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约客主旨)-约客主旨赏析
抒情,诗人,景物(约客主旨)-约客主旨赏析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显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其中也尽寓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次句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做杭州牧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然后便缘情布景,以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江南水乡,春日融融、水绿如蓝、江花胜火。
登楼寄王卿
韦应物
踏阁攀林恨不同,
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
一郡荆榛寒雨中。
诗歌开门见山,将离愁别恨和盘托出,此为情;三、四句便承一、二句而来,砧杵、秋山、荆榛、寒雨,缘情布景,是对“恨不同”与“思无穷”的形象展示,以凄清的笔调渲染了一幅烟雨茫茫的图画。抒情写景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E.寓情于景(有景无情)
只写景不抒情,凭借景物、人、事传情达意。寓情于景是意境创造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中的景往往是情的触媒和载体,情则是景的命脉和灵魂;情傍景生,景依情活,至于触到的什么景,寄的什么情,则因人、因时、因境而异。此类诗看似句句写景,却是句句抒情,情蕴涵于景,情景融为一体。
例1:
江南春绝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歌以明快的笔调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四句全是写景,也全是写情。一、二两句,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的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经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三、四两句,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更增添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全诗洋溢着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和神往。
F.情景交融(有景有情)
诗中既有景物描写的成分,也有抒情的成分,两者相互融合,难分彼此。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通过对花鸟草木的描写来抒发亡国的忧愤、离散的感伤,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综合练习: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上听吹笛
高 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明月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①,风吹一夜满关山。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 ①梅花落:乐曲名。
两首诗的结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高诗寓情于景,由听到《梅花落》的乐曲想象故乡的梅花四处飘散,一夜之中洒满关山的情景,从而让读者感受到诗中寄寓的思乡的感情;李诗直接抒情,凄凉幽怨的芦笛声,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望乡”直接点明思乡之情。
(2015·山东高考,改编)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卜 算 子
张元幹[注]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 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
“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①用典,(明技巧)②化用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释运用)③表现作者胸怀大志,而报国之志难以实现,内心悲愤无奈。(析作用)
(2)①寓情于景,(明技巧)②描写江潮的退落和秋江的冷寂,(释运用)③委婉地表达了作者面对国势衰退内心的悲凉,寄寓了浓郁的爱国情感。(析作用)
[白话诗歌]
我独自摇荡着一叶小舟在静夜里归来,爽风夜露,我沾湿了衣服,行云舒卷;沙溪上,飘浮着淡淡的雾气,使小舟迷失了归路。我枕着小舟,抬眼望去,那深远的天宇上,银河横亘,月华明朗,北斗七星闪烁在静穆的苍山顶上。
历史长河悠悠流转,唯有那茫茫苍天永存,在这个多灾多难的时代,人生境况是如此悲凉。心中沉闷极了,只说一醉方休罢了,不料醉中也挥舞起宝剑来;沙溪的潮水退下去了,深夜的秋江变得更加凄清寒冷。
[诗歌鉴赏]
一起句,词人就用“风”“露”“云”“水”“艇”几个字,淋漓地描绘出了一幅夜间泛舟归来清幽、静逸的画面,显然是环绕着归艇来“布景”的。“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小艇既已迷失航路,人也好借此机会躺上一躺,于是,枕着小舟,抬眼望去,那深远的天宇上,银河横亘,月华明朗,北斗七星闪烁在静穆的苍山顶上。这一句所织成的意境与前句紧承,依然是悠然闲适,但却显出博大的气势。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到此句,着一“悲”字,则前面的“静”非“静”,“闲”也非“闲”了。“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这里词人借用闻鸡起舞的典故,既回映上文思古之心,又抒写了自己壮志难酬的幽怨。
(2)借人物形象抒情
人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是其思想感情的外在表现,诗歌常常借助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描写表达其思想感情。
如果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作者自己,那么,诗歌对抒情主人公语言、动作、行为等的描写就直接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张籍的《秋思》、李清照的《点绛唇•蹴罢秋千》等均是是如此。
如果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诗人塑造的形象,那么这个形象往往成为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凭依。如,李白《古风(其十)》中对鲁仲连的塑造,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对周瑜形象的塑造,等等。
(3)托物言志(象征、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是指诗人借富有特征的事物来寄托、传达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诗中的物带有人格化的色彩。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言志的对象。
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全词以梅自喻,借梅花的悲惨遭遇,喻托作者报国无门、屡受排挤与打击的不平心境。
再如:
竹 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幅傲然挺立、坚贞不屈的劲竹形象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立根破岩,咬定青山,千磨万击,屹立挺然。这副铮铮傲骨也正是诗人所追求和向往的,他那种坚定的意志、顽强的精神和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的气节通过这首诗表现得淋漓尽致。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官舍竹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上一篇:(bitter是什么意思)-bitter是什么意思中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