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芹菜栽培什么条件会引发叶斑病,该如何识别和防治芹菜叶斑病?
叶斑病,芹菜,植株芹菜栽培什么条件会引发叶斑病,该如何识别和防治芹菜叶斑病?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叶斑病发病条件
芹菜栽培过程中,如遇以下条件容易引发叶斑病
1.高温多雨或高温干旱
气候因素是叶斑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因为芹菜叶斑病为高温、高湿病害, 病菌发育适温为25~30℃, 分生孢子形成适温为15~20℃, 萌发适温为28℃。所以如果遭遇连日降雨天气, 相对湿度增大, 有利于孢子的产生, 使病菌孢子可以反复侵染芹菜各组织。若雨后暴晴, 病害易暴发成灾, 造成茎叶枯死, 成片塌圈。除此之外, 在秋天高温干旱、夜间结露的情况下, 也容易导致叶斑病的发生。
2.栽培措施不够科学合理
如果栽培芹菜的地方地势低洼、通风不畅、且整地时没有深耙均匀、畦面高低不平、土壤干燥板结, 这些均会造成芹菜长势差、叶色墨绿、生硬,这种耕作粗放的地块,往往浇水不均匀,遇大雨排水差,从而成为叶斑病发生的高发区。
3.苗期种植管理不当
苗期育苗时如果苗床拥挤, 定植过密, 容易导致肥水缺乏, 使植株长势较弱, 容易引发叶斑病。
4.遮阳网使用不合理
定植初期,如果没有采用遮阳网栽培的, 叶斑病发病早、发病重。苗期没有搭架遮阳网栽培的芹菜, 一般于定植后5~7天就会出现病株, 比有遮阳栽培的早15天左右发病, 且常因病情控制不住, 造成毁苗重植。
5.使用连作地栽培
芹菜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要求较为严格, 连年种植, 不轮作, 田间清洁差、菌源多, 一般有3年以上芹菜栽培的地块, 发病早、发病重, 反之发病迟、发病轻。
6.品种选用不当
有些地方品种, 芹菜叶柄白绿色、实心、纤维少, 高感叶斑病。连年大面积种植同一当家品种, 也是导致芹菜叶斑病发生严重的因素之一。
精准识别芹菜叶斑病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 老叶比新叶更易染病。叶片受害时, 先在叶边缘、叶柄处发病, 逐步蔓延到整个叶片, 叶片被害初期呈黄绿色水浸状斑, 后期发展为圆形或不规则形, 病斑大小2~15mm, 灰褐色, 边缘色稍深, 内部发黄, 不受叶脉限制。发病重时, 病斑扩大为斑块, 使整个叶片变黄、枯死。茎或叶柄受害, 病斑椭圆形, 病斑大小3~23mm, 开始为黄色, 逐渐变为灰褐色凹陷, 茎秆开裂, 严重时茎秆缢缩、倒伏, 高湿时腐烂。发病后期叶面、叶背均长出灰白色霉层。
防治叶斑病的有效方法
芹菜叶斑病可控可预防,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采取农业、生态、药剂综合配套技术的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耐病品种
选用抗病耐病品种是预防叶斑病最有效的方法,如津南1号对叶斑病的抗性就比较好。选用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品种, 逐步取代本地高感叶斑病的单一品种。也可在无病株上采集种子,用48 ℃温水浸泡30min,选择干净卫生处晾干即可。
2.合理密植,及时间苗
苗期要注意根据幼苗长势及时间苗,做好科学合理化的密植处理;防止苗床过于荫蔽,导致通风不良,增加得叶斑病的风险。
3.合理灌溉,浇水均衡
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谨防田间湿度过高,尤其要注意避免在天热时灌水, 注意田间积水, 防旱防涝。
4.施足底肥,合理追肥
施足底肥, 根据苗情追肥, 追肥时要适当增加磷钾肥的用量, 减少氮肥用量。
5.药物防治
在苗株染病初期,戴上一次性手套将病叶摘除,立即喷洒药物,可喷施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甲基硫菌灵50%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可杀得可湿粉剂50%剂量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通常防治操作需9天操作1次,连续或者交替2~3次即可。
6.土壤改良
选择保水、保肥力强、土壤有机质丰富、易于排灌且通风的地块为定植地。定植前, 地块要进行深翻, 烈日高温晒土, 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及地下害虫。定植时, 每亩用生石灰40~50千克与土壤、肥料拌匀后撒施杀菌, 并补充钙元素。
7.田间管理
生长期要及时摘除病叶、黄叶, 并带出田间进行处理, 切勿乱扔或堆在田头地角, 以免造成重复侵染。芹菜收获后, 彻底清理田间病株残体, 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处理, 以减少田间菌源。
8.生态防治
芹菜属喜凉蔬菜, 幼苗定植至成活前, 采用遮阳网搭架覆盖, 可避免高温强光对芹菜的直接伤害, 起到遮阳降温增湿、保持土壤疏松透气的作用, 使芹菜正常生长, 增强抵御病害的能力。遮阳网于定植前2~3天搭架覆盖, 并在阴凉天气或晴天傍晚进行定植。遮阳网覆盖的原则是:缓苗期间全天覆盖, 待心叶变绿、发出新根后, 可适当缩短遮阳网的覆盖时间。上午8—10时覆盖, 下午5时左右揭除, 阴天可以不覆盖。9月中旬后拆除遮阳网。遮阳网可采用平棚覆盖。
9.生长前期的防治
芹菜叶斑病的防治应从苗期抓起。移栽苗宜选用无病壮苗, 定植期如遇30℃以上的高温干旱天气, 可用3%恶霉甲霜水剂1000倍液做定植水, 既可防治根部病害, 又可促进根系早生快发, 缓苗快, 植株生长健壮, 抗病力强, 可明显延缓和减轻病害的发生。
以上就是给大家分享的关于芹菜叶斑病的发病条件,识别方法以及防治措施,希望能帮助您做好芹菜叶斑病的预防或防治工作,祝您能收获一份丰收的喜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细菌性叶斑病是保护地栽培中芹菜的重要病害,一般发病株率为5%~20%,发生严重时,发病株可达80%以上,对产量和质量有较严重的影响
2:细菌性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幼苗期到收获期均可发病。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淡褐色、水渍状不规则形斑点,扩展时受叶脉限制逐渐发展成多角形,严重时叶片上数个病斑相连融合成大型病斑。有时病斑沿叶脉发展,叶脉变褐扭曲变形,后期病斑逐渐变为褐色,叶片枯死。
3:预防方法:大棚栽培的芹菜要采用生态防治法,及时放风排湿,减少叶面结露。发病前或在出现个别病株时喷药,常用药剂有庆大霉素2000倍液,或2.5%氟哌酸600倍液、或小诺霉素2000倍液,或56%靠山水分散微颗粒剂600~8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0%氢氧化铜悬浮剂800倍液分别掺加600倍天达2116+3000倍有机硅+1%发酵牛奶交替喷雾,每7~10天1次,连续喷洒2~3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