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德信无线(德信无线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亿元,半导体,泰科德信无线(德信无线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020年新财富500富人榜中,张学政通过间接持有闻泰科技16.99%的股权,收获179.5亿元的身家。他还凭借344%的财富增速,成为中国财富最快成长50人中的第三名。而成长最快的第一名则是财富增速达到500%的虞仁荣,他通过持有韦尔股份32.36%的股权,拥有493.1亿元的财富。虞仁荣和张学政的身家,轻松碾压了同为清华半导体圈的兆易创新朱一明的66.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豪威与“清华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大半江山基本被清华电子系、微电子研究所校友占据:除了兆易创新朱一明、北京君正刘强,还包括中芯国际(00981.HK,688981)赵海军、华虹半导体(01347.HK)张素心、上海贝岭(600171)董浩然、紫光集团赵伟国等。
并非“技术科班”出身的张学政,原本游离在清华系芯片圈之外,而其2014级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EMBA 身份的加持,让其成为“编内”人员。
这次拿下国内屈指可数的优质半导体资产,也让张学政名正言顺地进入清华半导体圈。
05 闻泰科技能否撑得起2000亿市值?
并购成功只是第一步,后续的整合和协同才是考验。进入2020年后,人们更关注的是,安世半导体与闻泰科技未来能否协同?能否实现张学政在5G时代的布局和厚望?
张学政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新一代信息浪潮的代表技术是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而这一切实现的基础和核心就是芯片,是半导体技术。而在主要的半导体终端应用中,汽车电子的增速是最快的。
这也是为什么张学政不惜一切代价,“倾尽所有”也要拿下安世半导体。安世究竟牛在哪儿?这家公司,闻泰科技是不是买贵了?
1.5倍溢价拿下安世半导体,值不值?
在拆分之前,安世半导体部门贡献恩智浦约2成收入。安世为IDM(垂直一体化)模式,即集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封装和测试等多个产业链环节于一身;相比Fabless(无工厂芯片供应商)模式和Foundry(代工厂)模式,IDM模式更有利于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优化,但也最难运作,其对运营管理和资金的要求都更高(表7)。
安世集半导体标准件的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其中生产为核心业务环节,分为前端晶圆加工和后端封测两个阶段。晶圆加工阶段包括晶圆处理(炉管氧化、离子注入、淀积、光刻机、蚀刻、浸湿)、晶圆测试及晶粒流转;后端封测包括组装(贴片、引线键合、塑模、切筋成型)、最终测试环节(图12)。
目前,全球集成电路市场的60%由IDM企业所掌握,比如三星电子、恩智浦、英飞凌等。而中国现有的所谓IDM,制造工艺水平和设计能力较低,多集中在功率半导体,产品应用面较窄,规模不大。
内地芯片概念股普遍估值较高,而半导体主要上市公司集中在美股,若将闻泰科技与美股市值前几名的半导体公司对比,这7家公司的市盈率平均值为53.1倍,完成安世半导体收购后的闻泰科技,市盈率已经从最高的2000余倍调整到了87.74倍,但仍然高于平均值。
再看EV/EBITDA(企业估值倍数),这一指标作为PE估值考察的加强版,由于不受折旧会计处理、企业资本结构的干扰,可比更好。这7家公司EV/EBITDA的平均值是39.58倍,闻泰科技的EV/EBITDA达到71.7倍,高于平均值,但低于英伟达和超威半导体两大巨头(表8)。
不过,闻泰由于身处A股,市场环境特殊。优秀的半导体公司在A股较为稀缺,包括韦尔股份、兆易创新、中芯国际、澜起科技等,市盈率、估值整体都非常高,市盈率基本都是100倍起步,市场将其总结为情怀估值(表9)。
2016-2018年,安世半导体每一年的净利润都超过了10亿元;而在并购前,闻泰科技这3年净利润之和也只有4.38亿元。若相比另一芯片标的豪威科技,安世半导体无论是行业地位,还是盈利能力的稳定,也都略胜一筹(图13)。
豪威科技业务主要集中于手机图像传感器,安世半导体的产品更广泛,多应用于汽车、工业、通信基础设施、消费和计算及便捷式设备众多市场。其在通用分立器件领域排名全球第一、标准逻辑器件领域排名全球第二、功率MOSFET领域排名全球第二。
尤其在汽车电子领域,安世半导体拥有极高的产业地位,其在汽车半导体芯片领域市占率第一。
由于环境多变,以及较长时间的使用寿命,使得汽车行业相比于消费电子产品对半导体器件的要求更高。美国汽车电子协会(AEC)针对车载应用、汽车零部件、汽车车载电子实施标准规范,通过认证即需要15年。光是这个认证过程,就是一大护城河,代表着这个行业很难有新进入者。
而在无人驾驶的未来,智能汽车的芯片需求还将进一步爆发。
2020年闻泰科技定下的发展战略是:在 5G、IoT、汽车电子和半导体领域全面发力。5G时代,闻泰可以基于自身对下游消费类智能终端、汽车等应用领域的深刻理解,与安世芯片技术上深度融合,开发4G/5G、IoT模组产品,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此前,安世半导体40%的客户和市场在欧美,40%以上的营收来自于汽车功率半导体。但落户中国后,安世半导体总裁弗兰斯·舍伯(Frans Scheper)表示,2018年安世半导体产量增长了近20%,收入增长超过35%,2021年销售目标为20亿美元。
芯片寻求国产替代、自主化的大背景下,安世半导体这种稀缺标的自带资本追逐属。
并购之后,偿债压力凸显
虽然2019年安世半导体并表后,闻泰科技业绩迅速提升,营收从2018年的173亿元上升至2019年的416亿元,净利润也从0.72亿元提升至13.8亿元,但同时商誉也高达226.97亿元。而2019年,收购完豪威的韦尔股份商誉仅有22.49亿元。此外,2018年上半年,闻泰科技资金最紧张的时候,资产负债率一度超过80%;虽然2019年已经降到67%,但高于韦尔股份的54%(表10、11)。
据收购预案披露,闻泰科技预计5年内还清境内50亿元并购借款,还款来源为上市公司的盈利和目标公司的盈利分红。此外,安世集团还背负境外银团借款56.32亿元。按照2019年并表后的盈利表现,闻泰净利润在14亿元左右,5年内要还清超百亿的贷款本息,还是有相当压力的。
速动比率,是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之一,其考察企业流动资产立即变现能否偿还流动负债,通常维持在1:1较为正常。而闻泰科技2017-2019年的速动比率都不到1倍。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较低,这也一定程度说明,闻泰科技短期偿债风险较大(图14)。
此外,半导体市场的周期特征非常明显,具有强波动。一旦行业需求下滑,也会造成后续的还款陷入不利境地。享受到并购的美妙,还只是甜蜜开始,闻泰科技后续道阻且长。
“闻天下系”能否成型?
市值从几十亿元一路攀升到1800亿元,闻泰科技给投资者带来了一场饕餮盛宴。但其华丽转身的故事,未来很难再复制。一是随着美国对中国半导体出口等限制,再出现安世半导体这样的并购机会非常困难。二是张学政的战略和野心,在这起并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7-2018年,电子类上市公司的市场环境并不算好,闻泰科技自身的ODM业务正处于瓶颈,没有十分充裕的资金。但张学政敢于逆势而上,在自有启动资金只有17亿元的情况下(支付于竞拍后第一期款项),加杠杆撬动379亿元的安世半导体。为了多方筹措资金,张学政本人也频繁质押上市公司股权,部分质押款用于借给公司收购安世半导体(闻天下向合肥闻泰提供借款6.45亿元)。截至目前,张学政持股已质押了6.5成(合计12420.48万股);其中,2018年质押频繁最高,一共8笔。
上一篇:拉姆齐法则(拉姆齐法则名词解释)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