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竹里馆的主旨(春夜洛城闻笛的主旨)
世界,生命,小诗竹里馆的主旨(春夜洛城闻笛的主旨)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是一个被心灵浸被的世界,这些凡常的景色,在艺术家的生命体验中,都“一时明亮起来”。艺术体验的过程就是“明亮万物”,境界的创造,使得生命互相映发,世界自在澄鲜。画面中的一切似乎都活了,一切都流动起来了,由画面流向更广远的世界,由具体的空间流向虚灵不昧的宇宙……
自中唐以来,中国绘画的发展不仅是水墨画异军突起,更重要的是,境界的创造一跃成为绘画艺术追逐的对象。好的画家作画,不是画外在之景,而是画一种心灵体验的境界。六朝以来中国画强调以形写神,由“形”到“神”的转变,是要画得有神韵,生动活泼。两宋以来却又出现由“神”到“”的转变,不但要画得生动,还要“肇自然之,成造化之功”,画出本然之“”来。如李日华说:“凡状物者,得其形,不若得其势;得其势,不若得其韵;得其韵,不若得其……者,物自然之天。”②“”是“自然之天”,是一片生机鼓吹的世界。在这里,人与世界毫无滞碍地交融,万类之间交相映发。这个“”,就是画家纯粹体验的世界。元代倪云林说,他作画,是聊抒心中之“逸气”,这里的“逸气”不是什么愤愤不平之气、超然不群之情,而是真实的生命体验。像倪云林《秋林亭子图》、《幽涧寒松图》、吴镇的《渔父图》等,都不是描写自然山水的风景画,而是呈露生命体验的境界。
这种绘画不仅与西方绘画传统迥然不同——我们在这样的绘画中看不出与拉菲尔、提香甚至是莫奈、梵高的共同点,同时也与中国唐代之前的绘画传统不同。中唐之前是中国绘画的形式完备阶段,中唐五代以来,则是超越形似的阶段,绘画表现体验境界的创作倾向,正是这一阶段的典型表征。
在顾恺之前后,气韵生动、以形传神的理论基本成熟,但是,境界的传达尚没有达到自觉的地步,顾恺之画谢幼舆,将其“置于丘壑中”,也只是给人物一个背景,但这仍然停留在“记述”阶段,绘画不是画我的生命体验,所画的内容与艺术家的当下体验关系不大。当时的绘画题材多为历史画、宗教画,或者是神话画,山水画还没有作为独立的画科出现,绘画还没有摆脱被明清画家称为“画史”的表现方式,不是自我的“发现”,而是具体场景的“记述”,只不过这样的记述要求生动传神而已——如“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强调灵动的眼神。生动传神是“境”的创造的前提,但绝不是“境”的创造的根本内容。
中国绘画在两宋以后渐渐重视表现自我体验的境界,我们说元代山水画是“书斋山水”——像倪云林那样的山水,有心灵化、文人化的倾向,其实根本就是境界化。花鸟创作中也如此。以花鸟为形式来表现人内在的体验,成为一种重要的审美现象,我们在南宋马的花鸟形式中就可以感受到这种变化,一朵花儿都被浸染在诗意的氛围中。而元初钱选的画表现更突出,他的一幅梨花图卷,画得凄冷幽绝,极有韵致。自题诗云:“寂寞阑干泪满枝,洗妆犹带旧风姿。闭门夜雨空愁思,不似金波欲暗时。”后人吴仲庄有跋诗说得好:“一枝香雪画阑东,淡白丰姿夜月中。得与梅花同岁暮,肯随红紫媚春风。”③淡淡的哀愁,迷离的寂寞,再加上清洁的精神,构成此画独特的境界。
境的创造,是中国宋元以来艺术追求的重要目标。清邵梅臣有一则画跋谈到他的创作体会:“阖户昼寝,独闻棋声于古松流水之间,此境可以作画。”④其意并不在古松流水,而在瞬间发现的生命境界。他画的是他怡然的生命体验。他在《为应未堂先生画横幅山水跋》中说:“烟波浩淼,欸乃数声,枫叶芦花,忽闻水调,此境在我浙东西,二十年来梦魂萦绕。”他的用意在“境”的创造,而不是景的摹写。
我们要问,像“木末芙蓉花”之类的小诗或者“寒江独钓”之类的绘画,是不是一种比喻?比喻既是西方艺术的重要方式,在中国艺术中也有极高的位置,《周易》的比物取象和《诗经》的比兴传统,都强调比喻,比物取类,称名也小,取类也大,通过比喻的形式,表达丰富的内容,比物取象也是中国艺术的重要传统。但中国艺术在中唐以来所形成的重视境界呈现的方式,与比喻有根本的差异。在比喻的意义结构中,有喻体和喻旨两部分,喻体是用以比况的形式,喻旨是所比之内容。在这二者之间,喻旨是起决定意义的,而喻体只是用以比况的形式,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它是指月之指,登岸之筏,人们见月而忘指,舍筏而登岸。如果用这样的理论来看王维《辛夷坞》这首小诗,就觉得无法相合。这里的芙蓉花不是用以比喻意义的喻体,它本身就是有意义的,是构成一个生命世界的活灵灵的组成部分,是这个“境”的中心。在中国艺术中,一切存在于境界中的物象,都是一个活的存在,一个具有意义的生命单元,它就是发光体,而不是有待于其他光芒来照耀。境界中所存在的物,正如王国维所说的,是“须臾之物”,是被人的生命体验所发现的新的世界,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喻体。
像“木末芙蓉花”之类的境界呈现如果不是比喻,那是不是象征呢?象征与比喻意相近,但又不同。与比喻一样,都是以具体形象代表意念,在比喻中这样的形象是一般的、临时的,在象征中则是相对固定的并具有实质的内涵。如中国人所说的梅花有高洁的意涵,这是象征,而不是比喻。英国诗人艾略特的《荒原》,暗写失去意义和信仰的现代社会,这是象征。象征的形象和象征的内涵之间没有固定的联系,在象征作品中出现的物只是指称某种特殊意念的符号。这与中国艺术中利用物象创造一个独特境界的方式完全不同。“木末芙蓉花”之类的描写,是一个与我生命相关的世界,而不是借用来的没有实际意义的象征符号。西方有学者认为,倪云林等的绘画,表现的是一种象征主义传统,这是错误的判断。中国艺术创造的一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世界,是中国哲学和审美方式所孕育的特殊形式,我们应该从西方的概念系统中走出来,还它以应有的位置。
马远 寒江独钓图
二、“生命态度”之特点
中国艺术要创造一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境”,有一些基本特点,一是它的体验,它是艺术家在当下的体验中发现的,境是体验的真实;二是它的浑全,人与山水草木等外在世界共同形成一个无分别的圆满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外在,也没有内在,就像禅宗所说的,既不在心内,也不在心外,因为无心物之相对;三是它的相互关联的特征,出现在“境”中的人与山水草木是彼此相关的存在。
1.当下的体验。像王维《辛夷坞》、《鸟鸣涧》、《过香积寺》等小诗,几乎纯粹是山水花木的描写,没有人,甚至看不出有人的感情。其实,人隐在它的后边,这个生机世界是人在瞬间体验中“发现”的。它不是人的眼睛(或其他感觉器官)看出的,而是人的心灵映照出的。米友仁《云山图》有玉山老人跋:“《首楞严经》云: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心中之物。由是则知画工以毫端三昧写出自己江山耳。”⑤一切境界都是“妙明心中之物”,是一个很好的概括。
上一篇:氘怎么读(倒怎么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