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高三了感觉做题什么都会,但一到考试就考不理想,怎么解释?
做题,考试,你的高三了感觉做题什么都会,但一到考试就考不理想,怎么解释?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高三了感觉做题什么都会,但一到考试就考不理想,怎么解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高中老师,对这个问题深有感触。不少学生存在这个现象,课堂提问的时候,回答的答案也正确,平时做练习的时候也都能做正确,可是一到考试的时候就考不出好成绩,明明很简单的问题都做错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根据我的观察和思考,主要存在这么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会做和做对是两码事
会做,只是懂得做题的思路和方法,只要你对这个知识点理解了,那么你就属于会做的范畴。
做对,需要把做题的思路按照步骤一步一步地来,知识点要一点一点地写出来。在做题的过程中,有太多的的因素导致失分:
知识点罗列不全,特别是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一个材料分析题的答案要点有很多,只有全部列出来才能得满分,每少一个知识点就要扣掉几分。试想,一道题少一个知识点,多道题下来,扣掉的分数就不是一个小数字。
步骤缺失,计算失误。有的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就想草上飞,毛手毛脚。发下试卷来一看,这道题自己会做,就开始下笔写。结果导致有些步骤缺少,简单的计算结果出现错误。
卷面不整洁、字迹潦草。平时做题的时候关注更多的是结果,只要答案正确,就以为自己会做了。其实不然,在考试的时候,特别是统考的时候,各地都会网上阅卷,字迹潦草、卷面太差同样会影响成绩。
由于以上几方面的原因,即使题目拿过来一看,自己会做,但是与做正确、得全分还有一定的距离。
二、似是而非与学得扎实是两码事
在高中阶段不乏一些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深不进去,总是浮在表面上,对有些知识并没有真正地掌握,而是似是而非。
比如地理学科中关于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由于地球的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是昼长夜短的,否则反之。其中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那一天是夏至日,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时间是冬至日。
有些学生可能对老师讲的这些内容也烂熟于心了,但是在考试的时候,稍微变通一下,他可能就不会了。比如:当太阳直射点如何移动的时候,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并画出此刻的太阳光照图。
通过这个例子说明,有些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只停留在表面,并没有真正领会、理解。
三、心理素质与临场发挥存在关联
还有一种情况影响考试成绩,那就是考生的心理素质。有的学生心理素质过硬,考试的时候形态若素,不慌乱、不紧张,在考场上能够正常发挥。
有的学生则不然,太在乎考试成绩了,生怕考不好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临近考试的时候,心里就想揣着一只兔子,心跳得蹦蹦的。更为严重的是,进入考场前上吐下泻,严重影响考试的正常发挥。
针对这些心理素质不过硬的学生,老师、家长也都苦口婆心的进行疏导,不要紧张。而学生呢,嘴里一边念叨着不紧张、不紧张,结果呢,心通通直跳,手瑟瑟发抖,这种状况还怎么去做题呢?
星期天学生们还在学校学习,我还要到教学楼看看教学秩序,况且我没有打算获得青云问答奖,在这里就不再花费时间,来分析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了。只是回答了题主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原因解释。
我是朗月寒雪,欢迎关注,一起聊教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知道有一种被人们普遍使用的药吗?它叫“清凉油”,说是万用药,既可治蚊叮虫咬、止痛止痒,也可治头痛脑热、风热感冒、鼻塞肚子痛,还可醒脑提神赶疲乏、防晕车又昏船……。总之,包治百病。
实际上,清凉油对以上病症确实有些疗效,但若讲治愈,一样也治不好,治不断根。
为啥?因为它未治根只治了表。
你题中所反映的学习情况,是不是也有点象清凉油,不能解决根只能解决表呢?
你的这个表,就是走马观花,有些囫囵吞枣,被泛泛题海花了眼,所以你在做题时觉得什么都会;你的根应在:各科知识成系统,提纲挈领,融会贯通,以点代面,面上有点,也就是纲举目张,才能保证考试中考出理想成绩。
你的情况就只缺乏一些深度。
千万别焦虑!投入总复习初期,以上情况实属正常。寒假加下学期来日方长,只要你善于总结归纳,从知识系列的根上去多融会贯通,保持解题的敏感度、准确度和深度,成功就在高考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高三了感觉做题什么都会,但一到考试就考不理想,这是为什么呢?
我觉得有可能不够细心。就我女儿来说,考数学后,经常会说,这次考试很容易,感觉可以考满分。但几乎都没有满分过。试卷发下来,都是容易的题目做错,大题就是计算错。所以,要引导孩子答完题后要好好检查。实际上,检查还是比较不容易的,关键是一开始做题的时候就要细心。字写端正,放慢速度。
还有可能是知识掌握不全面。哪怕是默写,感觉都会背了,可是真背的时候可能没办法完整背出来。写的时候,可能很多错别字。比如诗歌鉴赏,可能理论顶呱呱,结合文本来做题可能就无法应对自如。
再可能是没能做好归纳总结。平时错题,老师一讲,他就明白,但却没能很好地梳理相关题型的答题策略。比如小说中细节、情节的作用,他也能说出子丑寅卯来,可是考个对话的作用,他就不知道如何答了。
感觉什么题都会做,但一到考试就考不理想,我觉得这样的学生整体素质还是很好的,只要稍加调整一下自己的学习状态,一定可以锦上添花的!
你说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