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过年是依照本地的老习俗好,还是更新好?恭请献言?
习俗,圣诞节,传统过年是依照本地的老习俗好,还是更新好?恭请献言?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过年是依照本地的老习俗好,还是更新好?恭请献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过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极深的文化底蕴。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姓氏其过年的习俗也有不同。
虽然时代发展进步了,但老祖宗留下的传统习俗不能丢,还需要传承。其原因:1.这是对祖先的尊重。2.也是不忘本的具体体现。3.传承挖掘有利家族发展振兴。
个人觉得过年采取“传承”与“现实”并存,既强化了传统习俗,又紧跟现实风俗。这是对传统的承纳,也是对现实风俗的包容。这样过年一定既有很深的历史意义和很广的现实意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还是更新好。
其实,过年的内容各地不同,各有特色,丰富多彩,给人们带来了幸福快乐。随着时代的进步,过年的内容也在不断的在更新,过年也在与时俱进。
特别是近些年,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有钱了,越来越多的人,一改旧俗,旅游过年。即不在家吃喝玩乐了,而是走出去,乘火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到名胜景点旅游过年,有的还自驾游,给过年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我觉得这样更好。
因为现在的人们对吃好喝好早就不满足了。过年吃的和平时吃的也没啥区别,人们还要追求更高些的享受,就是玩好。即组织全家走出去,享受大自然的美。我以为这样的过年更有意义!更能体现国家的进步,人民的幸福安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问答!上善若水觉得还是按当地风俗过年好,这样过年才有年味。请不要把过年的风俗改掉。因为民间习俗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做为国人应该有传承中国民俗文化的责任和义务。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起着重要的纽带和基础作用。其中诸如以人为本,讲究诚信,强调和谐,重视教育,倡导德治等等,在当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文化建设中,仍然是重要资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对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使全国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对过年的风俗不能改,不能忘了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恩师邀请!
不是决对的,而是相对而论的。
古今的风俗习惯不是一下子就能烟消云散的。
当然迷信的我不会继承的,我会按看现代文明去做的。但是春节还是要过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笔者认为,过年应该按照新老风俗结合最好,记得小时候的年味儿很浓很浓,改革开放几十年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总感觉到年味变淡了…人们关注的是如何发展经济,人情世故也淡了不少,过去农村过大年贴春联,放鞭炮,杀猪宰羊, 烹烹炸炸很热闹,尤其孩子们过年买上一身新衣服,过个春节甭提多高兴,除夕过后乡邻相互祝福,给长辈磕头拜年得压岁钱,朴实的乡音浓浓的年味,体现的淋漓尽致。
年轻人对待过年的态度有所不同,他们喜欢在饭店订上一桌酒席,一家人围在一起举杯畅饮吃年饭,酒后回家看春晚,他们对移风易俗有些充耳不闻的感觉。
春节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节日,无论人们从那个地方工作,过年了都要回家团聚,笔者希望年味依然浓浓,祝愿全国人民新年快乐幸福安康,不要丢掉好的传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过年也就是春节,这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一部分,是老祖宗留下来的,
所以,尊重传统文化,尊重当地民风民俗……
但也要适应现代文明,
比如,放炮,
偏远地区不知道,反正市区和近郊都不允许放了,
虽然过年放炮显得热闹有气氛,可污染也是很严重的,所以还是尊守比较好,
其余的拜年串亲戚,给孩子红包等,这都是老传统老习惯,
但,有些事还是量力而行,红包不要给的太多,
你给人太多了,人家回你就不能少,如果少了就会有矛盾,
最后希望大家,年前肯定辛苦,注意安全,注意休息,注意身体。
上一篇:初恋离婚了来找我,我又很爱自己的老婆,我该怎么办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