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秦始皇为什么要“远交近攻”,为什么不联合韩魏先攻齐楚?
秦国,齐国,远交近攻秦始皇为什么要“远交近攻”,为什么不联合韩魏先攻齐楚?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果国家同盟可靠的话,秦国将很难打出函谷关。战国期间最为紧密的联盟当属三晋同盟,三晋一家联盟内部尚且出现极大分歧,更不用说其他联盟。韩国和魏国对秦国的仇恨远远大于齐楚两国。韩魏两国即使和秦国一起进攻齐楚,也是无奈之举。这样的联盟非常不稳定,秦国也不敢将自己的后方交给这两个国家。秦国和齐国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也没有多少利益冲突,结交的可能性更大。实际情况也为“远郊近攻”提供了可行性环境。
最后战国期间有过不少远攻无果或者失败的先例。
齐愍王曾经远征楚国,拓地千里,取得了非凡的成绩。但是齐国并没有因此获利,所占领的土地也随即被楚国收回,白白消耗了齐国的国力。此后更是出现了五国联合攻齐的壮举,齐国险些被灭国。秦惠文王时期,秦军曾经越过韩魏两国进攻齐国。秦军和齐军在桑丘一带相遇,秦军是想进攻却乏力,又担心韩魏两国在后方图谋不轨,结果秦军是进退两难。齐国将军匡章抓住战机,趁机发动反击,一举击败了秦军。秦军被打败之后,不得不和齐国连横,秦国的实力也大大削弱。前车之鉴时刻为秦国君臣敲响着警钟,范睢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之后,让秦国历代君主豁然开朗,此后一直遵循这一策略。公元前230年,秦始皇发动了统一六国之战。公元前239年,灭掉了韩国。公元前228年,秦国打残了赵国。公元前226年,秦国打残了燕国。公元前225年,秦国灭掉了魏国。公元前223年,秦国灭掉了楚国。公元前222年,秦国灭掉了赵国和燕国的尾巴。当时间来到公元前221年的时候,天下六国只剩下齐国一国。此时的齐国才如大梦初醒,一切已经为时已晚。我想秦始皇最引以为傲不是“近攻”,而是通过“远交”让齐国不管天下大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远交近攻”意思是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是战国时秦国采取的一种外交策略。这个策略是秦国之所以能统一六国的重要策略,它的提出并不是开始于秦始皇,早在秦昭襄王的时候范雎就提出了“远交近攻”这一策略:
“夫穰侯越韩、魏而攻齐纲、寿,非计也。少出师则不足以伤齐,多出师则害於秦。臣意王之计,欲少出师而悉韩、魏之兵也,则不义矣。今见与国之不亲也,越人之国而攻,可乎?其於计疏矣。且昔齐湣王南攻楚,破军杀将,再辟地千里,而齐尺寸之地无得焉者,岂不欲得地哉,形势不能有也。诸侯见齐之罢弊,君臣之不和也,兴兵而伐齐,大破之。士辱兵顿,皆咎其王,曰:‘谁为此计者乎?’王曰:‘文子为之。’大臣作乱,文子出走。故齐所以大破者,以其伐楚而肥韩、魏也。此所谓借贼兵而赍盗粮者也。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今释此而远攻,不亦缪乎!且昔者中山之国地方五百里,赵独吞之,功成名立而利附焉,天下莫之能害也。今夫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王其欲霸,必亲中国以为天下枢,以威楚、赵。楚彊则附赵,赵彊则附楚,楚、赵皆附,齐必惧矣。齐惧,必卑辞重币以事秦。齐附而韩、魏因可虏也。”这是记载于《史记》中,范雎提出远交近攻这一策略的理论依据。当然如果仅仅是因为这一个原因的话,秦昭襄王也不一定会听,范雎提出远交近攻后秦昭襄王之所以会听取是因为秦国在之前的策略上出现了失误,吃亏了。
“当是时,齐湣王彊,南败楚相唐眛於重丘,西摧三晋於观津,遂与三晋击秦,助赵灭中山,破宋,广地千馀里。与秦昭王争重为帝,已而复归之。诸侯皆欲背秦而服於齐。湣王自矜,百姓弗堪。於是燕昭王问伐齐之事。乐毅对曰:“齐,霸国之馀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与赵及楚、魏。”於是使乐毅约赵惠文王,别使连楚、魏,令赵嚪说秦以伐齐之利。诸侯害齐湣王之骄暴,皆争合从与燕伐齐。乐毅还报,燕昭王悉起兵,使乐毅为上将军,赵惠文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於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诸侯兵罢归,而燕军乐毅独追,至于临淄。”这是《史记》中所记载的乐毅伐齐,当时秦国也参与了伐齐,但因为土地之间没有接壤,所以秦国在这件事上没有得到任何的好处,反而付出了兵力和财力。之所以“远交近攻”的提出能很快得到秦昭襄王的认可跟这件事是无法分开的。
秦始皇作为最终统一六国的秦国国君,他只是很好的执行了这一策略。那他究竟是如何执行这一策略的呢?我们来简单的看一下秦始皇灭六国的具体时间线。
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十九年,王翦、羌瘣尽定取赵地东阳,得赵王。二十二年,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大梁城坏,其王请降,尽取其地。二十三年,秦王复召王翦,彊起之,使将击荆。取陈以南至平舆,虏荆王。秦王游至郢陈。荆将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反秦于淮南。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荆,破荆军,昌平君死,项燕遂自杀。王翦遂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五月,天下大酺。二十五年,大兴兵,使王贲将,攻燕辽东,得燕王喜。还攻代,虏代王嘉。二十六年,齐王建与其相后胜发兵守其西界,不通秦。秦使将军王贲从燕南攻齐,得齐王建。从秦始皇十七年灭韩开始,到二十六年灭齐,历时八年,最终统一六国。
这是一张秦始皇灭六国的时间顺序与地理分布图,我们可以从这张图上很明显的看到秦始皇是严格的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逐步统一的六国。
那么除了上述的范雎所提出的“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这一个土地扩张的原因还有其他的原因么?小编认为还有以下的几个因素也是秦始皇之所以选择远交近攻的原因。
第一、从当时的军事实力、领土面积上来看,齐、楚两个国家都要在一定程度上强于韩魏赵三国,韩魏赵三国因为与秦国接壤的土地较多,所以在秦始皇继位之前就被秦国占领了很多的城池,因此消灭这三个国家相对来说会轻松很多,本着先易后难这么一个原则来讲,秦国选择较为弱的国家下手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第二、这三个国家虽然当时已经国力疲弱,但如果秦国跨过这三个国家对齐、楚进行攻击,甚至是灭国级别的战役的话,他们都可以出兵对秦国本土造成威胁,这样一来秦国就不得不面临多线作战,即便他们的能力不足以对秦国造成实质性打击,但他们可以轻易的切断粮草补给、堵截秦军的退路。从这一点上看,秦国也应该选择逐步的消灭这三个国家,采取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策略。
上一篇:《西游记》唐三藏与孙悟空关系到底如何,为什么总让孙悟空离开?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