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理解苦非苦,乐非乐?
都是,心态,快乐如何理解苦非苦,乐非乐?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真正的苦能够磨练心智,让人更加成熟,有担当,有责任感,而这种苦超越了肉体,直达灵魂,所以苦中得福,得慧根,是一种福报!那何苦之有呢?!真正的快乐是灵魂的快乐,而不是花天酒地,灯红酒绿,挥金如土,穷奢极欲的快乐!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山水之乐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苦中作乐[心]乐极生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苦乐在人心,心智不坚则事难成,心安住正念正信则百毒不侵。吾等生于此五浊恶世,恶缘众多,眼见耳听皆非真实,行于世间当慎之慎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经历了苦才知道乐,有了乐苦也必须经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起自有因果,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好也不好不好也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佛说:苦非苦,乐非乐,只是一时的执念而已。人的苦乐并不决定于外境,而是决定于一个人看待外境的思想和态度。所以,“调整自心”是获得幸福和安乐的究竟的根本方法。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有些人,有些事,只可遇而不可求,既然这样,何不将心胸放宽,顺其自然?何必追求一时的得与失。人这辈子,有时平平安安,有时磕磕绊绊;有时春风得意,有时举步维艰。不要因为遭遇了冬天的寒冷,就失去对春天的希望;不要因为经历了人生的磨难,就感到眼前一片黑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佛说,苦非苦,乐非乐,只是一时的执念而已。执于一念,将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会自在于心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有些人,有些事,是可遇不可求的,强求只有痛苦。既然这样,就放宽心态,顺其自然。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保持豁达的心态。至此,苦非苦乐非乐,苦与乐本就是相对而言,此时苦,他时乐;今日苦,明日乐,苦苦乐乐,相辅相成,无穷尽也,从苦中寻乐,自乐中品苦,这就是人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讲,苦与乐,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二者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转化,是对立统一的。
“苦”指生活中的磨难和精神的苦难,身心若在苦水里煎熬一定苦不堪言,备受折磨,但这种苦并不一定是恒定的,苦到一定程度便会转化为对立面,即乐。所谓苦尽甘来,如是这般。
“乐”指快乐的事,快乐的人,皆为内心所感。人人渴望快乐的生活,但它并不一定是生活的常态。如果生活中只有乐,也就感觉不到乐了。苦中作乐,乐中忆苦,才是常态。同样,乐极亦会生悲,“乐”与“苦”往往相伴而行,相互转化。
总之,苦并不一定是苦,也可以是乐的源泉,乐不一定是乐,也可以是苦的转化。所以,拥有一颗看淡苦乐,珍惜当下,忆苦思甜,不悲不怨的心态犹为重要。
上一篇:有没有减肥狠人,大家都是怎么瘦下来的?能否说说经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