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training是什么意思(trainingclub什么意思)
教师,英语,学生training是什么意思(trainingclub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作为英语老师,首先要看你懂不懂英语,有没有KOL(knowledge of language);另外,要看你懂不懂得如何使用这一语言,或者是这个语言的系统知识,即KAL(knowledge about the language)。关于这门语言的知识,也就是社会语言学这个范围的知识。
教师知识除了语言知识还有教学基本功。语言知识属于理念,教学基本功属于实际操作。教师要想把课上好,很简单,就掌握这四个方面。这也恰恰是我们现在教师培训、教师发展需要重视的内容,就是what,现在很多人可能对what不太清楚,不清楚教师到底应该掌握什么,所以也不知道该如何培训教师,导致how 出问题了。课改以来,真正的面对面的针对这四方面内容的培训并没有或者极少。我们非常缺乏关于语言本身的培训,关于如何才能上好课,如何才能把教材讲好。所以现在我们要搞清楚,我们教师培训要如何进行才会真正有效。
第三个大问题:具体到我们中国这种外语教学环境下外语教师的发展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就得看一看中国环境下的中小学英语教师都有哪些特点(characteristics),就是我们所说的TEFL(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or teacher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即英语外语教学或英语外语教师的特点。我们都是NNEST(non-native English speaking teachers),非英语母语老师。外教是native English speaking teacher,就叫NEST。我们的身份、角度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把自己和其他英语母语或英语二语的国家的英语老师混淆了,应该区别看待。
往年,全国人大、政协会上有人提出,“不要全民学外语,小学外语不要开选修课”等等,有三十名人大、政协代表签名支持提案。他们要求高考外语变成校外考试、不考外语或者减分,江苏中考、高考好像已经开始降分了。还有一些地方流传的一种民间高考方案,就是外语不在校内考了,那么英语老师也就不必教了!大家不要把这个当作笑话,因为语言文化和政治经济是紧密相关的。如果我们学生的外语总是学不好,学起来总是这么费劲,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开始学,但是到大学了还是学不好,那是没法交代的,那会授人以柄的。现在,小学一年才200-300个课时,中学也就几百个小时,加在一起不管怎样我们外语只有1000多个小时(外语专业除外)。就这么1000多个小时,时间少而且又没有语言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掌握一门语言实在是太难了。所以我们要注意这个特点,外语教学不能不研究这种环境。
目前,我们外语教师正处于一种很尴尬的境地。首先,因为我们的课时就这么多,时间是不够的。因为我们是学得语言,不是习得语言,必须要有教和学的过程才能产生学习效果,没有时间不行,没有平台和环境也不行;另外,我们这个学科和其他学科也不同,比如物理、化学、生物和数学它们之间可以互相渗透,我们所学的语言和母语不是一个语系,可以正迁移的东西不多,甚至很多还是负迁移,无形中就会对我们的英语学习造成干扰。外语在学校就是一个特殊的学科,原因在于其他老师不太懂外语,校长、教务处也不太懂外语,我们很容易不被理解,处于边缘状态。再一点就是外语这个学科本质和其他学科的也不同,学外语得从头开始学,学生是没有基础的。经过几年的时间就要从零变成高考时的应用能力,其实这个过程很长但是给我们的时间又很短,这是非常有难度的。还有就是我们这门课程的特性:必须基于沟通、交流之上(communication),需要互动(interaction)和沟通,别人看了不理解,说我们外语课上的热闹、花哨、忙活,考试题多、五花八门等等,这就是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别人不理解,我们自己必须理解。语言,既是知识也是技能,又是艺术也是科学。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外语课开设时间,历史没有太长,大概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才在全国中学正式开设。此外,由于受到国际交流等影响,外语人才的流动性非常大,教师队伍很不稳定。校外的英语培训班、辅导班也特别多,对正常教学的干扰也非常大。与此同时,语言是一直变化不断发展的,所以对外语老师的挑战还和文化有关系。一方面,外语老师的压力很大。教师的整体师资水平还不是太高,但还是要靠教师自身发展来解决问题。我们不能靠外国人(外教)来解决中国英语教学的问题,他们也解决不了。另一方面,就学生来讲,英语这一学科的学生学习的差异特别大。学生的两极分化、学习石化、过早地失去兴趣、没有动力等现象尤为严重,比任何其他学科都严重。有时英语老师需要一种特殊的支持(special support),需要引进一些国外的材料、现代化教具、甚至其他辅助教学、字典词典等。更主要的是英语老师容易发生焦虑、不被别人理解等等。总而言之,中小学英语教师的现状不是太理想,据调查,30%的英语老师都有焦虑、紧张、失眠等不良症状。英语教师的精神压力往往比其他学科都大。虽然我们常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压力太大也是不行的,那样不但不能构成动力还会适得其反。还有一点,中国老师不是NEST,属于NNEST,所以我们不能照抄照搬外国的理念和方法。我们要重视和研究自己的新方法、新理念。特别是语言,我们教师的语言水平再怎么好也比外国人差,也不如人家母语为英语的老师。但教师们还是要教这门学科,所以要研究自己的方法。
第四个大问题:我们中国的英语教师该如何面对这种特殊的环境?中国环境下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实际上就是我们目前课改的这种环境下,外语教师应该如何发展。首先我们看一下,现在我们中国的中小学英语教师所面临的这种特殊的环境,或者说这种特殊的困难。这方面要写的话可以写出来二十多个,但我没写那么多。大家可以自己想一下都有哪些困难。首先,我们学习时间有限。有的说那都是客观的,但我们要知道这种客观是客观存在的,有时候甚至是主观解决不了的。语言学习本来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我们可以利用的时间就这么1000多个小时,分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几个学段中,而且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到,现在中小学外语学习的时间是越来越短。其次,就是我们现在的政策环境。比如课标、政策等外部环境也不是很好,或者说很不稳定、很不清晰。我们中小学外语教学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还是要培养英语交际能力?是要马上达到综合运用还是要为以后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我们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其实很多人都一直搞不清楚我们的课标,都出台很多年了但还是试用稿,实际上是方向不太明确。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individual differences),这种个体的差异是非常大的。根据我的研究和总结,中国学生大概得有接近三十种差异。虽然学生有男生、女生,内向、外向的差异,除了这些外在的、看得见的差异之外,实际上每个学生还存在深层上的差异。特别是在外语学习上的差异就更大了,很多学生别的科目很好但唯独外语不好,也有的学生别的科都不好但外语却很好。特别是我们有些学生学习外语动力不足,没有动因(motivation),觉得学外语就是为了考试,很多人是以考试为导向(test-orientated)的学习。但是有的人不需要考试,只要拿钱甚至连北大都可以上,因为北大也有分校、学院之类的,也可以选择出国读国外的大学等各种渠道。现在的中、高考不像以往的独木桥了,这从某种程度上也弱化了考试的直接动因,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