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以成千古绝唱?
寒士,杜甫,天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以成千古绝唱?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一种伟大的忧国忧民的胸怀,有海阔天空之量,有先忧后乐之心的博大胸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安史之乱后,恢复时期,天下寒士们人心思定,珍惜来得不易平乱之稳定,善良学士们都盼望着今后都过上安安稳稳的安居乐业,广泛居于乐达华厦生活勤劳致富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杜甫的诗从来都是表现民生疾苦,体查民情。他以仁愛之心观察体会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这是众所周知的。在此,不仿换个角度,从人类社会历史进展和实际分析其可能性。在古代封建社会,天朝历代都是重文抑商,科举取仕,而科学实业及工商业反而不受重视。清代文人更是闭关锁国,整个国家积贫积弱,民不聊生,难道只习练八股文的寒士就没有责任吗?所谓寒士,古代多指未及第或未能出仕的文人墨客。正所谓:学而优则仕,货卖帝王家。显然,题主是期望皇帝或者是国家出钱把读书之人都养来,实行有一定保障能力的“低保”,在当时的历史条件,这种想法是极不现实的,甚至是荒谬的。精兵简政是历来治世的作为,怎么可以用老百姓的血汗钱养闲人呢?所以,还是应鼓励知识分子多做实业、经商、搞科研。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杜工部诗才了得,亦应赞许五柳先生“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诗圣杜甫《茅屋为秋风竹破歌》中名句。诗圣之为诗圣就是他这种济世情怀,不仅达则兼济天下,穷也兼济天下。他希望天下的寒土得广厦,俱欢颜,而自己独破受冻死也足。这种高风亮节怎不让感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部分是整个作品的精华所在,一共也是五句,又分成前三后二,两个部分。前面的三句是自古以来人们最为赞赏的,一共23个字,却表现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无比宽阔的胸怀,他似乎是在苍天发问“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第一句用了七字句,中间却用了九字句,然后,又一个七字句。句句递进,句句蝉联,采用了许多胸襟宽阔,愉快情感的词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这是与前面部分的笔调完全不同的,而正是这样才可以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痛苦的贫困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激情和希望。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欢歌,这也是一种浪漫主义的情怀。诗人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贫苦,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恰恰相反,诗人对未来充满美好的理想与渴望。所以诗人才会在最后两句吗,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是诗人的最高境界,不仅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同时也表现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
每当笔者读到这首诗歌时,总是无法压抑内心澎湃的激情。为什么在古代,在所谓的封建时代,我们有这么多胸怀天下百姓的文人,像杜甫、像范仲淹?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属性,都不是广大百姓的代表,然而却在上千年之前,已经具备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样一种伟大的情怀?试看今天高居庙堂之人,有几人做到?又有几人可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很想知道今天的权高位重之人,还有那些不断为了一己私利推高房价的商人们,读到伟大诗人杜甫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会做何感想?尤其是当你们读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时候,会不会有些不寒而栗的感觉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安史之乱(755)发生以后,杜甫颠沛流离,到处奔波。直到七五九年的岁末,才流浪到四川成都,在西郊外的浣花溪住下来。第二年春天,在城西七里浣花溪畔找到一块荒地,斩茅伐草,先开辟了一块亩把大的地方,在一棵相传已有二百年年龄的高大楠树下建筑起一座并不十分坚固的茅屋,这就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圣地——“成都草堂”。
上一篇: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到底厉害不厉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