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washingtonpost(washingtonpostnews)
种族,批判性,美国washingtonpost(washingtonpostnews)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批判性种族理论”之争体现出了政党政治部落化的趋势。保守派的策划和出击意在构建并扩大其选民基础,除了白人保守派在抨击和反对批判性种族理论之外,自由派内部也有反对的声音。共和党从立法到舆论的各个战线都取得了一定的的进展,曼哈顿研究所和保守派智库传统基金会也在这场反“批判性种族理论”的运动中为保守派提供了强大的的舆论和理论支撑。传统基金会的艾莉·克拉斯内(Ellie Krasne)认为批判性种族理论“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同样,曼哈顿研究所研究员克里斯托弗·鲁福(Christopher Rufo)将批判性种族理论看作是“基于身份的马克思主义”,并且论证了这种思潮正在渗透进美国政府的集体智慧和决策过程。
从历史上看,通过歪曲左翼文本和观点来“揭露左翼阴谋”一直以来是右翼的惯用手段。从过去的法兰克福学派和文化马克思主义到今天的批判性种族理论,每隔几年,美国右翼就会“发现”一个相对晦涩的文本或理论,并宣称揪出了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和民主党密谋的铁证。鲁福宣称批判性种族理论正在渗透进美国政府的集体智慧和决策过程,并且由他将这个小众的概念推到舆论中心,这与右翼一贯的党争策略高度一致。保守派此举正是意在将白人的种族焦虑转化为自身的政治力量。几十年来,共和党人惯用一些术语来利用和煽动传统边缘化群体的不满。然后,这种怨恨被用来吸引对文化、人口和种族变化持谨慎态度的选民。
结论
这场关于批判性种族理论的文化战争还会持续下去,长期以来,右翼或保守派代表中下层白人立场。今年3月,皮尤研究中心调查美国不同种族和族裔群体面临的歧视程度。总体而言,大多数受访者表示,黑人、亚裔和西班牙裔美国人比白人面临更多歧视。不过,四分之一的共和党人表示,美国白人也面临很多歧视。随着自由派在种族问题上对“系统性种族主义”的概念推广和批判性种族理论框架的深入人心,白人被潜在地“污名化”为“压迫者”。保守派此举正是意在将白人的种族焦虑转化为自身的政治力量。保守派坚定地认为批判性种族理论是对民族团结的威胁。
保守派的激进反应并不仅仅是针对这个理论本身,而是在又一次煽动白人选民,让白人中产阶级选民在内心深处对文化变革感到不安。保守派煽动的批判性种族理论的全国性的讨论使“反种族批判“与共和党抨击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一样,成为了共和党与民主党博弈的政治策略。几十年来,共和党人一直使用一些含糊不清的术语(“狗哨政治”)来利用和煽动传统边缘化群体的不满。然后,这种怨恨被用来吸引对文化、人口和种族变化持谨慎态度的选民。所以,可以认为种族批判理论批判性种族理论本身不属于激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潮,但对于民众认识系统性种族问题有重要意义。从现状来看,种族批判理论批判性种族理论之所以短时间内引起广泛讨论则更像是保守派政治策略的一部分。
“批判性种族理论”之争体现出了政党政治部落化的趋势。近年来,美国政治的重心越发地从阶级政治转向身份政治。在20世纪,政治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经济问题引起和决定的,左翼和右翼的矛盾围绕经济和收入分配问题而展开,前者强调平等而后者强调自由。但是,界定当今政治的与其说是经济或意识形态问题,不如说是身份问题。如今,在许多西方国家中,左翼对构建范围更广的经济平等的关注减弱,转而更多地关注如何促进各个边缘群体的利益,如少数民族、移民、难民、妇女和性少数群体(LGBTQ)。与此同时,右翼将其核心使命定义为对传统民族身份的爱国式维护。拜登上台以来,振兴美国中产阶级与弥合美国社会分裂成为其推出一系列政策的首要目标,振兴美国中产阶级是拜登政府认为能够弥合当前美国社会分裂的一剂良方。随着拜登上台后的一系列政策出台,美国的“身份政治”正在向“阶级政治”回归,而保守派的这一张“身份政治牌”给拜登振兴“中产阶级”的愿景增添了阻碍,此外该事件也显现出了党争“部落化”的趋势,两党的意识形态博弈还将继续。
原标题:
“批判性种族理论”禁令背后,保守派的“身份政治”策略
本文作者:
胡宇恺 海国图智研究院研究助理
审校:
葛健豪 海国图智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本文选自《美国政治追踪》,转载请注明出处
《美国政治追踪》是由海国图智研究院在2018年12月对《中美关系每日速递》改版后独家推出的美国研究刊物,通过对白宫内部动态、党派竞争动向、美国各州情况及中美关系发展趋势等问题的梳理和跟进,保持对美国内政的持续关注,并配合之后的大选预测。
获取更多内容,欢迎关注海国图智研究院
举报评论 1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