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芒种杯读后感(三年级芒种杯读后感)
语文,推荐人,这本书芒种杯读后感(三年级芒种杯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推荐人
冯善亮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中学语文教研员,高级教师
《汉语现象论丛》
启 功 著
商务印书馆 2018年6月版
我是读了王宁先生的文章《汉语现象和汉语语言学——读启功先生汉语现象论丛》之后了解到这本书的。这本书收入了商务印书馆出的“语文教师小丛书”,王宁老师的文章是开篇的导读。
启功先生在汉语文教学过程中,感到许多汉语现象与西方语言法则有所不同,陆续发表了一些探索的文章,汇集成《汉语现象论丛》这本书。在这本“大家小书”式的著作里,启功先生总结了汉语里“葛郎玛”(即语法)所不能概括的规律,涉及对偶、平仄、文言文的字词句、比喻与用典、八股文等等,其中有很多独到的见解。语文老师读这本书,会有豁然开朗之感,不仅能让我们重新认识汉语和汉语现象,而且对我们思考语文教学中过于烦琐的语法教学也是有帮助的。正像王宁先生所言:“面对那么丰富而有特色的汉语,是不是还应当从意义、韵律和文化这些角度来认识它、鉴赏它、运用它?是不是应当重视汉字在汉语发展和运用中的作用?是不是应当给文言文阅读应有的地位?——总之,是不是应当启发学生从汉语的事实出发来学会运用自己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在语文问题上,一味模仿西方、追随西方会产生什么后果?这些问题早已经提到日程上,让我们不能不考虑了。在这种时候,读一读启功先生的这本书,确实可以对我们多所启迪。”
我想,这是一本值得我反复去读的书。
推荐人
刘勇
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初中语文教师,特级教师
《把心安顿好》
周国平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年5月版
“以书香润泽生命,用文字安顿灵魂”,是我读完周国平的《把心安顿好》一书后题写的感悟,后来成为工作室的文化灵魂。
我很喜欢本书这样的哲学表述,在阅读时可以“以心契心”。第一章的这句话大家耳熟能详:“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把命照看好,就是要保护生命的单纯,珍惜平凡生活。把心安顿好,就是要积累灵魂的财富,注重内在生活。”
本书不是“心灵鸡汤”,更像是哲理散文,是对于价值观的深邃思索,篇幅不长,39个章节加起来也就200多页。读这样的书更适合于做摘抄,让阅读速度慢下来;还可以批注,让阅读感悟沉淀下来。
如何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尘世中“把心安顿好”?“人来到世上,首先是一个生命。生命,原本是单纯的,可是,人却活得越来越复杂了。许多时候,我们不是作为生命在活,而是作为欲望、野心、身份、称谓在活,不是为了生命在活,而是为了财富、权力、地位、名声在活。”是啊,如果给单纯的生命附加太多的“意义”,生命本身就会变得没有意义;我经常说,小时候幸福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现在才发现简单才是真正的幸福。
“阅读是与历史上的伟大灵魂交谈”,“写作是与自己的灵魂交谈”,“信仰是与心中的上帝交谈”,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要摆脱现实困境,要脱离教学“高原期”,唯一的方式就是阅读和交谈。读书、读人、读已,最终达到“书养”、“他引”和“我悟”。
推荐人
刘德水
北京市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高中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
《人类群星闪耀时》
(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著
读这本书,是一次深邃美妙的心灵之旅。我们随着茨威格的那支神笔,在那些伟大的历史时刻,与那些关乎人类命运、生命处境的人物一起,经历着历史,思考着历史,同时也思考着我们自己的人生。你可以不同意茨威格的思考结论,但总能在他的思考和结论中获得有益的启发。是茨威格,让历史的光辉,照耀着我们前进的脚步。
推荐人
孙晋诺
苏州中学园区校,高中语文教师,特级教师
《 小说课》
毕飞宇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年1月版
当语文教学还抱着文章学这根救命稻草不放的时候,请你读一读毕飞宇的《小说课》。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因为,这本书给我们打开了真正的阅读之门。我们教学《促织》的时候,可能从来没有人关注“此物故非西产”这句话,毕飞宇关注到了,而且就因为关注到了这句话,才揭开了《促织》荒诞悲剧的解读入口,让我们认识到识别小说的格局比知道小说三要素重要千百倍。我们读《水浒传》陶醉于分析鲁智深与李逵的不同,毕飞宇告诉我们整部书最难写的两个人物是李逵与林冲。因为,写李逵考验一个作家的单纯,考验的是放;写林冲考验作家的积累、社会认知、内心深度和复杂,考验的是收。毕飞宇从创作的角度把小说的创作机制挑明了,让读者豁然开朗。这本书,让我们知道原来小说可以这样读,可以读得这么有趣。毕飞宇用专业阅读的眼光给语文老师上了一节生动而深刻的阅读学专业课,它让名著之名,经典之经典,真正地进入到阅读者的认知结构中去。因此,想要提升阅读品位,享受阅读文学作品的幸福,不妨先来上一上毕飞宇先生给我们开的这节“小说课“。
推荐人
严寅贤
北京一零一中,高中语文教师,特级教师
《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
【日】佐藤学 著 钟启泉 译
华东师大出版社2012年5月版
佐藤学的《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这本书,最近几年来在中国畅销不衰。本书从课堂教学中互相倾听(师生与生生)走向合作学习的视角,给人以很好的启迪和借鉴。该语境下的课堂教学,可以形成源于教师引领下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的课堂风景。基于当下中国基础教育的课堂生态,该书值得各个年龄段的教师一读。
推荐人
李卫东
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主任,特级教师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
【美】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3月版
核心素养取向的学科教学,特别强调“大概念”“大情境”“大任务”的单元学习设计与实施。什么是“大概念”,什么是“大情境”“大任务”?目前还缺少很明晰的诠释,而不能辨析清楚这几个概念,教学实践中就容易出现偏差,核心素养就不能很好地落地。《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为我们理解核心素养,理解大概念、核心任务、深度学习等,提供了很好的视角。该书认为最好的教学设计应是“以终为始”,从学习结果开始逆向思考。我们平常备课习惯于确定教学目标后就花尽心思设计教和学的活动,而逆向设计特别强调大概念和关键能力的明确,强调核心任务的设计,以此追问掌握大概念、完成核心任务的评估证据是什么,这几个环节落实好了,才考虑学习活动的分解和细化。本书借助大量的教学案例、学习工具和实践策略等阐释逆向设计的基本原理,不难读懂也值得一读。
推荐人
李怀源
清华大学附小商务中心区实验小学,特级教师
上一篇:(史墙盘)-史墙盘集字作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