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第二产业是什么(安顺市第二产业的发展)
从业人员,所有制,万人第二产业是什么(安顺市第二产业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行业分布
综合表4—11的数据,可以得出2018年末我国第三产业所有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在行业中的分布数据,列表如下。
表12 第三产业各类从业人员统计数据 单位:万人
需要提出的是,表12汇总了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布的第三产业14个行业“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总数,共计20 528.5万人,而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二号)“二、从业人员”引言公布的第三产业法人单位的从业人员为21 067.7万人,比表格汇总的数据多出539.2万人。如果以“引言”的数据为准,需要首先将表格中的数据加上这个差额。对照引言关于“三次产业的划分”的“注释”,这里产生差额的原因可能是没有包括第三产业中的“国际组织,以及农、林、牧、渔业中的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采矿业中的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中的从业人员。
(三)分析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数据遇到的问题
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提供的数据,分析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所有制结构,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第三产业各行业的统计数据是否都应纳入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分析。如前所述,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行业不应纳入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分析范围。因此,在表12中,第11—14项的“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和“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四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数据不宜计算在内。表12中第1—14项的从业人员合计为20 528.5万人,减去第11—14项的6 306.8万人,即序号1—10项从业人员合计为14 221.7万人,这是分析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从业人员范围。
二是如何弄清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没有公布的少数行业公私从业人员的数据。在表12序号1—10项的行业中,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未明确公布“金融业”“房地产业”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行业“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从业人员的所有制结构数据。为了提高所有制结构总体分析的准确性,本文在中国统计年鉴(2019年)摘取了2018年底的相关统计数据。见表13是三个行业的非私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数据。
表13 第三产业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三个行业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2018年底)
资料来源: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9》。“四、就业与工资,表4—4按登记注册类型和行业分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数(2018年底)”,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9/indexch.htm。
由表13可以基本得出“金融业”“房地产业”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不同所有制中从业人员的有关数据。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公有制”从业人员基本数据。按照本文前述“公有制”的规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归为公有制,但缺乏公布的确切数据。从第三产业其他行业的数据情况看,这两类企业的从业人员占比普遍较小,在没有公布的情况下,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国有单位”与“集体单位”的从业人员之和,可以作为三个行业的公有制从业人员的基本数据。即金融业:125.8+33.1=158.9(万人);房地产业:19.6+7.2=26.8(万人);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67.6+8=175.6(万人)。
第二,“混合所有制”从业人员的基本数据。表13中的“其他单位”的从业人员,主要指“国有单位”和“集体单位”以外的所有“非私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也就是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因此,可以把表13的“其他单位”从业人员等同于“混合所有制”从业人员。
第三,“私有制”从业人员基本数据。根据表12的数据, 2018年底“金融业”“房地产业”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法人单位的“就业总人数”分别为1 818.0万人、1 263.5万人和353.2万人。这些人数减去由“国有单位”“集体单位”和“其他单位”构成的“非私营单位”人数,就能得出“私营企业”、“港、澳、台商和外商投资企业”的人数。由于“港、澳、台商和外商投资企业”在性质上属于私有制,所以不影响区分公私所有制经济的主要划分。由此,可以算出这三个行业的私有制从业人员规模分别为:金融业1 118.7万人,房地产业797.5万人,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92.6万人。
(四)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根据第三产业以上三个行业的补充数据,结合表12中序号1—10项行业的数据,可以得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所有制结构情况,见表14。
表14 2018年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人数单位:万人 比重:%
从表14不难算出,第三产业公有制经济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占比为:5.5%+28.8%×50%=19.9%;私有制经济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约占比:28.8%×50%+61.6%+4.1%=80.1%。
对照表13和表14,还可以计算出国有单位在“金融业”“房地产业”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行业经济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的比重。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在“金融业”中的占比:125.8÷1 818.0=6.92%;在“房地产业”中的占比:19.6÷1 263.5=1.55%;在“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中的占比为167.6÷353.2=47.45%。
四、全国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分析
(一)全国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综合表3和表14的有关数据,可以得出全国二、三产业法人单位就业人员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本结构。见表15。
表15 全国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人数单位:万人 比重:%
注:在表3中,第二产业按所有制分类相加的总人数为17 330.4万,比表15的合计数17 331.4万少1万人,这已在表3说明中解释;第三产业按所有制分类相加的人数为14 221.4万,比表15的合计数14 221.7万少0.3万人,这与统计数据计算产生的误差有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