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skinfood怎么样(国货护肤品十大排行)
品牌,护肤品,世代skinfood怎么样(国货护肤品十大排行)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QuestMobile数据显示,Z世代是美颜美妆类App的主要使用人群,在带有“美容美妆”标签的人群中,Z世代占据了半壁江山。当美貌展示成为这群互联网原住民的刚需,护肤品消费就变得顺理成章。
截止2020年,Z世代线上护肤消费已经追平此前一直占据主力地位的90后,并远远超过其他代际。
鲜美肉体释出不断膨胀的护肤品需求,他们手上充裕的可支配资金,也在积极扩充着护肤品市场整体的销售规模。
根据《Z世代消费力白皮书》显示,国内Z世代的月均可支配资金为3501元,而国家统计局显示的国民月均可支配收入仅有2344元,这意味着Z世代的月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平均值高出49.36%。
很显然,稳固的消费水平已然让Z时代告别了“隐形贫困”,和前辈们相比也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而未来的上升空间也相当可观。
回到护肤领域。调查显示,有近90%的年轻人表示自己在未来一年中会加大每个月在抗衰方面的资金投入,其中有10%的人愿意增加一半甚至以上的资金投入。
96年的梅梅(化名)对观潮新消费(ID:TideSight)表示,其一年仅在淘宝平台的护肤品花费就超过3000元。
如果说新人群的国产护肤崛起的根基,产业链的更新和完善就是这一过程的助燃剂。
从渠道来看,美妆行业整体向线上迁移大致肇始于2013年,电商的兴起为新锐国产护肤品牌提供了最便捷的成长土壤。
数据显示,2013-2017年,外资护肤品牌的市场份额连续4年负增长,而国产品牌的市占率一度超过56%。前述曾风光一时的“淘系护肤品牌”便是这个时期的历史遗产。
而自2016年开始,线上渠道又迎来了新一轮变革。从最初的公众号、小红书到后期的抖音/快手、b站、直播带货、小程序,新渠道的爆发不仅重新带来了巨大的流量红利,还一改从前电商作为交易场所的单一角色,使其变成了可以帮助品牌实现“品效合一”的综合营销平台。
于是和2013年一样,趁着国际大牌受困于庞杂架构和传统经销体系的档口,大量从诞生之初就直面消费者,并在产品创新、定价等方面天生灵活的国产新品牌开始争相出头,利用新渠道实现更细颗粒度圈层人群的触达。
诚然,效果显著。
比如成立于2014年的国产护肤品牌HFP,该品牌自2016年开始持续投放社交平台,据观潮新消费观察,目前HFP的小红书笔记投放已经超过2万 。公开信息显示,HFP的净利润率已经达到20%。
再如成立至今已经21年的纽西之谜,但其在前19年一直默默无闻。直到2019年,纽西之谜深度参与了头部主播薇娅为期2天的直播,随后该品牌就在天猫创造出月销百万的现象级爆品。
纽西之谜董事长刘晓坤的专访稿中介绍,纽西之谜每天在抖音投放150万元广告,信息流广告ROI推广排名转化率连续9个月排名第一,高峰期的ROI高达2以上。
从生产端来看,早在2012年左右,国内美妆领域代工厂已成规模,但当时由于新锐国货护肤影响力有限,相应代工厂的配合意愿也较低。直到2014年线上美妆品牌热度显现,行业内的代工厂才开始重视新锐品牌。
目前,国内美妆工厂仅在广州就超过1万家,且以科丝美诗、莹特丽为代表的国际老牌工厂也逐渐开始开放对国货品牌的代工。
据业内人士介绍,近年来,这些代工厂已经从单纯的代加工服务升级为集产品策划、市场调研、设计执行、产品运营为一体的全链条综合服务,部分代工厂还会开发自有品牌,甚至会将已经注册好的商标转让给客户。
有了代工模式的辅助,理想情况下一个新锐品牌的启动资金只需要10万元左右。
一切似乎都是为国产护肤品牌量身定做的。在新变量出现之前,外资品牌在与本土品牌的对垒中仅凭经验就能轻松胜出;但在新消费周期启幕的今天,新玩家从初创到飞升,却只需要敏锐地抓住这些新的思潮和环境红利,并勇敢钻入供应链端的新缝隙。
好风凭借力,这是时代在召唤。
3.趋势流变:成分当道,功效为王
盘点当下众多国产护肤品牌,不难看出国内护肤品行业正在经历一场趋势流变。
不得不提到的是出没于各大社交平台的“成分党”,其崛起源于化妆品行业的技术升级。
峰瑞资本研究显示,化妆品行业使用的技术,早年完成了从简单提取到化学合成再到天然提取物的进阶,如今正在进行的技术升级则是转向生物技术应用。
当下被Z世代护肤爱好者挂在嘴边的熊果苷、烟酰胺、A醇等都属于生物制造提取的技术范畴,这种技术本身的升级也是新品牌诞生的培养皿。
有了技术铺垫,知名品牌的带头造势也功不可没。
号称爆款制造机的欧莱雅早在2000年左右就成功塑造出薇姿、理肤泉两大品牌,这些品牌产品通常以医学理论为指导,强调技术的专业性和功效的针对性。品牌方称之为“皮肤学级护肤品”,俗称“药妆”。
进入2016年,西班牙美妆品牌ISDIN以及来自北美的The Ordinary 借助新媒体,进一步将主打成分的“药妆”发扬光大。前者掀起了“安瓶”的护肤热潮,而后者索性直接用成分配方来为产品命名。
本以为类似“30%维他命 C 硅基悬浊乳、2% α熊果苷 透明质酸精华、10%烟酰胺 1%锌精华”这样的名称,多少会让人产生畏惧感。但没想到的是,正是这些看起来只会出现在化学实验室中的物质,帮助护肤品牌打造出专业美容顾问的形象,甚至被拥趸者赋予护肤“极客”的美称。
很快,这股起源于国外的护肤风潮开始席卷国内。
最先行动的是HFP和薇诺娜。种草平台的大量投放使得二者在短期内走红,其主推的成分护肤也顺势成为整个国内护肤领域最火热的赛道。
上一篇:阿诗玛扮演者 阿诗玛的扮演者是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