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后,孩子总说因为粗心丢分,怎么办?
粗心,孩子,考试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后,孩子总说因为粗心丢分,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没有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我见过太多的学生做作业或者考试的时候不用草稿纸。尤其是理科科目,在做题之前一定是要备好草稿纸,在草稿纸上作图、推理、演算,将大致的解题过程写出来,即使错了也不需要在试卷上涂改;另外一方面使用草稿纸的好处是在尝试解题的过程中逐渐发现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3、缺乏正确的考试心态
学校的考试大大小小有很多,周考、月考、段考、期中考、期末考……,其实对于不同的考试,学生应有不同的考试心态。我一般会给这样的建议:类似于周考、月考、段考这样的小考,学生应该把它看成大考,通过小考发现问题、锻炼心态、积累经验。而在向期中、期末,中高考这样的大考中用小考的心态去对待考试,往往会发挥出不一般的水平。
但是很多学生往往一次考试考得好就沾沾自喜或者一次考不好就一蹶不振,这样不会最终取得好成绩!
二、粗心问题如何杜绝
1、要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学习任何知识都离不开记忆,记忆是最基本的要求,学过的知识点一定要做到熟烂于心。
2、多做多练,勤思考多动手,培养良好解题习惯。
3、培养良好的考试心态。考场上镇定自若的分析每一道题目,准确无误的计算每一个过程!
其实,粗心只是表象,也是学生成绩不好的理由,而很多家长也相信这样的理由!通过上面的分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可能是两种心里 一种是孩子说粗心丢分是因为想让父母认为自己原本应该比现在考出来的成绩更好 自己本应该更加优秀 不想让父母失望 这时好好引导 给孩子信心 下次孩子就会朝着更好的成绩努力 另一种可能就是孩子本身不爱学习 父母总逼着要更好的成绩 所以每次都说是粗心的原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于粗心的问题,其实还是学习习惯的养成出了问题,孩子卷子上体现出的粗心,是日常学习,生活各种粗心这种习惯的一个集中呈现。要解决考试粗心,得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培养,日常是一个认真严谨的孩子,考试就不会存在粗心的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粗心是借口。本质就是:不熟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考试成绩出来之后,有的家长觉得孩子粗心大意,造成了一些成绩,没有得到满分或者应当得分,最后没有得分,把它归结为粗心,但其实我个人觉得这种归结方法是错误的。
首先承认错误是第一原则,很多孩子可能自己会做这道题,但是做题的时候没有做对,如果客观的讲孩子的确是会做,的确是粗心,但是用这种方式来替孩子打掩护孩子,时间长了就变成了另外的思维方式,他甚至会在事而非的时候,都会考虑自己有一种侥幸心理,万一呢?
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一种观点,感觉自己差不多能对,但其实能够做错,最终再给自己找一个台阶下,最终就变成了不追求一些精致的学习,也不追求一些极度的精致。
其次,对于知识来讲,我们现在必须承认的就是应试教育或者说考试分数这种方式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状态,如果家长对于孩子的分数不太关心的话,大致不可以考虑分数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但是如果家长认为孩子的分数是孩子的能力,甚至包含是否细心这一个品质的体现的话,就必须注意每一个分数都应当拿到数。
什么都可以差不多,唯有考试不可以,唯有学习分数不可以更准确的讲,唯有数学不可以差不多,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对待学习态度和学习认知的时候,必定要注意的就是,分数其实不能用粗心来解决自己的失误。
任何时候,分数一旦出来了就没有机会再更改,分数的背后不承认什么是细心,什么是粗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一个曾经有6年高中教师经历的人来说,我从不相信也不接受粗心一说。你让他做1+1=2.他绝对不会写成3,因为他做过太多遍!所谓的粗心,就是练习不够,同类型的题做的少了。你把这个同类型的题让他做个20遍,你看他还错不错?至于孩子说上回这个题我做对了,这次粗心做错了,你也不要相信,这只能说明他对这个知识点掌握的不牢固。我现在也这样对我儿子,不要跟我说粗心,错了就错了,掌握不劳就是掌握不劳,不要用粗心来掩盖事实。
上一篇:想问一下本人零零后,现在想去学校学化妆进组工作,可行吗?怎么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