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gauge什么意思啊 meat什么意思
米尔,理论,相互作用gauge什么意思啊 meat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导致电荷守恒的规范不变是在整体规范变换(又称第一类规范变换)下,也就是相位变换与时空坐标无关,对每时每地的波函数作同样的相位变换。这可以看成诺特定理的例子,虽然外尔没有直接提到诺特定理。1929年,诺特定理已经广为人知。而导出电磁学的规范不变是在局域规范变换(又称第二类规范变换)下,也就是说,相位因子依赖于时空坐标。
外尔1929年的文章仍然将引力和电磁力通盘考虑,但是现在需要考虑量子力学,出发点是引力场中的电子自旋。因此外尔讨论了二分量旋量理论(用两个波函数描述电子),包括具有手征的外尔旋量(后来被称为外尔费米子)。
笔者发现特别有趣的是,在外尔的理论中,局域平直时空依赖于时空坐标,从而导致了一种联络,与时空弯曲的克里斯托弗联络相加,类似于后来人们所知的非阿贝尔规范势,而相应的黎曼张量类似于非阿贝尔规范场场强!
被誉为“物理学的良心”和“上帝的鞭子”的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泡利(Wolfgang Pauli,因泡利不相容原理独享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写了一封信给外尔 [19-20]:
“我面前是4月份的《美国科学院院刊》。里面的‘物理’栏目下不仅有你一篇文章,而且表明你现在在一个‘物理实验室’工作:听说给了你一个美国的物理教授职位。我欣赏你的勇气;因为不可避免的结论是,你希望不是用纯数学的成功来评价你,而是用你真实但是不愉快的对物理学的热爱来评价你。”泡利。图源:wikipedia
外尔这篇文章引起泡利的反感是可以理解的:外尔1918年的文章是带着爱因斯坦的质疑一起发表的,泡利当年也反对 [4],现在居然卷土重来,再加上文章里面的二分量理论是违反宇称守恒的(宇称守恒等效于镜面对称)。后来,1933年,泡利在他著名的《物理学手册》的文章里仍然批评二分量理论。1957年1月,泡利听说吴健雄等人关于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实验后(弱相互作用是主宰粒子衰变的基本相互作用),先是表示不相信宇称不守恒,十天后读了论文,才改变看法。
但是泡利看了外尔1929年第二篇规范理论的文章后,态度完全变了,又写了一封信 [19-20]:
“与我上次难听的话相反,我上封信的主要部分已经被否定,特别是被你在《物理学杂志》上的文章否定。因此我后来后悔给你写上封信。研究了你的文章后,我想说我真正弄懂了你想做的(根据你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的短文,情况不是这样)。首先让我强调我所完全赞同的方面:你将旋量理论纳入引力理论框架。”“这里我必须承认你的物理能力。你早期用gik′=λgik的理论是纯数学,没有物理意义。爱因斯坦对你的批评与责备是有道理的。现在你的复仇时刻到了。”1930年,外尔去哥廷根大学任教,成为他的导师希尔伯特的继任者。
泡利成了规范理论的支持者。在上面所说的他1933年《物理学手册》文章中,也介绍了外尔的规范理论 [21]。
也是在1933年,外尔收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教授聘书,他没有接受。后来德国政治局势恶化,他接受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再次相聘。他在那里工作到1951年退休,后来在苏黎世和普林斯顿两地生活,以苏黎世为主。
虽然经典电磁学中也讨论规范和规范变换,但是这个名词的使用是在1929年外尔用量子力学修改规范理论之后 [22]。
4. 克莱因和泡利
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通过强核力结合成原子核。1922年,考虑到强核力与每个核子是质子还是中子无关,海森堡提出同位旋的概念,类似于自旋,将质子和中子表示成同位旋的两种基本状态,而在强核力下,同位旋守恒。1936年,汤川秀树提出强核力的介子理论,即核子之间通过交换介子而产生强核力,正如带电粒子之间的电磁力通过交换光子而实现。光子没有质量,所以电磁力是长程的,但是介子是有质量的,所以强核力只能局限于很短的距离。
数学上,外尔的规范变换属于U(1)变换,只有1个波函数作一个相位变换。而核子的同位旋变换属于SU(2)变换,对应于两个同位旋状态的2个波函数作满足一定条件的变换。对于某种变换而言,如果连续作两次变换的结果与顺序无关,就叫阿贝尔的,否则就叫非阿贝尔的。U(1)变换是阿贝尔的,SU(2)变换是非阿贝尔的。
1938年,克莱因在波兰的一个会议上提出一个包含引力、电磁力和强核力的统一理论[20,23],将上面提到的卡鲁扎-克莱因理论中对第5维坐标的无关改为依赖于某个相位因子,其中第5维坐标出现在指数上。这个新理论中,某些度规系数成为具有SU(2)非阿贝尔规范结构的矩阵。克莱因将此理论用于核子。克莱因并不要求该理论具有SU(2)规范不变。不过他评论说质量项可能不需要,质量也许可以来自某种自能,这个猜想有点后来的希格斯机制的精神。克莱因的报告没有引起与会者多少兴趣,后来又只是发表在会议文集,再加上二战的爆发,这个工作没有引起关注。
1953年在莱顿召开的洛伦兹-昂内斯会议上,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派斯(Abraham Pais)为了研究粒子分类,提出一个基于同位旋的场论,将每个时空点推广为一个2维球面,试图将外尔的电荷守恒推广到同位旋守恒 [20,24]。派斯只考虑了整体规范变换,也就是说,SU(2)变换与时空坐标无关。泡利在场,他评论道 [20,24]:
“我有个关于介子和核子相互作用的具体问题……我很赞成将守恒定律和不变质与大自然在数学上的变换群联系起来。如果除了能量守恒和电荷守恒,核子数的守恒和核力的电荷无关确定无误,那么它们确实必须与自然定律的群论质联系起来,正如派斯现在试图用数学表达的……与此相关,我想问,是否这个常数变换群(同位旋群)能够扩大,与电磁势的规范群类似,从而介子-核子作用与这个扩大的群联系起来……”泡利是在问,能否将与时空坐标无关的同位旋SU(2)整体变换改为依赖时空坐标的SU(2)局域规范变换。他自己立即研究了这个问题。泡利熟悉规范理论,以前也研究过引力和电磁力的统一理论 [24],也赞成外尔将电子旋量理论与引力理论结合起来。
在1953年7月和12月给派斯的两封信中,泡利描述了自己的理论,题为“介子-核子相互作用与微分几何”(Meson-nucleon interaction and differential geometry) [20,24,25]。他也用卡鲁扎-克莱因理论,但是采用了两个额外维度。在他的理论中,电磁势不是来自度规,而是来自克里斯托弗联络。泡利在这里没有写下规范场的拉格朗日量以及场方程,也没有正式发表这个理论。但他在1953年秋天做过相关演讲,后来他的学生整理了讲义 [24]。1954年泡利在给杨振宁的一封长信中说,他的学生在这个讲义里讨论了规范场的拉格朗日量 [26]。1953年12月,泡利给派斯的另一封信中说 [24]:
“如果试图给出场方程,……那么总是得到静止质量为0的矢量介子。”着重标志是泡利本人所加。这里以及后来泡利与杨振宁的对话以及给杨振宁的长信反映出,泡利意识到规范粒子的质量是个麻烦。这是因为如果规范粒子有质量,理论的规范不变也就失去了;而如果规范粒子没有质量,就意味着规范场可以将作用力传递无限远,但是这与强核力的情况不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