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能说说当前教育的困境与出路吗?
孩子,学校,计划能说说当前教育的困境与出路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实际上家庭教育并非是父母对孩子进行说教,而是全家人相互协调,共同成长。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品行引导,对自身成长有利,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明显的作用。
同时,家庭和学校应当互相理解、互相配合,寻求教育的一致性,父母无法取代学校的老师,老师更不能替换父母的作用,只有互相尊重,共同负责,完成家校一致,互补互助的完整教育体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教育事业是培养和教育人的事业,教育是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和基础,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伴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增长 和社会的进步。教育问题在我们的社会和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经济社会要持久健康发展,就必须正确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咱不是教育家,但以我的眼光来看,教育处在十字路口,一方面从小学习英语,挤走了国学,强调学国学,又不能好好学英语。我认为不能丢掉国学,我们中华的国宝怎能丢掉?所以小学不该学英语,上了初中高中,学点基础,上了大学,立志做国际工作的可以重点学。现在看来凡是没考上大学的人英语早已忘干,况且平时和人交流也不用英语交流,有什么用呢?回头再看,毕业了做国际工作的人有多少,百分之十不到,其余的人除非回校教英语,但是学校招老师,只看文凭不看英语水平,这不悲催吗?为了就业,考研,英语又是难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前教育的困境迷失了初衷,会随着社会发展逐渐回归:
首先,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为了能让自己有体面幸福的生活, 为了对他人和社会有正面的贡献。目前的教育是过度攀比竞争的“剧场效应”,例如补课,如果大家都是正常上课那么和大家集体补课其实最终效果是大体一样的。 但大规模补课的结果就是不健康竞争,内容重复,耗钱耗时间耗精力,把所有学生都搞得紧张疲倦。再深入想的话,现象的原因是大家要挤高考大学这个独木桥,之后的大半辈子基本上就被定型了,这种焦虑导致起跑线越来越早,过去的十几年间这条线从高考拉到小学,甚至早教胎教。
那么,大家为什么这么怕大学考不好?因为进入社会工作后发现资源分配大部分都是“赢者通吃”,所谓“混的好”和“混得差”的人生相差确实很大,所有人着急尽早踩到着别人爬上去。可是为什么要踩着别人才能上去呢?可能还是跟文化心理有关,像晓松说的“自古以来不习惯大家平等,不是你跪就是我跪”,整个系统形成下来再回头看,已经和教育的目的相去甚远了。所以教育也是现在低生育率的一大原因, 大家上学这么累,工作后更累,不能心态平和有安全感的生活的话谁会想要孩子多要孩子?
当然,任何社会问题都不是孤立的,甚至根植于整个社会文化的复杂系统,而一个复杂系统又有很大惯性,尤其是中国这样历史悠久的国家,人的思维被社会影响,也反过来影响 社会。改革开放后整个世界趋同,中西文化加速碰撞融合,80/90/00后的想法已经有了大跳跃,更加平衡工作和生活,开放思维的大门马上打开就不会再关闭,随着财富的积累,希望生活工作的压力变得适中,教育也会回归本来的初衷,那时候大部分人可以所谓“心安理得的混日子”。当然,任何事情都不能做到极端,因为整个世界也有剧场效应,绝大部分人都没有竞争动力整个国家就会走下坡路,看到欧洲某些国。
写在最后:
未来几十年更是会发生新的技术革命,自动化智能化会解放出大量劳动力,同时也是双刃剑,让很多人的工作失去意义,到时社会财富分配体系大转变,所以Andrew Yang现在把UBI的想法拿出来才这么受欢迎。届时教育也会巨变,到底如何才能在富足生活,自我价值和社会贡献之间找到平衡呢?目前谁都没答案... 没准儿N年后基因工程脑机接口已经应用,已经不需要传统的知识记忆,甚至意识也可以被编译,可以读读尤瓦尔·赫拉利的<<未来简史>>来天马行空一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教育的困境:
家庭贫富差距大,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就业困难等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太过于应试教育。
二教育的出路:
其实教育是多方面的,不光是考试成绩:比如生活方面,性格、品行、心态、格局,以及多方面发展,上好的大学固然是好,但是必定最高学府名额有限,不是每个人努力就能达到的,家长也要有个好的心态,当然不是说就让孩子不要努力,该努力还是要努力!没有好的心态,比如像有几个硕博因为毕不了业寻短见,还有复旦大学毒害室友案,都是国家的人才,但是人格心态有问题……
条条大路通罗马!希望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好的未来
上一篇:在农村身体不好的夫妻,看病棺材本10万是给孩子娶媳妇还是存起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