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秦始皇为什么要“远交近攻”,为什么不联合韩魏先攻齐楚?
秦国,齐国,远交近攻秦始皇为什么要“远交近攻”,为什么不联合韩魏先攻齐楚?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秦始皇为什么要“远交近攻”,为什么不联合韩魏先攻齐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远交近攻不是从秦始皇时代开始的,从秦孝公时期就开始了远交近攻的国际“外交战略”。提出 这一战略的是秦国相国范雎。远交近攻的成功有一个前提,就是这项策略必须建立在强大国力基础上,如果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这项策略根本不会成功。也就是说远交近攻只适合于强国,弱国不适用于此项策略,用药不当死的更快。
远交近攻相近一个词是合纵连横。六国要想破解远交近攻只能合纵,而对于秦国而言只有连横才能胜利。秦孝公到秦始皇历时四十多年的长期而坚定地执行远交近攻使得秦国在“国际战略”取得了胜利。在秦孝公时期第一次实施远交近攻策略是联合齐国、楚国攻魏、与齐国建立稳固的“战略同盟”关系是秦国的“外交原则”。秦国与齐国的远交近攻政策做的时间最长最久,体现的最为明显,以至于齐国成为秦国最后的消灭的国家。
至于说为什么秦始皇不联合韩魏先攻齐楚。首要在于韩魏最弱而与秦国距离最近,齐国相对比较远,楚国虽然和秦国接壤,但楚国国力雄厚。秦国平定六国先打强国不现实,所谓雷公打豆腐——找软的欺。由弱到强渐进式灭国是秦国军事行动。再就是如果跨越韩魏进攻齐国不现实。一旦韩魏齐三国联合东西夹击后果可想而知。如此巨大的风险秦国是不会干的。攻打齐国,必须向韩魏借道,韩魏大概也怕秦国来个假途灭虢之计,这个险韩魏也不敢冒。
这里必须再次强调一遍,远交近攻是一种谋国战略手段,必须建立在强大的国力基础之上,否则便寸步难行。在公元前270年,秦昭王预备兴兵伐齐。范雎提出远交近攻策略,反对秦昭王攻齐。他说:齐国实力强壮,离秦国又很远,攻击齐国,部队要通过韩、魏两国。军队派少了,难以制胜;多派军队,打胜了也无法占有齐国土地。不如先攻击邻国韩、魏,逐步推进。为了避免齐国与韩、魏结盟,秦昭王派使者自动与齐国结盟。
那么,远交近攻为什么成功?除了秦国自身强大的之外,还有就是秦国看清了各国的底牌。留2国大都是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态,只要自己不受侵害,打谁都行,这一想法在齐国的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畏惧秦国强大,还是少惹为妙。都行想牺牲别人保全自己,这和二战时期英法的《慕尼黑协议》有异曲同工之妙。《过秦论》里说的很好,灭六国者就是六国而非秦国。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秦国强大之后先后任命了好几任相国,这些相国都各有所长。商鞅为秦国强大奠定了基础,张仪依靠外交打破各国合纵抗秦,范睢则为秦国攻伐天下制定了整体方略。范睢见到秦昭襄王之后,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史载:“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范睢的这句话,深深打动了秦昭襄王。此后“远交近攻”成为秦国对外的基本方略,秦始皇即位之后,也依然采取远交近攻的基本方略。“远交”中要交的国家主要是齐国,“近攻”的主要国家便是韩国和魏国。此后秦昭襄王便遵循这一基本策略,加紧进攻韩国和魏国,而专心结交齐国。秦始皇登基之后,也基本上遵循这一策略,结交齐国,攻打自己临近的国家。秦始皇更是将这一策略发挥到了极致,秦始皇统一六国期间,齐国始终没有给其他五国任何援助,齐王建在位几十年也几乎没有和秦国发生冲突。秦始皇最终依靠这一策略,成功地统一了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那么为什么秦始皇不反其道而行之,结交韩魏两国,然后攻灭较远的齐国和楚国呢?其实范睢在献上“远交近攻”策略的时候,已经给了我们部分答案!首先看出兵成本问题。
齐国和楚国距离秦国相对较远,尤其是齐国和秦国并不接壤。如果秦国想要攻打齐国,势必会劳师远征,而劳师远征是兵家的大忌。一方面劳师远征的时间成本更大,攻打齐国所需要的时间可能是攻打韩魏两国的好几倍。劳师远征所消耗的物质成本也更高,远征意味着战线更长,也意味着后勤补给线更长。到时候每运送一名士兵的物资,最终消耗的成本可能会成倍增加。远征的风险成本可能会大大增加。战线过长,远离大后方远征的话,给敌人留下的可趁之机就会更多。远征失败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失败之后的损失可能会更大。
韩魏两国就相当于秦国的后院,什么想进就可以进,秦国攻打韩国和魏国这两个接壤的国家,各方面的成本会低很多。即使战争不利也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自己的损失。相比较于“远攻”,“近攻”的成本大大降低,秦国可以达到“事半”的结果。其次近攻齐国的成果转化率较低。
秦国和齐国不接壤。如果贸然进攻齐国,即使最终打败齐国,最终秦国获得的利益可能也会相对较少。所占领的齐国的领土,大部分无法并入到秦国的领土之中。即使占领的一部分领土可以并入到自己的领土之中,这块土地也会是秦国的飞地,远离秦国的本土。秦国飞地的防守压力、管理压力将会更大。当时没有空军,如果韩魏两国不让秦军经过本土,这块地方将会被彻底孤立。齐国想夺回这块土地也更加方便。
秦国进攻韩魏两国则不一样,秦国每占领一寸土地,都可以划入到秦国的领土。这些土地和秦国接壤,韩魏两国也不敢夺回,秦国可以放心消化既得利益。秦国可以达到“功倍”的结果。近代这样例子也很多,俄罗斯抢占的土地都是和自己接壤,结果这些土地大部分变成了俄罗斯的领土。英国抢占的土地基本都远离本土,结果这些殖民地纷纷独立,英国能够控制的也就是当年抢占的和英格兰接壤的苏格兰。第三“远交近攻”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认为是“先弱后强”策略。
韩国和魏国两国的国家实力相对较弱,而齐国和楚国国家实力相对较强。先蚕食实力较弱的国家,可以逐渐壮大自己的力量,然后拉大自己和齐国、楚国两国的实力差距,壮大自己之后然后再进一步蚕食或吞并大国。如果秦国一上来就挑硬骨头啃的话,有可能嚼碎了骨头,也硌碎了门牙。秦国极有可能和当年的魏国一样和大国交锋中落败,直接导致霸业崩盘。秦国和赵国在长平激战中,取得了惨胜。如果秦国战败的话,秦国近百年的积累有可能毁于一旦。秦国欺负弱小的韩国和魏国的压力则小很多。这两个国家即使被秦国欺负也只会打碎了牙咽肚子里。第四战国纷争的时代,所谓的国家同盟并不可靠。
上一篇:《西游记》唐三藏与孙悟空关系到底如何,为什么总让孙悟空离开?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