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芒种杯读后感(三年级芒种杯读后感)
语文,推荐人,这本书芒种杯读后感(三年级芒种杯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人类沟通的起源》
【美】迈克尔•托马塞洛 著,蔡雅菁 译
商务印书馆 2016年1月
读写活动是人类的独有活动,通过读写活动开发和完善大脑,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的基因。
系统的读写活动是学校存在基本特征。一名语文教师应该也有必要理解人类沟通的起源和方式。《人类沟通的起源》把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的研究融合为一体。
人类的语言是继“眉来眼去”和“动手动脚”以后的新的交流方式,在一定范围内跨越了空间的阻隔,让“共享”的社会机制更加紧密,同时促进了社会向“利他”的方向不断前进。
读这本书,在了解人类语言起源与发展演变,同时会接触到语言学方面的专有名词,这些词让读者走进一个新的语言营造的世界,将成为读者思维和表达的又一种方式。
推荐人
杨卫平
郑州十九中,初中语文教师,特级教师
《陶行知教育文集》
陶行知 著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版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的《陶行知教育文集》,我2011年6月才读到,那时已是第13次印刷。买到这本书的当日,它就成了我的床头书,几乎日日翻看。到今天,8年过去,它已经微微泛黄,有了旧损的痕迹,我却爱它弥坚。这是一本对我的教育人生触动最大的书。598页,页页都有让我心灵激荡的句子,其中最打动我的,是陶行知先生在1919年——距离今天恰好一百年,那一年陶先生26岁,写下了《教学合一》,他说:“总之: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这是教学合一的三种理由。第一种和第二种理由是说先生的教应该和学生的学联络;第三种理由是说先生的教应该和先生的学联络。有了这样的联络,然后先生学生都能自得自动,都有机会方法找那无价的新理了。”我读到这些句子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所谓的名师了,但我只是一个热心传授知识的伪名师,我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上着各种我在“教”,却忽略学生是否“学”的“示范课”。我自己的“学”,也跟不上趟。我的课是蛮热闹,却无非是师生两夹皮,教与学脱节。陶先生字字珠玑,读之,犹如甘露入心,醍醐灌顶。从2011年开始,我每日学习,更新自己,放弃过去不合理的教学法,致力于“教学生学”,不断探究“无价的新理”,一路走来,获得了师生的共生共长。甚幸,甚幸!
推荐人
吴泓
深圳新安中学,高中语文教师,特级教师
《流浪的君子:孔子的最后二十年》
王健文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这是一本篇幅很短的书,作者是台湾的一位学者。作者用很“走心”、很优美的散文笔法,给我们讲述了孔子生命中的最后二十年的颠沛流离、挫败失意和焦虑伤怀。读《论语》再读这本小书,或许能引发我们对很多问题的思考,例如从“子路问津”到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后遂无问津者”,“问津”会不会就是一个隐喻?假如孔子后二十年得以重用,中国历史上会不会多出一位像管仲、子产一样的政治家,而少了一位文化巨人?等等。没有思考的阅读是没有意义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是阅读这本小书的价值或意义之所在。
推荐人
宋运来
南京师大附中新城小学南校区,特级教师
《自卑与超越》
【奥地利】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著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2016年5月版
童年的我,自卑学习成绩不好,青春期的我,自卑长相不好,工作后的我,又自卑不如别人教学好,哀叹自己这辈子走错了职业行当。“自卑”的阴影自小到大一直伴随着我,如噩梦般挥之不去。自卑是个什么鬼?
直到一天,我要为中小幼教师做通识培训,演讲主题为“魅力教师的修炼”,我才勇敢正视积年于心底的“自卑”话题。《自卑与超越》一书,仿佛一盏明灯,让我那颗备受自卑折磨的玻璃心通亮而释然。自卑不是我的独有,而是人类的通病。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个体心理学的先驱和代表,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而优越感则是自卑感的补偿。但自卑感的存在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它激励了人不断追求卓越,克服自身的障碍,在有限的生命空间内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可以说,正是由于人类会有自卑感,才会有不断取得发展和进步的不竭动力。”简单说就是“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自卑),正是因为不完美,才要去追求完美(补偿)”。感谢阿德勒诸如“超越自卑,找到生命的真正意义。”此类金句。如何才能超越自卑,找到生命的真正意义呢? 本书的翻译,文字通俗晓畅,非常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的《自卑与超越》这个版本,绝非鸡汤文翻版。
推荐人
何郁
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高中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
《转世的桃花:陈超评传》
霍俊明 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2018年9月版
2018年这本书的出版,在文学界多次掀起波澜,并在全国许多城市举行了朗诵会。这本书既构成一个教育事件,也构成一个文学文化事件。说它是教育事件,是因为这本书是由嫡亲的学生奉献给已逝的老师的一部心血大书,这本书里有晚辈的感恩,更有师生同道的相濡以沫——关于师生情,我们的谈论是不是早已经变味了?然而这本书多多少少又帮我们找回了一点做教师的尊严。说它是文学文化事件,是因为这本书尽管是为一位卓越的诗歌评论家、一名诗人作传,但因为作者开阔的视野和宏富的资料,本书勾勒了中国诗歌界近五十年的波澜壮阔的风貌,一批又一批诗人、一批又一批诗歌批评家都在这本书里亮相;并经由这些诗歌界的娇子,本书为我们打开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在这种精神生活里,既包含着生命的悲苦,但更闪烁着追逐理想的坚定信念和明亮的诗光芒。
推荐人
余志萍
昆明市呈贡区第一中学,初中语文教师,兼职教研员,高级教师
《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
余世存 著,老树 绘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7年1月版
读《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如画梅数九,时光缓缓而过,余韵袅袅香存。沉浸于二十四节气的诗意介绍,体悟先祖对天地万物的观察敬畏,从草长莺飞到清明芒种,从对万物生长规律最原初的认知,到喧嚣尘世生命有守有为的规范,从节气到气节,时间之书,生命之书!引领孩子们观注众生,感应自然温度,走进古典浪漫,感受古人的智慧从容,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我听到了拔节之声,时间之书,成长之书!
大寒不远,立春将至,走进时间之书,涵咏迎新。
推荐人
陈军
上海市北中学,校长,特级教师
《斐多:柏拉图对话录之一》
杨 绛 译注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4月版
本书篇幅很短,只有六万三千多字,但读起来荡气回肠!
全书以简明的对话叙述,记录着伟大哲人苏格拉底就义当日,与弟子讨论灵魂生以及正义与不朽的圣洁的精神气象。序言说“在西方文化中,论影响的深远,几乎没有另一本著作能与《斐多》相比。因信念而选择亡,历史上这是第一宗”。这个序言的作者是德国学者莫芝宜佳,写得也非常好,颊上三毫。《斐多》的思想价值博大精深。就我的一点肤浅体会来说,那就是,知识分子的信仰多么宝贵!她体现在为真理的辩护中,对新知的探求中,对人生的提炼中。而这,也正是我作为一名中学教师的教育信仰所在。
上一篇:(史墙盘)-史墙盘集字作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