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retaillink(retaillink系统)
中国,这是,投资人retaillink(retaillink系统)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李丰:具像上来讲,结论是肯定完全不一样。因为这是其他各个国家从来没有过出现的现象——我们以这么完整的产业链结构或者叫供应链结构来进行一次升级,而且涉及到如此多的人口和如此大的体量。这是一个前提。
第二个前提,这次升级凑巧在非常多的行业涉及到跟其他行业的交叉影响,既包括计算相关,也包括科技相关,也包括机械工程相关,也包括自动化相关。这么多行业同时进行交叉影响,到这么大人口,这么大体量,这么大的产业链规模,同时还加上碰上一次世界金融历史从来没有过的流动。全球在过去一年增加了27万亿美金的货币供给,这是金融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最近一次金融危机也只是这次1/3的规模,且用了5年的时间。你把所有的这些加一块,可以说今天中国碰到的情况和历史上的美国和日本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长时间维度来抽象,会有一些可比。具像上,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和面临的机会是完全不同的。拿美国的硅谷和芯片投资举例,1970年代美国的硅谷也是全产业链的硅谷,就是它有晶圆的生产制造,包括芯片的设计,所以才叫硅谷。那个时候硅谷有全产业链,全制造业,全加工+增值服务和高端设计,才有的后来的美国的科技行业,包括互联网相关。后来生产制造挪出去了。我们从单一行业来看是这样,今天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和各个国家历史上发生过的阶段都不一样。
熊伟铭:我们今天所谓的流动爆炸,历史上绝无仅有。而且现在中美处于比较微妙的时间点上,你觉得这个影响会持续多久?
李丰:这么多钱产生的影响是12个月全世界的负债规模增加了大概40万亿美金,资本市场市值增加了40万亿美金,资本市场增值从70万亿美金到110万亿美金。所谓叫企业增长带来的信用增长增加了40万美亿美金,绝不可能企业整体全球平均增加了50-60%的市值,没有任何可能发生这件事,因为疫情期间大部分企业还是衰退的,除了中国。换句话来讲,无非就是问增加出来的平白无故的信用,平白无故的市值,总有一天要不然兑现,要不然破灭。
熊伟铭:回到今天的主题,所有投资的主题从之前的互联网转变为现在的科技投资,科技投资也有从软到硬的转变。问一个轻和重的问题,尤其想问问王淮总和王啸,之前大家都是互联网出身,大家在算账,看看底层的架构,基本上不会有芯片这些东西,这些东西的周期很长。投资审美就变了,或者说之前我们这个行业经常讨论,这个太重,不投,我们投轻的,现在轻和重这个词已经消失。各位怎么看从互联网的轻到今天科技的重?
王淮:我们是从软件数据出发,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我们对这些东西了解、理解、擅长。到今天为止我们还是一个以软的东西为核心的投资思路,线也投了不少机器人公司。这个怎么理解呢?我们投的机器人相关的公司,带硬件相关的公司,我们还是软件思路,我们认为软件是灵魂,是大脑,机器这种硬件是载体,是身体。主要机器人在我们这套data model实现两个作用,一个是获取数据,原来纯软件的电商纯SaaS,它就是数字化,没有说数据获取还要经过物理世界的交互的过程。如果AI或者大数据加到产业当中,就会发现很多数据要获取,必须要有一个一定程度的硬件来完成数据获取的工作。
数据有了,做了算法处理,比人高得多的,成本低得多的方式做出决策,执行怎么办?原来纯软件电商所有都是软对软,现在要改成物理世界,我们投AI+种植,AI+养猪,你要跟地打交道,跟猪打交道的时候,这就需要有一个执行器,这是我们在看待的角度。这只是我们从自己擅长的角度看待的,我觉得是机会的一部分。当然纯硬件领域也有不一样的投资,不过我们真的不熟悉。
王啸:金融的本质是杠杆,所以金融追求的是用比较少的资本撬动更大的可能和市值。之前大家都投资APP,这个看着比较“软”,因为工程师开发成本没有那么高,所有东西都在屏幕或者手机上跑,所以看上去很“软”,而且杠杆率比较高。但是随着这一部分机会的消失,投资逐渐的进入到新的阶段,载体有可能变成是偏硬件的载体,但内核还是科技创新,还是人。本质上VC投的还是特别厉害的人和一些特别厉害的科学家创造出来的创新的前沿技术,这是科技投资的本质,投这些有能力的人创建的企业。
这些有能力的人做出来的东西有可能是仪器、机器人,也有可能是自动驾驶的系统,随着趋势的变化,它的载体越来越“重”一些,但是其杠杆率依然非常高。因为只有这些人有能力做出来特别有技术有价值的事情,所以我觉得其实“轻”和“重”不是绝对的,“软”和“硬”也不是绝对的。软件有可能很硬核,比如说我们投的一流科技,做的是全球的机器学习框架,目前全球范围内能也是比较领先的,它就是纯软件的机器学习框架。但是作为人工智能操作系统,它是一个基础,没有这个东西,中国可能在这这个地方卡脖子,不仅芯片会被卡脖子,机器学习框架也可能被卡脖子,这实际是辩证去看的,本质是以资金投到有创造的科学家、企业家手里,帮助他用杠杆撬动更大的价值、为社会提供更好服务,提供产生更大市值的可能,最后变成一家伟大的公司,这是它的循环。
熊伟铭:放弃形式上的判断,我们就是看本质是什么。请教一下许四清和韩彦总。在科技领域,过去20年都是互联网,都是TO C,可以帮带流量,可以帮写代码。现在你们的投后怎么做?你们能够提供最核心的帮助,在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是什么?
许四清:其实企业服务是我们投资的重点领域。这个领域有一个核大的特点就是成长需要时间,早年我自己在微软做过这个事,也在这个领域创过业,两边都待过,知道需要多少时间,也知道哪里痛,既知道客户那边的痛,也知道创业者的痛。我们做得最多的就是起个“桥梁”作用,因为工作原因,过去很长时间以来,我们认识了一批CIO,这些CIO与其说他们是IT专家,不如说他们是产业专家,因为他们在各自领域里服务好这个领域的IT一定非常懂这个行业。这样一来,CIO这个群体和我们深刻互动,甚至我们联合投了很多公司;我们做的最多的工作是帮助创业者探索路径,哪一个路径最有效,我们自己虽然干过,但是你离开这个岗位了,你不以此为生了,你的认知就不完整,我们和CIO一起帮助创业者探索这个路径最好。
第二,帮创业者发展客户。像帷幄Whale,是我们把他们从美国“诓回来”创业的。它最早的一批用户宝洁、联合利华都是我们给搭的线。而且我们帮创业者挣快销品公司的市场部门的钱,而不是IT的钱,像这种工作我们做了不少,探索过程也很痛苦,有的时候你和创业者认知不一样,我们要避免后座司机指手划脚,最好的就是和他一起探索,你不要认为你比他更懂,你比他了解。同时,一起探索会让创业者和投资人形成良好的共识,这个共识很重要,不用在董事会开会的时候讨论那些基本的事,大家已经琢磨清楚该怎么做了,这是我们做得比较多的事。
上一篇:500056(5000560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