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能做到断舍离?
自己的,东西,的人如何能做到断舍离?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断离舍没有执行方法,境界达到那个标准,自然断离舍,物质本身不起作用。
: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何能做到断舍离?!
当今社会,充满一股浮躁之风,人们处于忙忙碌碌中,焦虑,抑郁,迷茫……
人们无休止的欲望,促使着对金钱的渴望,对物质的执迷。
生命本应该快乐,单纯,夹杂的过多的纷繁反倒没了乐趣。所以,现在,提倡一种极简的生活,舍弃一些无关紧要的人事物,让生命回归自然。这就是——断舍离。
如何能做到断舍离,不单是需要意志,更需要对自己的自信。一些看着无用的东西,一年半载没有碰过物件,几年没有穿过的衣服。等等。为什么不舍得扔掉,是因为内心还不舍,还有对未来的恐惧,担心自己某一天要用到时没有了咋办。还有对自己的不自信,未来是否能更好,窘迫不得已了还能用到这些,等等的消极的想法。
抛开这些浮躁的消极,以积极向上的自信去面对未来。抛开这些阻挡我们享受自然的杂物,生活才能更单纯,快乐。
勇敢的断舍离吧,离幸福更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所理解的“断舍离”,就是断然舍弃一切自己已经不再需要的东西,“断”是指断绝,“舍”是指舍弃,“离”是指离开。
这些被我们断舍离的可能是一件物品,也可能是一个人,又或许是一段过去。人们通过“断舍离”这种方式,以达成自己本人的身心俱轻与生活环境的清爽整洁。
中国人是个非常重“感情”的族群,这是因为我们的先人们曾经穷怕了,所以让他的后人们从小就接受传统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勤俭节约思想教育,这就养成了国人都喜欢储存旧物、念及旧情的天性和习惯。
如若不信的话,大家都去看看各自家里的储藏室、衣帽间和阳台上吧,是不是都被杂物塞满了?是不是都已经快塞到了自己的心口了?有多少的旧物品都已经有很久没用过,可自己还是舍不得扔。有时候想想,我们这都是有病,还是很严重、必须要及时治疗的大毛病。
咱就再拿我们天天捧着的手机来做例子吧。在我们的手机屏幕上有多少曾经下载的APP在那里躺尸?在手机的通讯录里有多少人已经很久不曾跟你联系过?微信好友里又有多少人自己根本认都不认识?以前储存的歌曲和文章有多少是自己压根就没再听过和看过的?还有相册里的那些老照片、图库里的老收藏,又有多少我们已不再需要?……
都说人生有舍才有得,这道理谁都懂,可现实生活中又有几人能做到呢?是时候该清空这些垃圾了,这包括自己生命中遇到的一些垃圾人。我们明明知道某个人充满着负能量,是不可深交的“小人”,可我们为什么还要去与他保持着虚伪客套的来往呢?
都断舍离了吧,不要再无谓的浪费自己的生命了。把自己有限的生命全都用来维护真正的友情吧,让自己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多陪陪亲爱的家人吧,让自己的时间和生命都用在更有意义的人和事上,才是活着的真正意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尚可网的邀请。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清楚地知道何为“断、舍、离”?在麒妈看来,“断、舍、离”更多地是一种心态,一种对生活的态度。
断,即为断绝不需要的东西,深层次的则是断掉一切以物品为媒介的诱惑,停止负面的思考模式。
舍,舍去多余的物品,顺从自己的本心,割舍掉既有却不属于自己的“幸福”。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松开“多就是好”的念头,放下执念看清自己轻装“远行”。
通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透晰自己。我们可以自问:自己真正害怕的是什么?对物品“断、舍、离”了,那对自己的过去,是否也有勇气整理内心混沌,勇敢地“断、舍、离”?那些令自己心酸纠结不已回忆,若已从中得到了教训,何必再耿耿于怀,不肯放手?只有学会“放下”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舒适感和幸福感。
很多时候,在我们耳边常有一些声音在你耳边吱吱作响,它影响你看待事情的能力、左右你响应事物的方式,甚至会主宰你的生活。这个说话的声音显然不是本我,只不过是一些念头。但是这些念头可厉害了,它让你不由自主地去做一些事情,自己都无法控制。
不但如此,脑袋里的声音还不断地让你去跟别人比较,告诉你,你有多差劲、别人有多好、没有人瞧得起你、没有人真正欣赏你,让你的情绪低落到谷底。有些人自己“重启”的能力很强,这样的人幸福指数会比较高。反之,一些人头脑里的“中央处理器”版本比较低,思考问题也比较负面,甚至是悲观主义者。因此,要真正做到“断、舍、离”,要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一定要和脑袋中的声音建立一种比较健康的关系。
尤其是每次当你注意到自己在负面思考的时候,要能够“断”。断的能力在于“观”,如果你可以观察到自己有负面的情绪,你就已经成功一半了。如果能不理会自己的负面思考,还是乐观、正面地去处理事情,这样的人就能成功地断去让他不幸福的思考模式。
“离”,也就是离心,外在的世界再也满足不了内在的空虚和欲求,我们会觉得没有一种法门可以带给自己想要的那种自在和快乐,此时便需要驱离要求更多的幸福欲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会放下”、“活在当下”,学会审视自己的过往,学会与自身内在的各种阴影、各种负面情绪和念头好好相处。
上一篇:又是一年春联时!现在自己写春联的人多吗(新意)点的对联来几副?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