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理解苦非苦,乐非乐?
都是,心态,快乐如何理解苦非苦,乐非乐?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理解苦非苦,乐非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何理解苦非苦,乐非乐?
现在我把我的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
人生在世,谁都希望自己生活衣食无忧,开心快乐。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生活要是你不去苦,不去奋斗拼搏,它又从何而来?开心快乐又来自那里?如果你为了自己为了家庭去拼、去苦、去流汗而换来了丰富的物质,让家中的妻儿老小过上幸福的生活,当你看到整家人围着丰盛的晚餐露出开心笑脸的时侯,你觉得你还苦吗?不,不苦,这就是苦非苦,苦有所值便不苦。
乐非乐呢?
当你事业有成,物质丰富从而忘记了自己曾经的苦,认为自己苦过累过现在总该自己享乐了,可能你就会放纵自己,成天花天酒地,吃喝嫖赌尽情享乐。当某天你耗尽钱财,败坏了自己名声,影响了夫妻关系,降低了在家庭中的地位,虽然你乐过,但你认为你乐了吗,不,乐非乐,乐极生悲!
以上所答纯属我个人见解,如朋友们还有更靠谱的回答敬请评论留言。谢谢大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你才幸福,与我共分享:
佛曰:“苦非苦,乐非乐”,是安慰人的,是仁慈心怀的看空。但相对于世上的每个人来说,却是苦中有乐,乐自苦中来。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也。其实就是纠结于苦乐之中,似“苦非苦,乐非乐”的。
何为“苦非苦,乐非乐”?
常言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说明一个人要想高于普通人一等,即意味着身份的高贵,形成一个气场,就要先吃些苦头,遭遇一些拆磨,然后才能腾飞成多人敬仰的强者,从而获得快感和乐意。
当一个人成功时,他(她)会觉得苦就是那么一回事,仅是一时的煎熬,没什么苦逼得不见岀头天,好像“苦非苦”。
然而,当胜利冲昏头脑时,他(她)就会在乐中迷失方向,不再保持一颗愿意再受苦的心,也遗失了苦的味道,从而不知积累,任意挥霍一空,导致“乐非乐”的尴尬境地。
如何理解“苦非苦,乐非乐”?
首先,“苦非苦”是人生过程的奋斗轨迹。有想法,就去干,不受苦,哪来乐?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其实就是“苦非苦”的事,他们(她们)一方面辛苦劳作,另一方面又在心里充满着希望。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其次,“乐非乐”是一种享受过分中的失去。人们通过艰辛劳动,在达到了美好生活同时,就追求精神快乐,这本身并没有错,获得即享受,这是人之天性,无可厚非。但关键在于要乐得自然,若忘了所以然,往往就失去了本色,也可能“乐极生悲”,反而得不偿失。
总之,“苦非苦”是常态,哪个人未受过苦,但苦中有乐。然“乐非乐”,相对于每一个人都要费思量,勿轻狂,其乐融融足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苦非苦,乐非乐。我认为是佛家的一种心态。或者说是一种理念。比如说药很苦,生活很辛苦。如果你能战胜它,不畏它。就不苦了。同样,对于某一件事的态度上,你认为是快乐的,就是快乐的。这就得要在正反二方面去看问题。
佛家常说:
佛在灵山莫远求,
灵山即在人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
好去灵山塔下修。
而佛家又说: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应该是同一种道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生于世,无处不是在修行,也无处不可修行,即可举步维艰,也可足生莲花。具体是苦还是乐,全凭个人理解。理解对了,叫有所领悟,理解偏了,就是一时执念了。
真正的智慧之心,会指明你看待众生和事物的角度,也会指明你处世为人的态度。从宗教的角度看这是大多数宗教的教义宗旨,从无神论者的角度看,这是心理学和行为学的结合之点。但无论是宗教,还是心理学,目标导向都基本一致,就是与人为善,参透苦乐,放下执着!
玫瑰虽艳丽娇人,但也带刺。赏它,心情愉悦,折它,可能刺手。玫瑰之态,犹如众生之相,又犹如自然道法,存在典型的两面性。一方面是相由心生境由心造,一方面是天下本无事忧人自扰之。看似寥寥数字简单至极,但理法深刻,蕴藏人类深度智慧。
生年不过百,常怀千岁忧。百事从心起,一笑解千愁。
苦与乐,并无标准尺度,亦无明确定义。从辩证的角度看,是个人主观的感受。但哲学家和宗教学家早早就给出了答案,那就是“苦非苦,乐非乐”。
你关注当下的苦,苦将占据你的一切,你将会执着在苦中无法摆脱,苦在当下将是你任何心念的结果,更会影响你的行为,乃至处世观。当你关注当下的乐,乐会让你沉浸其中无法自拔,迷失方向的同时无法做出正确冷静的判断。
所以,苦非苦,乐非乐,无好坏之分,全凭心念!
上一篇:有没有减肥狠人,大家都是怎么瘦下来的?能否说说经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