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战国时期为何鲜有造反的将领?
将领,秦国,自己的战国时期为何鲜有造反的将领?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荆轲刺秦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樊将军为了感念燕王收留之恩,说自杀,就立即挥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这样一个“重情义轻生死”的文化氛围之下,自然很少会有手握重兵的将领去选择谋权篡位,这样风险十分高的行为。
另一方面,在做这样一个谋权篡位的决策时,自然会权衡收益、成本和风险。如果作为将领,在春秋战国时期谋权篡位成功,那么恭喜,他成功地坐上了王位。但接踵而至的将是周围国家的乘火打劫。
要知道,周围虎视眈眈的国家盯着这样一个朝局动荡的好时机可十分不容易。说轻了,向这位刚坐上王位的大王敲点竹杠;说重了,随便举起一个旗帜都可以让这个国家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随时都有被其他国家瓜分的危险,王位这样一个快活位置又能坐稳多久呢?倘若失败了,那自然是身败名裂,毁掉一世英名。
况且,这是在乱世,又不是太平盛世。一个将领就算成功篡位成功,他也没有把握能在这场“逐鹿中原”的军备竞赛中胜出。
文化的熏陶和收益成本的不协调决定了在春秋战国时期谋权篡位是一个非常不划算且很难遇见的事。因此春秋战国很少有将军会谋反篡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战国时期,是对武将高度需求的历史阶段,好的武将会得到厚待和重用,秦始皇统一后,没有杀一个有功之臣,可见扫六合况且不杀军臣,何况那些抵挡的国家,这些人是那个历史时期推动车轮前进的人,一个有脑子的君主不会去做自弑其路的事。不难回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战国,还有春秋,造反的可不少,乱得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说的是三人成虎的故事吧,不是出去打仗,而是陪太子当质子的。 叫庞葱,不知道是不是你说的那个 ------------- 如果我回答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一下。或有其他问题也可以关注我,给我发私信
上一篇:怎么教孩子学画画啊?现在注重素质教育,我寻思给孩子培养个技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