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一月不上两次坟,南北民俗一样吗?
习俗,清明节,城隍一月不上两次坟,南北民俗一样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一月不上两次坟,南北民俗一样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风俗在我们国家是有的,只不过是传错了,原话应该是“坟不能上两回”。这不是说遇见忌日还有平常的上坟日子在一个月里,就不可以去两次的意思。
这里所说的“坟不能上两回”的实际意思就是说,在老人去世以后,大伙一起挑一个日子去上坟 ,而不可以今天某个子女去,明天某个子女去。
如果这样的话,后面去的人是会看到前头去的人烧过纸留下的痕迹的,亲人之间上坟都不一起去,这就是说彼此之间是有隔阂的,不愿意见面。
因此往往人们不会过多的去打扰已经过世的人,所以一个月每时不会去两次坟地打扰逝者的安息的,所以往往会避免这种情况是大家都遵守这样的相关的民俗,明约最终达到一种尊敬礼貌,还有对已去的人的思念的一种行为规范,最终也就成了民间所说的一个月不去两次坟的这种习俗。
除了“一月不上两次坟”,另有“一人不上两年坟”的说法,这个特别是死在年末的亲人了。也便是说岁尾归天的亲人,头年的三日忌,五七忌和百日忌,肯定要所有办完,不可以隔年。
宁肯合成办完,也不可以拖到过罢年,都是隐讳吧。 死亡对于一个人来说代表一生已经结束,所以农村和逝去之人之间无论生前有着什么样的矛盾,在这种时候都会选择忘记。
邻里之间不用邀请也都会自发的前来烧纸吊唁,也会搭把手看看能不能帮到一些忙,让逝者的葬礼举办的非常顺利,不出现任何的麻烦。
其实这时候往往也能让之前的矛盾释怀,增加邻里之间的感情。
还有就是不想让世人太伤悲,不想让故人受太多打扰。
我觉得只要你想去看望去世的亲人,表达自己的哀思,一年去几次也无所谓啊,虽然各地的习俗不同,但也不会对自己产生什么不良的影响,只要你觉得自己做得对就够了。
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有的地方将扫墓称之为“扫山”或“拜山”等,南方部分地区称之为“挂山或“挂纸”出于对祖先的礼敬,又或“去恶字而呼为美”的修辞习惯。
例如清明节扫墓,北方叫上坟,南方沿海一带为了避开“坟”、“墓”二字,婉 称为“拜山”。把扫墓叫做“拜山”显得更古雅,“山”字的古义之一便作 “坟茔”解,如今风水师仍然称墓地的坐向为“山向”。
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
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节春风明媚,绿树成荫。人们在这一天踏青、扫墓、上坟。人人都要戴柳,家家户户门口插柳枝。
这个习俗究竟从何而来呢?关于清明节有个传说和宋代大词人柳永有关。据说柳永生活放荡常往来于花街柳巷之中。当时的歌妓无不爱其才华,并以受柳永青睐为荣。但因为生活不轨,柳永一生为仕途所不容,虽中过进士最后却于襄阳贫困而亡。他的墓葬费用都是仰慕他的歌女集资的。每年清明节,歌女们都到他坟前插柳枝以示纪念,久而久之就成了清明插柳的习俗。
其实这个习俗早在唐代就有了。唐人认为三月三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清明节插柳的习俗非常盛行,人们踏青玩游回来,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
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史籍典章的记载,清明节插柳总是与避免疾疫有关。春节气候变暖,各种病菌开始繁殖,人们在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于摇摇柳枝了。 清明插柳戴
柳还有一种说法:古时我国北方人将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
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寒食习俗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效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上已招魂续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
春秋时期,周朝晋国(今山西介休)人,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死后葬于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深为愧疚,遂改绵山为介山,并立庙祭祀,由此产生了(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历代诗家文人留有大量吟咏缅怀诗篇。
《唐书》记云:“开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而京师四方因缘拜扫,遂设酒撰(zhuan,饭食),携家春游。”
北京习俗 。老北京清明节时的另一习俗,是在这一天要去城隍庙烧香叩拜求签还愿问卜,在明清民国时老北京有七八座城隍庙,香火亦以那时最盛。城隍庙里供奉的“城隍爷”,是那时百姓信奉灶王爷、财神爷外最信奉的神佛。
这个“爷”其实就是一个城、一个县的“不管部”部长,城隍庙在每年的鬼节——清明节开放时,人们纷纷前往求愿,为天旱求雨(多雨时求晴),出门求平安、有病企求康复,为死者祈祷冥福等诸事焚香拜神,那时庙会内外异常热闹,庙内有戏台演戏,庙外商品货什杂陈。
据家中老人回忆在民国初时还有“城隍爷”出巡之举,人们用八抬大轿抬着用藤制的“城隍爷”在城内巡走,各种香会相随,分别在“城隍爷”后赛演秧歌、高跷、五虎棍等,边走边演,所经街市观者如潮。有一首杂咏:“神庙还分内外城,春来赛会盼清明,更兼秋始冬初候,男女烧香问死生。”即说的清明节这一习俗。
天津习俗 。中华文化注重孝道,天津民风自古淳朴,天津人缅怀逝去的家族先辈亲人,非常重视祭祀的仪式,每年在三个“冥节”中,最首要的当数清明节(另两个“冥节”是指夏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和“十月一,送寒衣”日)。 天津人俗称清明节为“鬼令”,在清明前后各10天祭祖,最好的日子是在清明节这一天去扫墓(天津人曾普遍称扫墓为“添坟”,后来又改称“上坟”),系天津地区传承下来的重要风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