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礼义廉耻为什么称之国之四维?
礼义廉耻,四维,礼义礼义廉耻为什么称之国之四维?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从“廉” 的内涵看,其所指可以是泛指所有人,但是偏重以“士”这一群体为主。
这一概念在后代发展过程中逐渐变为对为官者这一确定群体的确定规范,逐渐派生出“廉洁”“清廉”等概念,专指官员在名利问题上的节操。
“廉”之本义为方正而坚守,先秦时期这一概念主要指向对高节的坚守,将节义视为比生命更为重要的信守,绝不苟同、绝不同流合污。“廉”偏向士和官,在名利、物财上的态度问题,具有一定的特指意义。
四、耻
《说文解字》解释“耻”字为“辱”也,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均是突出了羞耻之心对于人的重要性。
“耻”看中人的内心,具有道德的意义,自然而然会生发出社会层面的道德伦理。懂得“耻”的人,对恶言、恶行自然会产生羞辱感,拥有道德底线,所以非常重要。它,起于人的基本心理感受,孟子称之为善端之一。由于其指向对恶的态度,在社会伦理空间中属于底线;由于其起于人的基本心理感受,当进入社会层面时便具有了道德发生的意义。正因为其有底线,所以能够看见古人对这一范畴的反复强调和坐实,反复强调“耻”是做人的基本前提。
“国之四维”,如同四根支撑国家和社会的柱子,这四根柱子如有一根断裂,政权就要倾斜,如果国家四维全失,国将不国。
五、国之四维
孔子发展了管仲的礼义治国的基本思想,以仁释礼,提倡为政以德。后世儒家学说普遍重视仁政治国,注重廉耻以确立人的自身价值。可以说,礼义廉耻是传统社会的道德准则,也是儒家社会学说的核心价值所在。
在一个正常的社会,“礼”用以防范逾节、以保证上位之安; “义”用以防范自进自利、以保证民无巧诈; “廉”用以防范蔽恶、以保证行之自全,保证人自身修养和道德追求; “耻”用以防范从枉、以保证邪事不生。统治阶层的安稳通过“礼”实现;民众的道德引导,通过“义” 实现;民众的道德自律,通过“廉”实现;道德底线的构建,通过“耻”得以实现。
四维之中,除“礼”表现出十分直接的保证统治阶级安稳的目的之外,其余三维的表述均侧重在道德建设上。也就是说,治国重在道德建设,道德建设是治国之根本。在道德建设中要注重外在规则性和内在修养性的紧密结合,使得道德既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修养,内外相向而行,共同实现道德的社会实践,这才是“国之四维”的核心。
六、“四维说”在当前的意义
近年来 ,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依法治国”,并提出了“以德治国”。加强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法德并举,就需要我们辩明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的核心,掌握二者怎样有机结合。
社会主义法治与道德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现代的中国,人人平等、权利与义务均衡的思想在法律上得到确立。但是我们的社会由个人的奋斗、成功而给社会发展带来新的生机的时候 ,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困惑。在一些特殊的时候,或者特殊的事件上,传统社会的道德标准受到了蔑视 ,就连几十年大力倡导的“雷锋精神”、奉献精神也都受到了挑战。因此我们要正确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也就是树立“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将法治与道德有机结合起来,确立并倡导新的“国之四维”。
新“国之四维”的内容应当是“权利、义务、荣誉、耻辱”。前两项是“法治”的核心范畴 ,确立了这个范畴 ,就确立了“法治”的基本内涵;后两项是“道德”的核心范畴 ,确立了这个范畴 ,就确立了“道德”的基本内涵。
七、总结
“国之四维”可以从几个方面去解读。
礼位于第一位,而且其内涵也即为丰富,具有外在约束性和内在修养结合的特征,从这个角度看,它可以统摄其他。义是社会道德层面的要求,廉耻则侧重在个人修养。 礼义具有泛指意义,是对所有人的道德要求; 廉耻,则是针对特定人群的特定要求。礼义强调有所为,廉耻强调有所不为。
礼义廉耻一方面具有社会道德层面的要求,另一方面则有个人修养层面的要求。礼义是正面的准则和标准,廉耻则侧重人的考验。耻是道德发生的前提,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底线,礼义廉则侧重道德的高标。
法治社会不该忘记首先建设。法律是行为的底线,但是绝不是道德的底线。而“国之四维“,就是建立充满活力的、崇尚荣誉与理性的民主法治社会的保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礼义廉耻是儒家文化之经典,是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这四个字始终贯穿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
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礼教,宗教,等等[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赞][赞][赞][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早提出“礼、义、廉、耻”是国之四维的人是春秋时期的齐国宰相管仲,《管子·牧民·四维》:“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倾则覆,四维倾则灭。……何为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法家代表人物。他在齐国担任相国四十年,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国在六年的时间里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相传管仲被鲍叔牙推荐给齐桓公时,与齐桓公畅谈了三天三夜,齐桓公被他的旷世奇才所折服,不但拜他为相,还尊为“仲父”。管仲被后世尊为“管子”,有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称号。为什么说礼义廉耻是国之四维,他是这样解释的。
“礼不踰节,不踰节,则上位安”。礼是宗法制度和行为规范对人的约束,即上下有别、贵贱有分、长幼有序。有礼,就是人与人之间,君官民各阶级之间,都能依礼而行,遵守自己应该遵守的规矩本分,这样就不会僭越犯上,君王的地位就可以安如磐石、稳若泰山。
“义不自进,不自进,则民无巧轴”。义是我国古代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谓天下合宜之理,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出的。有义,就有了扫奸除恶的勇气,可以杜绝奸诈之心,不会被利益和诱惑冲昏头脑而做出弄虚作假、伤天害理的事来。
上一篇:附近有人造板厂,里面的残次品可以加工什么?望各位告知一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