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笛福是哪国人)-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笛福是哪国人
艾略特,克里斯蒂,他的(笛福是哪国人)-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笛福是哪国人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人物评价
英国诗人珀西·比西·雪莱:他本是"美"的一部分,而这"美"啊,曾经被他体现得更加可爱。
黎巴嫩作家纪·哈·纪伯伦:济慈应说,此地长眠者,他的声名是用火铸写在天空。
中国作家屠岸:如果天以借年,他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成就,是难以预料的。但是人们公认,当他二十四岁停笔时,他对诗坛的贡献已大大超越了同一年龄的乔叟、莎士比亚和弥尔顿。
美国作家丹尼尔·S·伯特:除弥尔顿外,没有其他英国诗人对后来人产生过像济慈这样深刻的影响。
后世纪念济慈故居
伦敦的济慈故居位于西北部汉普斯泰德区,在济慈的时代还是偏僻的郊区乡村,附近是丛林和草地。济慈在这里住过一个不太长的时期。1818年12月,济慈的弟弟汤姆于肺结核,他的好友布朗把他接到自己家中同住,这就是现在的济慈故居。济慈一度离开此宅,后又住入,直到1820年9月他赴意大利为止。在这里,他写出了他最主要的作品,《圣亚尼节前夕》《海壁朗》等。
济慈的书信、手稿等作品,主要都收藏于哈佛大学Hughton图书馆,部分收藏于大英图书馆、位于北伦敦的济慈纪念馆等。
文学分析艾略特第一次发表诗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的时候,那些诗显示了他早期所受的影响:法国象征主义诗派,特别是史蒂芬尼·马拉美和儒尔·拉福格的反讽派,以及查尔斯·波德莱尔的都市意象。艾略特毕生对现代文明困境和战后幻灭情绪的关注,在此也初露端倪。《普鲁弗洛克的情歌》(1915年发表于《诗刊》)是上述影响和关注的早期例证。这是一个羞怯、受压抑的男人的内心独白。它使人看到艾略特在此时就已开始对作为一种技巧的“支离破碎”的观念感兴趣了。普鲁弗洛克渴望与人交往,却又离群索居,既敏感又麻木,总担心与人交流和接触会有不良的后果。通过在全诗中罗列一些看起来毫无联系的意象,艾略特强调了他认为属于现代男女的那种支离破碎的特征。《荒原》,这是20年代里程碑式的作品,也展示了他对20世纪困境的关注。它的成就应归功于艾略特的良师兼益友埃兹拉·庞德的热情帮助。他建议艾略特修改原稿,删去一些阐述的材料,砍掉七十二行韵体对白,删除一些冗言赘言和俗丽的诗歌措词。结果它成了一首无与伦比的实验诗作,语言质朴无华,想象超凡不俗,它形成了文学史上的一次革命。艾略特在诗中所表现的技巧和远见,在某种程度上将对当代人和后代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荒原》中,他试验了一种他认为是詹姆斯·乔伊斯发现的技巧:神话运用。1922年评论《尤利西斯》时,艾略特将这种运用神话的方法解释为提供“一种现实与历史之间永恒的比照”。在收入1919年诗集《诗》的《笔直的斯威尼》和《夜莺中的斯威尼》两首诗里,艾略特也曾试验过这种方法。在《荒原》中,他是最后一次运用神话的手法。他围绕亡与再生的神话构思作品,相信这种神话是世界上所有主要宗教的原型。艾略特这种观念来源于两本人类学著作,杰西·韦斯顿女士的《从祭仪到神话》(1920年)和詹姆斯·弗雷泽爵士的《金枝》启发他在诗中描绘了一个神话的国度,那里一个受伤(或亡)的国王在等待着有人来拯救他,并使他的土地恢复丰饶。诗中借助荒漠、水、丰饶和再生等的象征,艾略特创造了在他看来既属于现代、也属于任何时代的图景。
艾略特《荒原》以后的诗歌继续对当代文化进行探索,他极为强调个体寻找一个确定个的标准的必要。这一诗学问题反映了艾略特的个旅程,这在那些有关宗教怀疑与调和的诗歌标题中就有所暗示:《三圣人的旅程》、《灰星期三》(1930年)、《四个四重奏》(1943年)。《四个四重奏》的创作始于1934年,到1943年才完成,这是他改变基督信仰后的作品;他并没有过分地将宗教信仰的避难所戏剧地表现为通向真理的坦途。这是一部包含着宗教与哲学沉思的组诗。正如它的标题所暗示的,《四个四重奏》有着音乐的结构,它由四首以地名为标题的抒情长诗组成:“燃烧的诺顿”,一个英国庄园所在地;“东库克”,艾略特祖先居住的一个小村庄;“干燥的赛尔维吉斯”,美国马萨诸塞州安角海域的一组礁石;“小吉丁”,17世纪一个英国国教社团所在地。诗的每个四重奏都含有流动的、变化不定的韵律,有伴随着它主题的主题、反复和多重富有独创的音乐的、沉思的基调。总之,这部四重奏表现了艾略特在个发展和文学历程中寻求价值肯定的一种努力。
这些探索促使艾略特在其他体裁上一试身手。他写了五部戏剧:《大教堂谋杀案》(1935年)、《合家团圆》(1939年)、《鸡尾酒会》(1949年)、《机要秘书》(1953年)、《政界元老》(1958年)。宗教主题在每一部戏剧中都得到体现,五部戏剧都在伦敦和纽约百老汇成功地上演。这些剧作都用韵文写成,它们显示了艾略特试图探索他在诗中涉及过的同样的主题,只不过这次是将它们搬上了舞台。
艾略特在他的诗歌中所关注的问题,也在他的文学评论中得到展示。他发表过研究但丁、乔治·哈伯特、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17世纪诗歌的著作,还出版了多种论述社会和宗教、研究多种美学问题的论文集。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是《圣林》(1920年),收有艾略特著名的论文《传统与个人才能》。在这篇论文中,他谈到传统的能动,强调诗本身而不是诗人个的重要。这些观念也包含在艾略特的诗中,他的诗歌不断地表现过去与现在之间的联系。他宣称,这是一种艺术家可以通过对传统的贡献和反思而重构传统的方式。在这种重构的过程中,艾略特说,艺术家必须通过“不断的自我牺牲”压抑个。现代诗歌中最重要的应该是诗本身,而不是诗歌创作者的个人风格。他不仅宣扬这种观点,自己也身体力行。
尽管他在文学评论和诗剧创作上都有建树,但艾略特始终还是个诗人。他是个后来才成为英国公民的美国人,由于他这种不同寻常的、几乎是人格分裂的角色,读者曾问艾略特他的诗歌是属于美国传统还是英国传统。1959年他在《巴黎评论》上回答这个问题时说:“我得说我的诗歌显然与我那些著名的美国同龄人有更多的相同之处,而英国同辈人的特征则在我的作品中表现得较少。这是我可以肯定的。”正像他清楚地理解自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一样,评论家们也清楚地懂得,艾略特作为现代主义英语诗歌的创始人之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他就对文学产生了毋庸置疑的影响,并且必将影响未来。艾略特晦涩难懂的试验诗歌向他的读者提出了挑战,并在继续挑战。晦涩难懂的标准是艾略特美学观的一部分,他认为,诗歌,特别是20世纪的诗歌,不可能简单明了。在《诗的用途与批评的用途》(1933年)中,他解释了这个观点:“难懂(在阅读某些诗时是)由于作者省略了读者习惯于寻找的某些东西而造成的,因此,读者便感到困惑不解,四处搜寻诗中略去的东西。”使诗具有这种内在的困难,是艾略特的一种技巧实验:他的没有明显联系的意象的罗列,对隐喻的依靠,粗砺的、不加修饰的语言,对结构的创新等。艾略特最终表达了他对现代文明的看法,他对20世纪混乱和文化贫乏的感觉,还提出了关于怎样对现代文明的脱节作出恰如其分的反应的问题。晦涩、创新、预言,T.S.艾略特对瑞典文学院在颁奖时给予他的赞扬当之无愧,他们公认他“无论在诗歌中还是在捍卫某些观点的文论中,他都能以卓越的天赋找到恰如其分的词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