思,在古代,特别是秦汉时期,却是“逐渐”的意思:“其后,秦稍蚕食魏,十八岁而虏魏王。”(《史记·信陵君列传》)这里“稍蚕食魏”就是“逐渐蚕食魏”。
“因”也是古今常用的虚词。在现代汉语中,主要用作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在先秦两汉时期的古文中,一般却不用来表因果关系。作连词时,是“于是”、“就”的意思,表顺承关系:
宣王因趋而迎之于门。
——《战国策·齐策》
这里的“因”,就只是表示后一事是紧接前一事发生的。应译为“于是就”。
“因”作介词,在古文中主要有“依凭”、“就着”、“趁”、“通过”等意思:
上一篇:大写数字1到10(绝大多数老电工都说不清!电压kV为什么k要小写?)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