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贝多芬第七交响曲(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四乐章)
贝多芬,交响曲,乐章贝多芬第七交响曲(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四乐章)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贝多芬共写有几部交响曲?它们分别是(标题):
九部交响曲。分别是《C大调第一交响曲》、《D大调第二交响曲》、《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C小调第五交响曲》、《F大调第六交响曲》、《A大调第七交响曲》、《F大调第八交响曲》、d小调第九交响曲。
1、《C大调第一交响曲》(SymphonyNo.1inCmajor,Op.21)
《C大调第一交响曲》整体风格沿袭了前辈莫扎特、海顿的很多音乐元素,该曲幽默通俗又带有舞蹈性。某些部分的旋律激昂,某些部分充满了欢乐的喜剧性,轻松诙谐,展现了舞蹈性的主题。
2、《D大调第二交响曲》(SymphonyNo.2inDmajor,Op.36)
该曲充满着宁静幻想的诗情,歌唱般的情调,具有一种美感,是作者献给挚友李希诺夫斯基公爵的。全曲有四个乐章。
3、《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TheSymphonyNo.3inEflatmajor,Op.55,又名《英雄交响曲》)
交响曲第一乐章描绘了英雄在战斗中成长;第二乐章是葬礼进行曲,亦是贝多芬独创;第三乐章是谐谑曲;第四乐章是凯旋进行曲式的终曲。全曲宏伟壮阔。
这首交响曲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革新精神,感情奔放,篇幅巨大,和声与节奏新颖自由。他在曲式结构上作了革新,如用一首庄严的葬礼进行曲作为第二乐章,用一首谐谑曲作为第三乐章,都是前所未有的。
4、《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SymphonyNo.4inBflatmajor,Op.60)
这部作品充满着明朗、富诗意情趣的柔和,其中多微妙、色彩丰富的细部。
5、《C小调第五交响曲》(SymphonyNo.5inCminor,Op.67,又名《命运交响曲》)
此曲声望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曲之冠"。
此曲以音乐中的短―短―短―长节奏动机开场。据说,贝多芬曾将四个音的动机解释为“命运之神在敲门”。它主导了第一乐章,并在整个交响曲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整首交响曲可以被看到是情感的发展,从c小调第一乐章的冲突与斗争,发展到c大调末乐章的胜利与喜悦。最末乐章是全曲的最高潮;它比第一乐章在篇幅上更长、在声音上更有力。
6、《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
此时的贝多芬双耳已经完全失聪,这部作品正表现了他在这种情况下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是一部体现回忆的作品,并由作曲者亲自命名为“田园”交响曲,是他少数的各乐章均有标题的作品之一,也是贝多芬九首交响乐作品中标题性最为明确的一部。
7、《A大调第七交响曲》(SymphonyNo.7inAmajor,Op.92)
当贝多芬创作他的第七交响曲时,人们正注视着欧洲的版图被鲜血重新绘制。那是在1811~1812的秋、冬、春三季。这部作品在6月间完成,此时拿破仑战事已进入最后的高潮,大举侵犯俄国,旦夕之间溃不成军。当这部交响曲第一次上演时,拿破仑帝国已到达了分崩离析的最后阶段。
A大调第七交响曲虽然是无副标题的作品,但是人们通常喜欢把它称之为“舞蹈性的交响曲”、“舞蹈的颂赞”。在贝多芬所有没有副标题的交响曲当中,这部作品也是最受人欢迎的。它拥有贝多芬所写出的最著名的慢版乐章以及最著名的快板乐章,所以它的地位终究是九大交响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
8、《F大调第八交响曲》(SymphonyNo.8inFmajor,Op.93)
虽然写作时贝多芬生活并不顺利,但该作品依然有着轻松愉快的风格。其规模虽然短小,但精悍紧凑,充分体现了贝多芬的作曲技艺。与贝多芬的一些其它作品(如著名的《月光奏鸣曲》)类似,该交响曲的末乐章分量最重。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乐章中,木管乐器演奏出固定的音型,被认为是模仿当时刚刚得到改进的节拍器的声音,并且在乐章最后还有一个玩笑般的“节拍器出故障”的乐段。除此之外,也有其它部分被认为是音乐玩笑。
9、d小调第九交响曲(SymphonyNo.9inDminorop.125作品第125号,又名《欢乐颂》)
因其第四乐章加入了大型合唱,故后人称之为“合唱交响曲”。合唱部分是以德国著名诗人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的《欢乐颂》为歌词而谱曲的,后来成为该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主题。这部交响曲被公认为贝多芬在交响乐领域的最高成就,是其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
参考资料来源:
百科―贝多芬全集
关于贝多芬第七交响曲解读
求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的曲式分析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邢姓(邢姓的来源和历史)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