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雅言最早起源于现在的 周代的雅言最早起源于现在的哪里
广西,方言,官话雅言最早起源于现在的 周代的雅言最早起源于现在的哪里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雅言最早起源于现在的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雅言最早起源于现在的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阿桂哥
广西本来就有12个世居民族,加上各个历史时期大量迁入的人口,为此,广西的语言极为丰富。在广西,有一个全国罕见的“方言宝库”,那就是贺州。汉语有七大方言,在贺州就有其中5种,还有一些系属未定的土话,由此,贺州素有“语言博物馆”的美誉,是研究方言的“天然实验室”。
我的老家荔浦市,讲桂柳话,也就是西南方言。1984年,我到南宁读书,接触了粤语。1985年三月三,我到武鸣观摩民族文化表演。那是一个距离南宁市中心只有三十多公里的县城。那时候叫武鸣县,现在叫武鸣区,属南宁市管辖。那时候,在武鸣县城,我发现好多人讲桂柳话,虽然有些差别,但基本上能交流。后来我又发现,在南宁周边的一些县城,如宾阳、上林、马山、隆安、平果等,也有很多人讲桂柳话。南宁是广西首府,第一交流语言当然是国语,其次是粤语和壮话、平话。当时,我感到有点奇怪。后来,接触社会多了,我才得知,在宾阳县城城南的街上,有一种叫“南街军话”的“语言孤岛”现象。宾阳南街军话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量词使用,如“一只人”、“一个鸡”,跟客家话、壮话等有很大的差别。
其实,宾阳的南街军话就是西南方言。
军话,按照学术上的定义,那就是历史上由于军队驻防或屯垦而形成的具有方言岛质的汉语方言。在广西,这样的“军话”方言岛有很多,如武鸣的城厢镇和府城镇,马山县的金叉镇、宾阳县的芦圩镇的三联街(也就是上边讲到的“南军街”)、宾阳的邹圩镇、上林县的大丰镇等等,都有一群说西南官话的人,他们在白话方言区和壮话区里形成一个独立存在的一种语言孤岛。当然,在桂林柳州河池来宾等地方,人们普遍说的都是西南官话,并与云贵川等西南官话去基本连成一片,不存在孤岛现象,但,这也是属于军话。
为什么把“孤岛”里的西南方言命名为军话?在西南官话这一概念还没有形成的古代,为了区别人群,当地人就把南来的驻防或屯垦的说的话叫做“军话”。就像美国人把华人称为“唐人”,就像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如马来人、老挝人、泰国人以及西欧英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的称中国人为“秦人”(chin)一样,广西世居人对那些身穿军衣头戴军帽的人称为“”,那么,讲汉语的讲的话,当然就是“军话”了。宜州市的叶峒村(宜州市区西北12公里)的村民,直到如今,仍然把用壮话唱的山歌叫作“欢”,把用西南官话唱的山歌叫作“军”。
一
广西军话是怎样形成的?
首先,我们说说属于西南官话的军话的形成。
2006年清明,平果县码头镇感桑村青年农民潘荣冠上山扫墓,路过感桑村东南面的一片名叫“那林”的甘蔗地时,无意中发现一小块刻有图案的石片,他意识到这有可能是文物,于是捡了回来。此后,每到“那林”一带耕种,他总是留意地里的石片,5年里,先后捡回大小石片21块。他还发现用于围田埂的一块大石片上也有字,但体积太大无法搬回家保管。
“那林”是一块台地,方圆约3公里,距平果县城约10公里。那里三面环山,一面俯瞰两公里外的右江。“那林”在壮语的意思是“有泉水的田”。果然,在台地上的两棵木棉树下,真有两眼汨汨流出的泉水。当地人认为此地风水好,在其后山上有很多墓葬。
(图为甘桑石刻)
2011年12月,平果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农敏坚获知此事,便带领县博物馆工作人员赶到“那林”实地调查,那一次,他们又现两块石刻。连同潘荣冠发现的那块最大的石刻,一共24块石片。如今,24片石刻全部收藏在县博物馆。
该县(如今改为平果市)县委、县对此十分重视,立即将“那林”地块保护下来。2011年12月19日,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的专家来到现场考察、发掘,采集到数十块写满了古文字的石板和大量石铲、陶、瓷残片。其中最大一块长105厘米宽55厘米,上面写有数百个字符。最小的只有拇指大小,也写有七八个字符。据初步统计,感桑石刻字符大约有1600个。
“甘桑石刻字符”的发现,引起国内外有关专家的兴趣。经分析,石刻里有“冬”、“子”、“吉”、“田”、“女”等,约有40%的字符与贵州水书相同,也有少数与甲骨文近似,但比甲骨文古朴。经碳十四测定,石刻为距今3600年左右,比甲骨文还早300余年。由此推测,感桑石刻的文字形成时间应在5000年前,应是夏朝乃至先夏时期使用的文字。再加上考古学者在感桑村石刻文字发现处发掘出夹砂陶片和石锛,说明那些石刻字符的断代应该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初期,至少是在殷商之前或殷商之初。商朝人信鬼,石刻上出现了多个“鬼”字,这也是明证。根据湖南阳国胜对姜炎文明的研究,以及《水书与水族历史研究》及《水书文化与中华断代文明》的研究观点,有学者认为,感桑石刻的字符有可能是炎帝文明的后期遗存。广西博物馆研究馆员郑超雄也认为,感桑石刻文字的成熟程度与殷商甲骨文相近,但更为古朴。感桑石刻文的直笔多,曲线折笔较少,有可能是炎帝文明的后期遗存或者是南方民族的造字。也有学者推测,在这些石片上刻字的人,很有可能是来自中原。
感桑石刻的文字,笔画流畅、清晰、有力、古朴,属于金属利器刻写。这下问题来了。我们知道,甲骨文是用青铜刻刀在龟甲上刻写的。而铁器却是在东汉初年才传入岭南,那么,商周时期的岭南人是用什么工具在石片上刻写这么流畅、清晰的字符?我认为,这不是古骆越民族的古文字。
甲骨文约有字符4500个,其中只有1700多个得到辨识。感桑石刻文目前得到初步破译还很少,也就三分之一左右。其内容涉及雨水、水田、麽公做法事、王权等,于是,有人据推断石刻文是古骆越方国统治者或是祭司举行仪式时吟唱的祭词。“感桑”一词,壮语意为“高高的岩洞”。根据清代县志记载,感桑一带原来有个古城,明代诗句说,该古城中有“荒台”,也就是祭坛,但是什么时候的古城,无从知晓。历史上,是有古骆越文。与仓颉造字的传说一样,壮族《布洛陀经诗》也有圣人造字的传说。但在感桑石刻发现之前,壮族文字是从唐代的古壮字开始算起的。
目前,感桑石刻仍然是“天书”,大部分仍然无法辨识。不过,甲骨文研究了100多年,能辨识的也不到一半。古文字的解读很困难,我们目前根本无法判定感桑石刻的真正来源,需要更多学者进行长时间的研究。
不过,作者本人倒是有一个大胆臆测:感桑石刻文早于甲骨文,是周商人祭祀用的经文,而甲骨文则是殷商人占卜的记录。商朝灭亡后,一部分往南逃离的将祭祀经文带到了南方来。当然,也不排除他们逃到南方后,也有补充刻写的可能。
攸侯喜是商朝攸国国君,是武丁的第五代支系子孙,与帝乙同期。三千多年前,周武王趁商纣王派攸侯喜率十万大军远征东夷国内空虚之机,亲率大军偷袭商都朝歌。牧野一战分胜负,纣王战败自焚。攸侯喜率军勤王,可他们还没赶到朝歌,商纣王就一把火烧了鹿台,然后纵身火海。从此,攸侯喜和他的十万大间蒸发,所有史书没有任何记载,成为一个历史迷案。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完整建制的国家,有都城、有贵族、有官吏和军队。商朝灭亡后,一些贵族、官吏和归顺周朝。按照灭国不灭家灭国不毁宗庙的传统,他们被分封到了如今的河南商丘一带,建立宋国。这一部分人以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为代表。不肯归顺的,史上有记载,一部分是隐居洛阳一带。由于没有封地,他们只能以做买卖为生。这部分人后来被叫做“商人”。过去,商人没有社会地位的原因,正是来源于此。而“商人”对专门从事贱买贵卖的职业人的专用称呼,也是由此而来。不愿意归顺的,有人逃跑了。箕子,名胥余,商纣王的叔父。纣王兵败自焚,武王攻入朝歌,商朝覆灭,箕子趁乱出走朝鲜,创立箕子王朝。同去的贵族还有景如松、琴应、南宫修、康侯、鲁启等。箕子创立的政权,后来也得到了周朝承认。箕子的后代继续向朝鲜半岛南部发展,成了后来的“韩王”。只是攸侯喜以及他的十万大军,一夜之间不知去向,众多学者查遍史书均找不到相关记载。他们去了哪里?有人猜测,他们去了北美洲,成为那里“殷人”也就是印第安人的祖先。不过,很多学者对此质疑。因为按照当时的交通条件,人类根本就不具备远航能力。于是,本人提出猜想,他们极有可能是逃到了南方。战败了,往偏远而蛮荒的南方逃跑,历史上是有先例的。如蚩尤跟黄帝打仗,战败后就是逃亡南方,这样的线路早就有了。还有共工,也是逃到南方。水族,自称“睢(suǐ)”。关于水族的来源,也有人说他们是殷商后裔。他们的语言文字是夏商文化的孑遗。而感桑石刻有超过40%的字符与水书相同,这就是一个明证。
上一篇:哞怎么读音-缪怎么读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