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小二郎上学)-小二郎上学)-儿歌)-原唱)-app
老师,都是,作业(小二郎上学)-小二郎上学)-儿歌)-原唱)-app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们都喜欢上了语文课,喜欢朗读。
万老师还让我们准备一个摘抄本,遇到好词好句就抄下来。一个星期比一次,看谁抄得多,抄得好。因此,我们都会自己去找作文书看,那时最抢手的是《作文通讯》、《少年文艺》,里面有好多好句子。比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只要功夫下得深,铁杵也能磨成针”,都是那个时候积累下来的。
除此之外,我哥哥留下来的《岳飞传》、《水浒传》、《杨家将》、《西游记》之类的小人书,不管认不认得全,我都津津有味地看个遍。
万老师还让我们坚持写日记,两周一次作文。他教我们写日记从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景写起。写作文要明确主题,围绕主要人和事,写出事件过程,突出细节。写人要写神形,写事要写起因。每次作文他都批改得很仔细,有旁批,有尾评,划出写得好的地方,也指出问题。最喜欢的就是老师每次作文后都会讲评,表扬写得好的同学,还经常念写得好的文章。而我经常是受表扬的那一个。记得三年级有一次布置作文,题目是“我的老师”。本子交上去第二天,万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问:“这篇作文是你自己写的吗?”我挺着小胸脯说:“是的呀。”他笑着说:“看来你还是个才子哦。”当天上语文课的时候,万老师就在班上大声念我写的“一头齐耳短发,显得很有精神;一双温柔的眼睛,像春天的阳光……”,并把它贴在教室的墙上。为此,整整一个星期,我脸上都泛着红光,走路都是带风的。
数学吴老师很严谨。一上课,就会要求我们坐好,认真听讲。他讲题特别强调步骤,包括每一个符号;批改作业也很严格,少一步都会扣分,并要求重新做一遍。粗心的我们,做数学却是一丝不苟的。
期中和期末考试后,老师都会下发成绩单,并给前三名颁奖:一张奖状,一摞本子。颁奖的日子我总是特别高兴(那个时候我的成绩一直特别好)。回家捧着奖状交给母亲的时候,母亲就特别开心,疲惫的脸上露出灿灿烂笑容,认真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后端端正正地将奖状贴在堂屋的墙上。
后来,两位老师都考上了正式编制,调到县实验中学去了。
到了五年级,教我们的老师换成了董老师和金老师,董老师教语文,金老师教数学。
可能是毕业年级,两位老师对我们的要求都很严格。语文每天要背诵、过关,还经常补充一些阅读练习;数学习题明显增多,小测验也是两周一次。如果没过关或没完成,下午放学后,老师就把这些同学留下来,并陪着他们做完。
董老师在同学犯错或学业没完成时,经常会用一根小棍打手心。虽然我成绩很好,但也被老师打过,有点小疼。金老师在数学课上总喜欢举些生活中的小例子,让大家兴趣盎然,又学得很快。但我们要是犯错,他也会狠狠批评我们。
在上课之余,吴老师,还有万老师,经常会教我们唱歌,那是特别欢快明朗的日子。“小呀嘛小二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懒,没有学问无脸见爹娘……”“清晨听到公鸡叫 喔喔, 推开窗门迎接晨曦到,花香鸟语春光好喔喔 ,今天又是一个艳阳照……”“没有树高没有花香,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我那亲爱的妈妈已白发鬓鬓……”,我们扯开嗓子唱;吴老师还爱和我们一起游戏,一起玩老鹰抓小鸡。那放肆的笑声,犹在当年的校园里回荡……
四、作业
记得那时候,我们作业远没有现在孩子的这么多。
由于只有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程,一般情况下,很多作业都是在课堂上完成,包括背诵过关,公式默写,课后习题。如果是背诵,我们就先自己背。接着,同桌互相试背,再一个个地到小组长那儿去过。背完一个小组长就打个勾。第二天老师还会在上课前抽查几个同学。
我们都很认真,并且都抢着比着背,以先去背完为荣。小组长和学习委员都很负责,个个严格把关,“秉公执法”。背书时不能掉字,不能颠倒,太打哽的也不行。没有背的就去催,对个别的同学,还会盯着。
不过,每天放学时,老师还是会布置课外作业。一般语文有生字词、摘抄、日记;数学是三至五道题。要求我们回家后第一件事先认真完成作业,第二天上交检查。
那个时候,只要是老师说的,我们都特别听从遵守。
如果是星期天,老师会留点作业,但不会多,因为那时孩子们都要帮家里干农活的。不过,老师对我们说,你们做完作业后,如果有空,可以自己出题,自己做,看谁出的题有质量,做的多。所以到了四五年级,我们在做完作业之后,就常常模仿书上的题目,自己出题、做题。老师看后,就会表扬我们。然后,下个星期天我们就更有劲头了。
我记得,到了期中考试后,老师都会组织一次作业展。在走廊上摆上一长排课桌,然后把我们的作业打开,一字排在桌面上,让大家参观。之后老师们把全校最好的作业放在一起,进行为期一周的展览。能够参加展览作业的学生就感觉非常骄傲。
我的作文和数学作业就被选上过好几次。
在记忆里,我们的作业一直不多(回家半个小时就可写完,晚上基本是不用做的)。那个时候,不管是背书还是作业,大家都很自觉,没有哪个同学不做作业,不背书。想想,这其中,还是有很多读书学习的乐趣呢。
五、课余
记忆中,课余都是满满的快乐时光。
一下课,孩子们就哗地从教室里冲出来,跑到操场上(就在学校两间平房的中间,有一片开阔的平地)。
小课间男孩子就玩打四角,跳房子,打弹珠;女孩子就踢毽子,跳皮筋,抓石子。
我们各玩其乐,没有哪个孩子不玩(一般都是同年级的孩子在一起)。记得那时候打四角,有用作业纸折的,有用硬纸折的,有小的,也有大的。男孩们个个荷包里都装的是。两两相打,一方要把对方的四角打翻才算赢,输的就把被打翻的四角给对方。如果输光了,回家再翻箱倒柜地找纸折(那时的纸张是很少的),或者先借赢家的几个继续玩。这个游戏一直持续到五年级。后来,我的抽屉里全是四角,码得整整齐齐,把屉子塞得满满当当的。
最好玩的是大课间,女孩子在一边玩她们的。而我们男孩子就分成两边,在平常的操场上斗鸡(撞拐子)。斗鸡就是一脚独立,另一脚用手扳成三角状,膝盖朝外,用膝盖去攻击对方,若对方双脚落地,则赢得战斗。
一声开始,两边几十人都架起一只腿,“噔噔噔”地向对方冲过去。有捉对厮杀的,有混战的,也有混水摸鱼的,场面堪称宏大。一时之间,操场上人头攒动,你来我往,叫喊声,相撞声,此起彼伏。不一会,就有一些同学败下阵来,然后少数几个厉害的,就继续战斗。或挑,或撞,或压,满地上追逐。有时一直战斗到上课铃响。每天大课间,这种战斗都上演着。
斗鸡是我们男孩子那时最喜欢的活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