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空城计》中司马懿本来有机会灭掉诸葛亮,却让诸葛亮安全脱身。你如何看这件事?
司马懿,空城计,蜀汉《空城计》中司马懿本来有机会灭掉诸葛亮,却让诸葛亮安全脱身。你如何看这件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至于问题中所说到的两人狼狈为奸,这就有点让人细思恐极了,因为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司马懿就很可能是蜀汉安插在曹魏的卧底。诸葛亮伐魏其实是为了保全蜀汉,因为越是弱小就要在强者面前显得越凶狠,这样强者才不敢贸然出手,这就是诸葛亮对外政治上的清华所在。而如果司马懿配合了诸葛亮的韬略行事,那司马懿是什么?
而更加阴谋论的解释是,其实司马懿看出了诸葛亮的对外策略,故意配合诸葛亮,目的是为了不让曹魏吞并蜀汉而变得过于强大,如果曹魏吞并了蜀汉,那吞并东吴也就是个时间问题,如果统一了天下曹氏政权就很难被司马家族所替代,为了后世子孙的未来,所以司马懿在空城计配合了一回诸葛亮。这个,有点,太……。如果司马懿能算计到了这儿,那我们就可以把他当做神供着了,不现实。罗贯中如果是这个意思,那这个包袱就埋得有点太深了,完全没意义。所以正确的解释应该是罗贯中对这一段落处理的不够饱满,造成的违和感使人感觉司马懿似乎有意在配合诸葛亮,所以说司马懿配合诸葛亮应该只是是一种错觉而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有魔,何以成佛;没有佛,何以存魔!利益平衡使然,所以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1、人的存在价值,是对手形成的根本。
超越战时的政治智慧,作为两国的军事首脑,对战局都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一般的空城计只是对手下的一种障眼法,而瞒不过司马懿和诸葛亮,诸葛亮要给司马懿一个交待,司马懿要给魏国一个交待。谁都明白“狡兔死走狗烹 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何况二人乎。
2、政治格局的微妙
当时各方政治已成,是由几个人的形成而定局的,人的存在,形成了一张微妙的生死利益网,表面上看是死敌,其实是各为其主,对手的生往往意味着个人的生和家族的兴旺的保障,这是常人无法看到的,所以,关键人物以自身利益为重,一般不会轻易的打破这种格局。
3、惺惺相惜,英雄所见略同
作为雄才大略的智者,深知知己难觅,哪怕是对手。所谓棋逢对手当人生一大快事,可以从对手过招中获取老师传授不到的知识,享受过招的知慧妙趣。
总之,智慧是书本中学不到的,司马懿和诸葛亮的空城计更是一种智慧的升华和留给后人的千年绝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是疑心太重的原因,也是工于心计的结果,二者都善谋,终有一个失策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司马懿叹服诸葛亮,经过多番斗智斗勇,已自愧不如。加上本来就多谋多疑,导致当断不断,下不了决心。对手利用其心理,《空城计》大获成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斗智斗勇显示智慧之高低,诸葛亮总是胜算一大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司马懿熟读兵法,但疑心过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司马懿是高人,胸有大志!他之所以不灭诸葛亮,是因为他深知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在他的宏伟计划正在准备、待机之时,他是不会因小失大,自取灭亡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我们来看看《空城计》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出现的,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对于曹魏来说可是气势汹汹,当时的诸葛亮让自己的得意门徒马谡守着街亭,自己带着大军向着曹魏的腹地进发,因为他认为,刘备口中的言过其实的马谡,绝对能当大任,因为当时的诸葛亮,估计就是给马谡镀一下金,好让马谡接替自己的位置,结果马谡给演砸了。
上一篇:订婚戒指多少钱?春节男生订婚选择哪种类型的订婚戒指更合适?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