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理解心学与理学?
理学,儒学,朱熹如何理解心学与理学?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儒家的理学是以德育心,心学是以心育德。德就是言行标准,朱熹认为按言行标准去做,就能使人拥有相应的心态。其结果有时候确实能起到育心的作用,但用老子的话来说,这属于下德不失德的做法,大多数情况下所带来的结果,就是用道德绑架自己,绑架别人。
儒家的心学是以心为本,以德为果。心修好了,德自然也就在道上了。心学的缺陷是只关注良知,而疏忽了方法论。心学认为只要价值观正确了,言行自然也就会合于道了。这就是所谓心即理的结论。方法论是实现价值观即良知的工具。如果只有良知,而没有方法论,那个良知也只能是藏在心里的空中楼阁罢了,无法变现。
老子的道学,首先是拥有利天下的价值观,类似于心学的良知。但它的格局大于良知这个概念。为了实现现这个价值观,则需要无为的方法论,也就是遵循规律制定策略采取行动,以实现利天下的目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明朝有位大教育家王守仁,他推崇的就是心学,所谓心学应当知行合一,穷天理去人欲。理学应当,万事在于理,万变不离其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洪流冲击与激烈的竞争之下,儒学并没有消声灭迹,反而在历史中崛起,在西汉时取了正统地位十几个世纪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儒学在保持着人里的核心思想下不断的变换着外衣,两宋时期民族矛盾及其尖锐统治者希望通过调整统治思想,适应维护统治秩序的政治需要,在吸收了道家,佛家的有益成分之后,发展成为更理性的,具有思辨思想的特殊而吸引的儒学理学流派非常之多,如王安石的新学,司马光的朔学,苏轼的蜀学和二程的洛学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是儒学的分支,并且都继承了仁和礼的思想,在封建社会的发展中都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统治者的专制,强调了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民族性格的塑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压抑和禁锢了人们的自然欲求,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渐变得消极甚至反动在清朝中期。几乎甩墨,虽然二者都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但是其中有分歧的地方首先二者的立场不同,程朱理学代表的是客观唯心主义,强调理是永恒的先于世界的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只能由理派生。在心性上,二者一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程朱理学认为心是人心和道心到星矢天理的体现,主宰者人心,陆王心学认为人到合一新就是理,理就是心,前者完全就在裂天人为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简单到复杂是“求知”,从复杂到简单是“禅悟”让自己简单和真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比较心学和理学的差异应当是在狭义的范围内。心学指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理学是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如果从广义上讲,心学也属于理学的范畴。
理学的理是指天理,天理是万物之本。不仅包括道理规矩也包括实体。带有本体论的特点。达到理的的方法是格物致知,是向外求。
心学则主张,我心既是理,心外无物。达到理的方法是内求于心。
理学和心学都起源于中国的传统哲学一元论。认为天道和人道一体。物质和精神同时发起同时存在,同时消亡。同西方的物质和精神二元对立有本质区别。用西方的哲学思想,将心学归并为主观唯心主义值得商榷。
儒学发展有四个大阶段,理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至今还有很大影响。要详细说明,非常复杂,只能简单的说明。
上一篇:现有的技术能不能设计一种能够保护坦克装甲车的能量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