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九窍器名词解释 九惠之教名词解释
中国,作者,道教九窍器名词解释 九惠之教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九窍器名词解释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九窍器名词解释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思想新闻中心
虎年伊始,湃书单做了一点小小的改变,我们将以中文原创的社科类新书为主,继续每月一期,给大家做推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提供一些指南。
《工地社会:引洮上山水利工程的革命、集体主义与现代化》
刘彦文/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11月版
推荐人:于淑娟
推荐语:
从开工之初的“样板水利工程”到彻底下马时的“一无效益”,1958-1962年的甘肃引洮工程在科技水平、现代设备和经济条件都十分有限的背景下何以能够上马,面临种种困局有何应对,最终又是怎么黯然退场的?作者利用大量一手档案、文献报刊、口述访谈等史料,不仅将引洮工程的来龙去脉讲述清楚,还试图呈现了不同人群设身于“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特定时空下,他们是如何建设、如何生活的。至此,对于想要了解这一事件历史的读者而言,已能满足其求知欲。而作者提出的“工地社会”,以及分析由修建这个工程而形成的工地社会的存在状态及其运作机制,则待更专业的读者思考和探讨了。
《喊山应》
王跃文/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21年9月版
推荐人:顾明
推荐语:
以《大清相国》、《国画》等描写官场的小说闻名的著名作家王跃文,去年年底推出了随笔集《喊山应》。全书共三篇,分别是回忆童年和家乡的《我的文学原乡》,和《我的文学创作》《我的文学检讨》,所以新书的副标题为“检讨文学与人生”。王跃文老师说,他在这里用了“检讨”这个词的本意:总结分析与研究。
关于童年和家乡的,我们暂且不说,两篇关于文学创作的就非常有意思。王跃文老师回顾了自己的写作之路,如何在专科学校接受文学启蒙,毕业后分配去机关做公务员,期间开始发表作品,最后专职写作。他认真分析了一些他自己认为的重要作品,其中的人物和立意,不足和得意之处,以及这些作品所引起的读者的反应。诸如《国画》中的人物朱怀镜,在官场苦心经营,虽非大奸大恶,但也圆滑自私、玩弄权术,结果这样一个人物被很多读者认同和理解,王跃文在书中就分析道:“说明中国人对官员的道德期许并不高,甚至说明中国人的道德标准在降格以求。一句‘人之常情’,或一句‘人在江湖’,可以消解一切原则、道义、是非。这是我们民族格中很糟糕的东西。”再如偏历史的《大清相国》,康熙朝的陈廷敬是清官、能官、好官、德官,但并不太有名气,似乎被历史遗忘了。在王跃文看来,陈廷敬可以算是为官之道的理想典型,他清廉能干,却也从善如流,不是酷吏,也不以道德高尚自诩,因而为官五十多年老相位,康熙皇帝评价他:可称全人。在这里,王跃文提醒,相对于贪官,更应警惕那些沽名钓誉的所谓清官。借由对自己作品的分析,王跃文写出了鲁迅杂文的风格,针砭时弊,也谈及国民的劣根、什么是好的文学、文学是否已、严肃文学和快餐文学、电子阅读等等。虽然对书中王跃文表达的一些文学观并不赞同,比如他轻视小说在形式创新上的探索,认为讲好故事才是文学主流,比如他对现实主义的理解,但是不得不佩服王跃文老师的大胆直言,勇敢地讲真话、讲实话,就如他湖南人的格,湘楚狂士。
《活的中国园林:从古典到当代的传统重塑》
唐克扬/著,北京燕山出版社,2021年10月版
推荐人:朱凡
推荐语:
在不便出游的当下,“活的中国园林”愈发令人向往。相比在今日已经“博物馆化”了的园林中走马看花,阅读本书为观看园林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层次,历史的、文学的、人造的、自然的、建筑的、艺术的……不同的视角重叠在一起,搭建出中国园林的变迁脉络。还有一个中西之间的视角。本书写作的契机就是作者2008年在德国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策划的同题展览,而展览场地皮尔尼茨宫本身就是18世纪欧洲“中国风”盛行的一个实例。西方的眼光也影响了我们今天观看园林的方式,扉页对开图是“一名摄影师镜头下的园林”,这张照片在后文中被多次提及,一处描述写道:“画面中两位与摄影者隔水相望的主人公,不知道是否就是园林的实际拥有者,他们眼神中流露出的既非抗拒,也谈不上真正的自由。”对于作者而言,这张不知摄于何时何地的照片记录下的是中国园林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瞬间,私人园林向可能来自西方的拍摄者开放,被拍摄者成为风景的一部分,同时又映照出拍摄者自身的诧异。不管古典园林已为陈迹抑或正在复兴,无论是在想象中还是现实里,园林之美仍然轻易地触动人心。
《凝固的浮云:一个共和国同龄人的四十年人生回忆》
吴长生/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1月版
推荐人:钟源
推荐语:
当一个人回望自己人生的时候,似乎可以用“一切都是浮云”一言概之,毕竟,无论多么难忘的个人经历与体验,在历史的天空中都只是一片浮云。然而,终究有些浮云久久难以散去,因为这些“凝固的浮云”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民族、国家,它们不该被忘记、不该被湮没,否则就会再次陷入前路迷茫与困顿。
《凝固的浮云:一个共和国同龄人的四十年人生回忆》是《人民日报》高级编辑、国际部原主任吴长生的回忆录,涵盖时段为1948-1988年。“童年往事”记述了作者的童年和他父母双方的大家庭在1949年前后,由旧入新的过程;“少年风雨”记述了作者1961-1968年在北京四中的学习和生活;“西藏岁月”记述了作者1968-1980年在西藏插队和从事新闻工作的经历;“为改革开放鼓与呼”记述的是作者1980年代在《人民日报》农村部的工作历程。吴长生先生记述清晰、文笔鲜活,将个人生命史放置于家族史、社会史之中,历史细节编织于时代背景之下。本书是一部回忆录佳作,也是一本了解共和国史的好书。
《培养好孩子:道德与儿童发展》
许晶/著 祝宇清/译 许晶/审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5月版
推荐人:韩少华
推荐语:
《培养好孩子》,并不是对于培养孩子作出的指导,而是明明白白针对如何配合“好孩子”。作者许晶,获清华大学学士和硕士,在美获得博士学位并完成发展心理学博士后研究,其研究重点在于探讨社会文化环境与心理认知机制如何共同形塑人类道德发展。摘引书中一段:
……当代家长在道德培养上面临的困境。这种困境在多个层面上显现出来。
第一,育儿者迷失了方向,因为在道德教育中,很难在多种相互冲突的价值观之间做出选择。例如,金奇摔倒时,按照中国方法,特别是外祖父母,马上就想去保护孩子、马上把他扶起来,而按照年轻父母奉行的(想象中的)西方规范,他们不会做出干预,而是要培养孩子独立的格。
第二,说和做之间有矛盾,因为父母的行为有时与他们的话语相冲突,道德教育思想往往与孩子在现实中的遭遇有所冲突。例如,金奇的外祖父母说,即使他母亲理念上更喜欢西方的规范,在现实生活中,她并不总是遵循这些规范。
上一篇:(合数数列)-什么是合数数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