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理解王阳明所说“恶人之心,失其本体”?
本体,恶人,之心如何理解王阳明所说“恶人之心,失其本体”?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夲在一念之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观点: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了邪恶之心,当然是非心体了!
请关注分享评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本体是什么?是做人的资本,其资本就是人体的“体”字中的亻字旁。尽管本还在,但已失去了做人的因素,剩下的问题不是事就是情。上帝造人的动机就一个,磨炼人的性格,因人的性格大多来自于十二生肖,不磨炼,怎会有净化上升的可能!人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但人总是以贫贱富贵寿夭长短来衡量这个问题,所以,从根本上就出现了问题,不迷失反到很不正常!我思故我在的事动物身上也有,不只人有。存在的即是合理的能落实到方方面面,这不是借口,真正的借口就是人的一张口,要不古人怎会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我们先用很浅显的事例来说明:比喻两军交战,杀敌一万,自损八千。你去攻击别人,也一定会损失自己的本钱。这个比喻虽然不够恰当,足可以很明了理解这抽象的哲学问题。
“恶人之心”,泛指在心里产生厌恶,憎恨,仇视,嫉妒以至于心生报复他人的心理活动,这些所有负面内在的心理想法,都会在大脑想象的各种图像呈现在你的脑海中,显意识的显像思维最后必然沉淀在你潜意识中心,负面思维必然产生负能量,就会消减你内在的正能量。你健康向上的心态就会变的萎靡不振,心里的阴暗面逐渐吞噬着你的原本健康的灵魂!
王阳明所说的“本体”,就是道之体,道为万物之母,化生万物却不居功,人生于天地之间,都是依赖道之体而生存于世,道天地之正气,道是德的本体,德是道的体现,道德一体,所以德可养气,德正则气正,德广则气宏。反之,恶人之心必损阴德,德失必道失,道失必气失,气衰则病,病而弱,弱而亡!所以王阳明说:“恶人之心,必失本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说人本无善恶,但是受到到影响,就是失去本性。这里的恶人之心不是恶人的心,而是心性受到影响为恶,本体及本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本体为善。倘念为恶,则失了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首先必须确认的是:只能从伦理学角度回答这个问题,和物理学无关。程朱理学说万物皆理,阳明先生十几岁格竹子,格到吐血也什么也格出来。等到35岁龙场悟道,突然明白了:万物皆理,我就是万物之一,我对自己最了解,哪直接格我自己算了,所以有了夜半呼号,顿悟大道。但他中年到老年还是有思想的转变的,这点可参考-陈来先生写的《有无之境》,这是至今我读到解释阳明先生哲学思维最好的书,没有之一。
阳明先生4句偈语,我们看第一句:无恶无善,心之体。什么意思呢,我认同-明末 管志道先生的解释:心为太极,善恶为两仪。多了不解释了,自己体会吧,其实“善”也是两仪之一,结果还是没有了太极[666]。怎么样,是否有点糊度了?没关系,经历多了,就都懂了。打个比方:你游历了世界,回到家门口,天气不错,出来晒太阳,门口老哥最远就到村门口,见面互相感叹:天气不错,还是家里舒服!但真实体会只有自己清楚呀。
上一篇:喜欢胡思乱想怎么办?是不是应该断掉让我胡思乱想源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