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培养学龄前儿童的注意力?
孩子,注意力,注意如何培养学龄前儿童的注意力?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对幼儿有一定的有意注意的要求
这个要求应该贯穿于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在每天早晨入园时,应当要求孩子们把注意观察活动室的布置,以及室内养各种的小蝌蚪、白菜根有什么变化等等。如果能经常反复地要求,天长日久,就能使得幼儿逐渐形成一种专心做事情的意识和习惯。
3、用语言组织、稳定幼儿的有意注意
语言特别是暗示性、欣赏的语言,对幼儿的注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4、让幼儿在积极的活动中保持有意注意
如果让幼儿单纯坐着静听老师的讲解,他们注意力保持的时间就比较短;如果让他们边听边动手学着做一做,则注意保持的时间就长些。具体的方法还会有很多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如何培养学龄前儿童的注意力,这个培养的时间就要提前了,而不能在快要上学了再来培养,这个就要多方面的培养才能让孩子的注意力集中,下面我们就挨个来说下!
1.首先从孩子听觉上开始,当孩子在1岁半左右,就可以让孩子从听开始,可以放音乐,放古诗,放古诗,或者儿童节目,开始的时候孩子可能会爱听,但是不要着急,坚持,坚持了就会有兴趣,孩子的教育永远不能急得。
2.一定记住当孩子在玩一个玩具时,不要又去玩别的,一定让他明白玩了一个玩具,想玩别的,必须收了第一个玩具,这样就不会让他思绪不定,注意力不集中了,一会看这边一会想着那边,而且也能养成她几时收玩具的习惯!
3.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线条的涂涂画画,来训练她手指的精细度,还有一些找不同的画让孩子早点去接触,还有一些拼图游戏,都可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4.淘宝上有很多益智集中注意力的玩具,直接搜索益智集中注意力,下面这几款都非常不错,我都给我家小女儿买了,她现在25个月,刚把她从我妈妈接回来,就准备自己好好培养,注意力只是一方面
5.可以结合手机 app,很多手机app对注意力这一款有很好的开发内容,下面给大家推荐几款你们看看,
这几款都很好,找不同,涂色,都可以从各种不同方面去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家长陪伴,一起学习,其实还有很多方法,孩子的教育每个妈妈都是一名老师,方法只是针对适合的人,所以不需要太过于着急,寓学于乐是重点,千万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第一,每天给孩子睡前亲子阅读绘本。
第二,对即将进入小学的孩子,可以在8月份进入书法班,练习一下写字的姿势及握笔的方式。同时培养他的专注力。
第三,可以和孩子一起练习,每天静坐5分钟。慢慢的延长到10分钟,15分钟20分钟。过程中怎样做到给予奖励。
第四,和孩子一起坚持喜欢的运动,比如说跳水,跑步,每天坚持至少10分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营造安静、简单的环境。幼儿注意的稳定性差,这是学前期幼儿的普遍特点。因此,父母应根据这一特点,排除各种可能分散孩子注意的因素,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简单的生活环境。例如,当孩子正在全神贯注地做某件事时,家长不要随意地去打扰孩子。一会儿爸爸走过去看看;一会儿妈妈过来送点吃的,这样孩子短短几分钟的活动被大人在无形中打断好几次,时间长了,自然无法集中注意力。所以,在孩子专心做事时,家长最好不要进进出出孩子的房间,以免打扰孩子。
2、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孩子一日生活的节奏以及各种活动的时间长短都会影响他们的注意力。因此,家长应当合理安排孩子的生活作息,让孩子的生活有张有弛、动静结合。此外,在不同性质活动的之间进行转换,要给孩子一个适应的过渡期。例如,在户外玩了半天,刚一回到家,就让孩子进入到安静的学习活动中去,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合理的,不符合幼儿注意发展的规律。
3、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注意的品质。一般来说,衡量一个人注意力发展的水平,可以从四个方面,即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幼儿亦是如此。
例如:要培养注意的广度,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藏猫猫”的游戏。先在孩子面前摆放上各种他们喜欢的玩具,让孩子观察几秒种,然后让他们闭上眼睛,家长趁机悄悄拿走其中的几件,然后让孩子说出哪些玩具不见了。这个游戏要求孩子在观察时,能快速地注意到几个物品,从而锻炼了孩子的注意广度。值得注意的是呈现物品的数量、观察时间的长短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要因人而异。
4、激发孩子对活动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产生和保持注意力的主要条件。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大多可以集中注意力,并能克服一定的困难。
5、事先明确活动的目的和要求。要想使孩子的注意持久,成人不能强迫他们做事,而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从而激发他们做好这件事的愿望。因此,在活动之前,家长应当帮助孩子明确活动的目的和要求;在活动过程中,还要及时提醒孩子,使其注意力始终指向某个方向。例如,家长和孩子一起种了一颗豆,放在窗台上。最初几天,孩子可能出于好奇而经常来看一看,但时间久了,兴趣趋于淡化,自然不会来光顾了。如果家长能在种豆之前对孩子说:“这颗豆不久就会发芽,还会长出嫩嫩的绿色的叶子,你要是看到它发芽了,就赶紧来告诉妈妈,好吗?”。这样就等于交给了孩子一个任务,为了完成妈妈交给的任务,他就必须经常去注意那颗豆的变化情况……。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