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什么是左倾和右倾)-红卫兵现在都去哪了
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错误(什么是左倾和右倾)-红卫兵现在都去哪了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只是当时红军的指挥权还是在朱毛手中,他们在执行过程中灵活处置,暂时化解了这一危机。
1930年8月1日那一天,红军奉命隔江向南昌鸣枪,以纪念南昌起义三周年,如此就算是向中央交了差。就这样,毛泽东在朱德的支持下,就这么转着、打着,一小口、一小口地吃着,由出发时的一万人左右居然发展到一万八千人。
攻打长沙的彭德怀受到何键的追击,朱毛率军接应,打了一个胜仗。这样毛泽东、朱德、彭德怀会合,再次兵合一处,成立中国红军第一方面军,共有兵力三万多人,是当时最强大的红军,由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政治委员,彭德怀当然是副司令。这就是毛泽东的军队班底。
兵强马壮的朱、毛、彭又接到莫名其妙的命令:再打长沙。彭德怀的手下曾尝到甜头的一些人似乎上瘾了,也叫嚷着去打长沙,上有命令,下有响应,朱毛只得硬着头皮打长沙。
这时,长沙敌人比朱毛红军多一倍多,毛泽东的意见是把敌人先骗出来干掉,然后再打进城,可是敌人不傻,何键守着就是不出来。不出来就说明敌人怕了我们,彭德怀的手下悍将兴奋地喊着:冲啊,杀啊!朱毛只得下令总攻,后世常见的无坚不摧没有发生,红军死伤无数,依然挨不着长沙城。何键看到红军进攻受阻,兴奋之余又忘乎所以,下令出击,结果一出来迎头就挨了一棒,吃了亏的何键不再出击,红军发动第二次总攻击,结果依然同上——失利。
朱毛彭率兵围攻长沙16天,两次总攻都没有奏效,诱歼敌军的计划也没能实现,又得到国民党的部队已增援的消息,毛泽东决心撤退,休整待机。
当时最大的问题是他麾下的这些人,并不是完全听毛泽东的。中央的打下大城市的主张和多数人的心理是一致的,没有多少人参加革命准备好了几十年的长期奋斗,都是觉得真理在手,就应当能胜利。
所以一说起下一步该怎么办,七嘴八舌,说打哪里的都有,而且全是瞄向大城市的。毛泽东心里知道这些都不成,但他吸取以前的教训,不再强制灌输,他的策略是让大家说,讨论,最后众口不一,他再提出这种方案,把大家引向他的路线,这是他在一师学习的时候就已经掌握的方法。他决定先筹措给养。这理由充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红军也得有吃的用的,于是红军从湖南折回江西。
事情没有完,毛泽东坚持先打吉安。有人却提出吉安算什么,要干就干大个的,这一豪言壮语符合中央意思。中央指示则是再打长沙。毛泽东费了许多口舌,才叫大伙同意他的意见,可见当时军令之难以下达。官兵一致、民主平等改造出了一支崭新的军队,但在一开始的磨合期,却是谁都能发言,毛泽东说了也不算,尤其是指令来自比毛泽东位置高的中央的时候,就出现了这样的场面,好在毛泽东有耐心,说服了大伙。
朱毛下达命令,总攻吉安。红军胜利攻占吉安城,成立了省级政府,毛泽东写诗庆祝。
胜利带来朱毛红军的扩大,连续攻克一些县城,土改的范围扩大到几十个县,革命形势很好。但由此就认为军人们接受毛泽东的路线那就太乐观了,军人们依然喜欢当时中央的决策,向大城市发展,认为这样胜利会快一点、会早一点过上好日子,这也无可厚非。
朱毛手下依然有人想打南昌,毛泽东依然受到两面夹击,毛泽东的招数就是拖,他预感到危险正在降临,他的预感常常是正确的。
毛泽东实际战斗在不断进步,他在军事行动中已经检验了自己的感悟,他已经接近完成最终的军事战略和战术了,他告诉同志们未来应该避强击弱,应该诱敌深入,应该依靠人民,应该集中力量。
这在后人看上去是绝对真理的战略思想,并不是所有人一开始就接受的。转变不是一下子完成的,而是毛泽东费了很大的功夫,尽了最大的耐心,开了许多次会,大家才初步接受。
因此,当时李立三的左倾思想对红军早期发展影响很大,但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还不至于损失特别大,但是后面的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则几乎让红军处于被毁灭性的打击。要不是在遵义会议上再次把毛泽东推向领导的地位,历史还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一直存在,一直到延安整风运动。
详情请看
为什么提到左倾主义时,总是绕不过王明同志?看看他所干的那些事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