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羁縻怎么读-羁縻与抚绥是什么意思
畏途,可畏,敬畏羁縻怎么读-羁縻与抚绥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畏畏,◆謂畏懼天威。畏,通“威”。○《書‧微子》:“天毒降災荒[殷]邦,方興沉酗於酒,乃罔畏畏,咈其耇長,舊有位人。”○[孫星衍]疏:“畏畏,當為畏威。”
畏微,◆看到苗頭就知所警惕。○《管子‧霸言》:“聖人畏微,而愚人畏明。”○[尹知章]注:“聖人能知吉凶之先見,故曰畏微。”○[石一參]今詮:“聖人洞見先幾,見微而知著,故畏在事先。”
畏威懷德(畏威怀德),◆畏懼聲威,感念德惠。語出《國語‧晉語八》:“民畏其威,而懷其德,莫能勿從。”○《後漢書‧應劭傳》:“苟欲中國珍貨,非為畏威懷德。”○《新唐書‧李大亮傳》:“臣以為諸稱藩請附者,宜羈縻受之,使居塞外,畏威懷德,永為藩臣。”
畏塗(畏涂),◆亦作“畏途”。◆1.艱險可怕的道路。○《莊子‧達生》:“夫畏塗者,十殺一人,則父子兄弟相戒也,必盛卒徒而後敢出焉。”○[成玄英]疏:“塗,道路也。夫路有劫賊,險難可畏。”○[唐][李白]《蜀道難》詩:“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金][蔡松年]《淮南道中》詩之一:“畏塗泥三尺,車馬真雞棲。”○[清][金農]《送賀十五德輿之辰州》詩:“五月[沅陵]道,毒多畏途。”◆2.指危險可怕的地方。○[宋][王安石]《次韻和張仲通見寄三絕句》之三:“醉鄉岐路君知否?不似人間足畏塗。”○[清][袁枚]《新齊諧‧黑眚畏鹽》:“[殷家村]在城外,多古壙,舊傳壙中有怪物……里人相戒,視為畏途。”○[魯迅]《書信集‧致李霽野》:“[上海]到處都是商人氣……住得真不舒服,但[北京]也是畏途。”◆3.猶苦差。比喻可怕而難辦的事情。○[清][李漁]《閑情偶寄‧頤養‧行樂》:“能以草木之生為生,始可與言灌園之樂,不則一灌再灌之後,無不畏途視之矣。”○《兒女英雄傳》第一回:“因此上,自己一中進士就把這知縣看作了一個畏途。”○[孫中山]《知難行易》:“﹝[中國]人﹞以為行是難的,知是不難的,把極容易做的事,視為畏途,不去實行。”
畏途,◆見“畏塗”。
畏頭畏尾(畏头畏尾),◆見“畏首畏尾”。
畏天知命,◆謂知天命,識時務。○《後漢書‧馮異傳》:“昔[微子]去[殷]而入[周],[項伯]畔[楚]而歸[漢]……彼皆畏天知命,睹存亡之符,見廢興之事,故能成功於一時,垂業於萬世也。”○《晉書‧宣帝紀》:“[漢]運垂終,殿下十分天下而有其九,以服事之。○[權]之稱臣,天人之意也。○[虞]、[夏]、[殷]、[周]不以謙讓者,畏天知命也。”
畏天愛民(畏天爱民),◆敬畏上天,愛憐下民。○[宋][陸游]《上殿札子》之三:“祖宗畏天愛民,子孫皆當取法。”亦作“畏天恤民”。○[宋][朱熹]《辭免進職奏狀》:“伏念臣昨以孤愚誤叨臨遣,仰瞻玉色,既閔然有畏天恤民之誠,而聖訓丁寧又無非惻怛焦勞之實。”
畏肅(畏肃),◆謂肅然起敬。○《後漢書‧蘇章傳》:“州境知[章]無私,望風畏肅。”○《新唐書‧張伯儀傳》:“後為[江陵]節度使。樸厚不知書,然推誠遇人,軍中畏肅,民亦便之。”
畏四知,◆○《后汉书·杨震传》:“當之郡,道經昌邑,故所舉荆州茂才王密爲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又《传赞》:“震畏四知。”■后因以“畏四知”指为官清廉谨慎,不受贿赂。○明吾丘瑞《运甓记·嗔鲊封还》:“指望他畏四知,來三異,飲投錢,騎留犢,徹底澄清。”
畏貪生(畏贪生),◆害怕亡,貪戀生存。○[明][陸采]《明珠記‧吐衷》:“古人然諾處,重丘山,我怎肯畏貪生不向前!”
畏獸(畏兽),◆傳說可以避凶邪的猛獸。○[晉][郭璞]《山海經圖贊‧猛槐》:“列象畏獸,凶邪是辟。”○[唐][裴孝源]《貞觀公私畫史》:“《畏獸圖》,[王廙]畫。”
畏首畏尾,◆疑慮重重貌。○《左傳‧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餘幾?’”○《魏書‧司馬叡等傳論》:“[司馬叡]之竄[江]表,竊魁帥之名,無君長之實,跼天蹐地,畏首畏尾……其[孫皓]之不若矣。”○[清][戴名世]《<金正希稿>序》:“迨以身試焉,而畏首畏尾,徬徨瞻顧。”○[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二五:“這人原先膽子小,幹啥也是腳踩兩邊船,鬥爭[韓老六],畏首畏尾,不敢往前探。”亦作“畏頭畏尾”。○《紅樓夢》第七五回:“除了朝廷治罪,沒有砍頭的,你不必畏頭畏尾。”
畏事,◆1.膽小怕事。○《漢書‧楊敞傳》:“[燕蒼]知[上官桀]等反謀,以告[敞];[敞]素謹畏事,不敢言,乃移病臥。”○[宋][蘇軾]《因擒獲鬼章論西羌夏人事宜札子》:“夫為國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紅樓夢》第七五回:“[尤氏]只含糊答應,[探春]知他畏事不肯多言。”◆2.謂誠敬處事。○《東觀漢記‧光武帝紀》:“帝仁智明達,多權略,樂施愛人,在家重慎畏事,勤于稼穡。”○《東觀漢記‧竇融傳》:“誠欲令恭肅畏事,恂恂修道。”
畏慎,◆戒惕謹慎。○《東觀漢記‧樊準傳》:“﹝[準]﹞明習[漢]家舊事,周密畏慎。”○[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教子》:“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宋][王禹偁]《求致仕第二表》:“﹝臣﹞雖無功名報國,常以畏慎周身。”○[清][龍啟瑞]《致曾滌笙侍郎書》:“某此事實出於萬不獲已,寸心可對天地,質鬼神。若世之所謂謹默畏慎者,難免不以為非,要亦不足聽從也。”
畏日,◆1.《左傳‧文公七年》:“[趙衰],冬日之日也;[趙盾],夏日之日也。”○[杜預]注:“冬日可愛,夏日可畏。”後因稱夏天的太陽為“畏日”,意為炎熱可畏。○[唐][杜甫]《過洞庭湖》詩:“破浪南風正,回檣畏日斜。”○[宋][蘇軾]《春貼子詞‧皇太妃閣》之四:“自有梧楸鄣畏日,仍欣麥黍報豐年。”◆2.怕犯日忌。古人迷信,認為某些年、月、日不宜做某種事情,稱為日忌。○[唐][柳宗元]《三戒‧永某氏之鼠》:“[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異甚。”
畏卻(畏却),◆謂怕被駁回。○《漢書‧路溫舒傳》:“上奏畏卻,則鍛練而周內之。”○[顏師古]注:“卻,退也。畏為上所卻退。”○《新唐書‧外戚傳‧楊國忠》:“[李林甫]興[韋堅]等獄,欲危太子,獄事畏卻,以[國忠]怙寵,搏鷙可用,倚之使按劾。”
畏區(畏区),◆艱險可怕的地方。○[清][張皋文]《送張文在分發甘肅序》:“[甘肅]地邊塞,民窮官貧,自長吏以下,不能具輿焉。士大夫宦者,視為畏區。”
畏棄(畏弃),◆厭棄。○《法苑珠林》卷九五:“是以惡之人……眾所畏棄,如避狼虎。”
畏难,◆(畏難,畏难)◆I1.為難,不好辦。○《漢書‧李尋傳》:“日初出時,陰雲邪氣起者,法為牽於女謁,有所畏難。”◆2.害怕困難。[葉劍英]《攻關》詩:“攻城不怕堅,攻書莫畏難。”◆II畏懼災難。○《莊子‧讓王》:“[吳]軍入[郢],[說]([屠羊說])畏難而避寇,非故隨大王也。”
上一篇:爱丽丝漫游奇境读后感100字-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读后感100字六年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