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第二产业是什么(安顺市第二产业的发展)
从业人员,所有制,万人第二产业是什么(安顺市第二产业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假定混合所有制中公、私所有制各占一半,那么,全国第二、三产业经济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占比为:4%+31.1%×50%=19.55%;私有制经济(包括内资私有制、港澳台商和外商私有制)从业人员占比为:57%+7.9%+31.1%×50%=80.45%。
(二)全国第二、三产业所有从业人员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遵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第二、三产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中的经济成分,不仅包括这些产业中的法人单位从业人员,还应包括这些产业中的个体经营户。由于个体经营户属于私有制性质,在对公、私所有制经济划分时,应将其归于内资中的私有制经济范畴。
按“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二号)”引言(以下简称“引言”)公布的数据,2018年底我国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为14 931.2万人,需要明确此人数在第二、第三产业中的具体分配。据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2018年底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总人数为35 938万人,大于“引言”公布的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21 067.7万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9》,“四、就业与工资,表4—1就业基本情况”,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9/indexch.htm。],差额为14 870.3万人。本文将这个差额视为第三产业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数。既然“引言”表明的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为14 931.2万人,现预估的第三产业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为14 870.3万人,二者相差的60.9万人,很有可能是2018年底第二产业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数。
由于个体经营户属于私有制范畴,加上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后,第二产业的私有制从业人员应为9 283.9万人,总从业人员为17 392.3万人。第三产业的私有制从业人员为23 626.1万人,总从业人员为29 092万人。第二、三产业的总就业人员为46 484.3万人。据此,可将全国第二、三产业包括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在内的所有从业人员的所有制结构列表(见表16)。
表16 全国第二、三产业所有从业人员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人数单位:万人 比重:%
由表16可知,在全国第二、三产业所有从业人员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占比为:2.79%+21.06%×50%=13.32%≈13.3%;私有制占比为:21.06%×50%+70.77%+5.39%=86.66% ≈ 86.7%。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二号)”分行业公布的数据(以下简称“表格”),全国第二、三产业总人数为46 484.3万人,与“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二号)”“二、从业人员,引言”(以下简称“引言”)公布的全国第二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总人数53254.7万人相比,少了6 770.4万人。原因主要是:其一,表12中序号11—14项的从业人员6 306.8万人,属上层建筑领域的从业人员,没有纳入计算。如果以“引言”的数据为准,需要加上这个差额。其二,“表格”数据与“引言”公布的数据并不完全相符。一是“表格”公布的第二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比“引言”公布的相应从业人员多出75.6万人。如果要符合“引言”中的人数,就应当把表格公布的人数减去此数额。二是“表格”公布的第三产业14个行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比“引言”公布的少539.2万人。如果要符合“引言”中的人数,就要把表格公布的人数加上这个数额。综合上述原因,把“表格”总人数进行差额调整,即46 484.3+6 306.8-75.6+539.2=53 254.7(万人),与“引言”公布的总人数是一致的。与此同时,原因分析中提到的人数净差额:6 306.8-75.6+539.2=6 770.4(万人),同“表格”与“引言”总人数的差额6 770.4万人,也是一致的。
五、小结与建议
(一)数据分析的简要小结
对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涉及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数据的分析,可作如下归纳:
其一,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从业人员的比例(以下简称公、私之比)。在假定混合所有制中公、私所有制各占一半的条件下,在第二产业法人单位的从业人员中,公、私之比为19.2:80.8;在第三产业经济法人单位的从业人员中,该比例为19.9:80.1。在全国第二、三产业经济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该比例为19.55:80.45。在全国第二、三产业包括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的经济总就业人员来看,公、私之比为13.3:86.7。从实际情况来看,关于混合所有制中公、私所有制就业人数各占一半的假定,可能低估了私有制经济的比重。这就是说,实际上的公、私之比,公的比重还有可能低于13.3。这显然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其二,国有企业或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在各行业内的比重。[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9》的“统计指标解释”,不包括有限责任公司中的国有独资公司。]国有单位从业人员比重最大的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占比为47.45%;其次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和“金融业”,占比分别为7.24%和6.92%;再次为“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比分别为3.2%、3.11%、3.43%;复次为“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和“房地产业”,占比分别为1.55%、1.66%、1.18%、1.55%;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行业,占比为0.91%;占比最小的是“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仅为0.7%。
其三,包括第一产业的全部从业人员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基本状况。从从业人员角度基本弄清了第二、三产业公私所有制经济结构,也就有利于弄清包括第一产业在内的全社会的所有制结构。到2018年底,全国第二、三产业所有从业人员中,公有制从业人员为1 262.2万人,混合所有制为9 802.6万人。由此可知,公有制经济总人数为1 261.7+9802.6×50%=6163(万人)。据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就业基本情况数据,2018年末,全国就业人数为77 568万人;其中,第一产业20 258万人,第二产业21 390万人,第三产业35 938万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9》,“四、就业和工资,表4 就业基本情况”,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年。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9/indexch.htm。]。第一产业系“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农村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制。所以,从事第一产业的20 258万人可算作集体所有制从业人员。[ 遵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判断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不是根据法律规定,而是要根据生产过程中生产条件所有者和直接生产者之间的实际生产关系,法律上的规定只有反映这种实际生产关系才是真实的。这里我们假定法律规定与实际生产关系是一致的。] 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比表16的人数多出21 390-17 392.3=3 799.7万人,由于第二产业公有制经济的人数已定,所以这一差额不宜再视为公有制经济中的人数。另据表12的分析,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公布的第三产业法人单位的从业人员比有关表格的数据多出539.2万人,根据第三产业指标有关内容的注释,这一差额可能属于“国际组织”和“农林牧副渔”等行业,因此可归入公有制经济。这样,全国公有制经济中的从业人员为:6 163+20 258+539.2=26 960.2(万人)。如前所述,计算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应撇开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四个行业人数6 306.8万人。参与计算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总人数应为77 568-6 306.8=71 261.2(万人)。因此,在包括第一产业的全国总从业人员中,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占比为:26 960.2 ÷ 71 261.2≈37.8%;私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占比为:(71 261.2-26 960.2)÷ 71 261.2 ≈ 62.2%,简言之,全社会包括一、二、三产业在内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之比约为37.8:62.2。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