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俗语:“大寒地不冻,惊蛰地不开”是何意?来年开春冷不冷?
大寒,惊蛰,节气农村俗语:“大寒地不冻,惊蛰地不开”是何意?来年开春冷不冷?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惊蛰地不开:惊蛰二十四节气中第三个节气,可以这么说 是因为在这个节气点上的天气,温度已经非常暖和了,隐隐听到春雷的声音,所以地下万物复苏,把地下的虫子都惊醒了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大寒的时候天气不冷,发生了季节延时和天气异常的现象,所以在惊蛰,季节本应该暖和的时候,温度却很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大寒不寒?惊蛰不暖,来年必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在我国不同地区的气温会存在差异,部分北方地区气温最低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在小寒。大寒期间的气温高低会受纬度、地形、洋流、降水的影响,普通人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气温做好防寒工作。因为大寒的时间节点靠近新年,所以很多大寒期间的习俗和新年都密切相关,甚至有“大寒迎年”的说法。大寒的时候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比如“赶婚”、“洗浴”、“做牙”等,要尊重不同风俗习惯带来的差异。
惊蛰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是一年中气温上升最快的节气。在惊蛰的期间,各地的气温会大幅度回升,人们开始慢慢的脱掉厚重的衣服,随着惊雷的出现,地下的虫子也开始苏醒。惊蛰代表的是大地回春,各种动植物都开始恢复生命力,万物都开始变得生机盎然。在我国部分地区惊蛰的时候会有敲鼓和吃梨的习惯,目的都是希望新的一年里农作物能少受病虫害影响,产量能够有较大幅度提升。人们通过这种朴素的方式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希望能够拥有更加幸福的新生活。
“大寒地不冻,惊蛰地不开”,俗语的意思简单明了,大寒期间气温比较高导致大地没有被冻住的话,惊蛰期间的气温就会比较低导致大地仍然保持着被冻住的状态。按照常理来说,大寒期间应该是地冻天寒,河面结冰的时候,但若连地都没有被冻住,那就意味着冬天可能会是暖冬。惊蛰本该是气温大幅度回升,大地解冻,人们开始农耕的时候,但大地仍然保持冻住状态,那就意味着农事生产可能会延迟,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就有可能会下降。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通过大寒期间的气温去预测惊蛰期间的气温是有比较大难度的。即使在如今科学技术如此发达,人们也很难做出精准的预测,更何况在古代社会。在现代社会,任何的农业生产行为都应该遵循现代农业科学技术,需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的变化情况。不过根据已有的经验分析来看,冬季气温比较高的话,来年春天发生倒春寒的几率机会有所提高。倒春寒指的是在气温回暖的时候突然出现气温下降,气温下降会影响到农作物的开花坐果,甚至有可能会导致农作物绝收。
今年大寒是在1月20日,北方的整体气温是很低的,地面基本都被冻住,也就意味着惊蛰的时候气温会正常的回暖。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农事生产活动必须要关注气温和降水的情况,盲目开展农事活动有可能导致减产。对“大寒地不冻,惊蛰地不开”这句俗语要辩证的对待,既要看到中华民族的先辈对实证经验的总结,也要看到经验总结缺乏科学性的这一弊端。中华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是中华儿女应该做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寒地不冻,惊蛰地不开”。如果大寒的时候大地还没有冻上的话,惊蛰的时候也会很冷,土地还是冻着的。大寒和惊蛰都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气,大寒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这个时候正常来说应该是非常寒冷的,要是大寒土地还没冻上就说明这一年冬天不冷,那么这段寒冷的时间就会往明年延迟,到了明年开春的时候也会很冷。
就算是没有干过农活的朋友们也应该知道,冬天寒冷,第二年开春天气正常回温的话,庄稼才能茁壮成长,但是要是出现了这种情况就会对庄稼非常不利,可能会冻坏庄稼。
其实这种现象跟老人们常常说的“倒春寒”很像,所谓倒春寒就是说在初春的时候气温回升非常快,但是到了春季的后期就会比往年气温更低一些。受这种天气的影响,不仅农作物可能会被冻伤,就连人们也可能受冷气温的影响产生流感等疾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时候农民大多还是靠庄稼生活,天气无疑是最不可控的一个影响因素,所以关注天气变化成了农家人的必修课。然而在古代还没有天气预报这门科学技术,那农民靠什么来叛断来年开春之后的天气状况来决定的播种施肥的时间点呢?经验的总结的是经过无数代人的总结,虽然没有天气预报这一说,但每一位细心的农民都大概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雨季、什么时候开始寒冷以及什么时候开始回暖等等。古代的农民很少识文断字的,他们便把这些经验性总结,用俗语口口相传下来,这些俗语大多非常顺口诙谐,但其中却蕴含着生活方方面面的道理、是前辈智慧的结晶。比如题主所说的:“大寒地不冻,惊蛰地不开”,都是人们在二十四节气中,对天气细微观察后的经验总结。大寒是全年的最后一个节气,一般而言,这时候不出意外应该是最冷的、土地应该被冻得硬邦邦的。如果这时候地都不冻住说明天气还不够寒冷,寒冷的天气必然推迟到来年春天,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将对庄稼非常不利。比如我们常说的倒春寒,就是与之比较相似的气侯现象,意思春天本应暖和了,却突然又冷起来了,对庄稼的播种也是极不利的。总结归纳起来,字面上比较直白的意思就是大寒的节气,大地万物本该冻得硬邦邦的,然而却没有出现这样状况,就说明寒冷的天气可能推迟,本该在来年惊蛰节气开耕的土地,就要往后推迟一些了。所以说做为一个农业古国,古人的智慧和善于总结,令我们现代感叹。古人竟能对气候研究如此透彻、还总结成了易于记忆和传播的俗语,形象又贴切,真是令人佩服祖先的聪明智慧。
上一篇:字节跳动未来能否和阿里、腾讯比肩,成为新的BAT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