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芹菜栽培什么条件会引发叶斑病,该如何识别和防治芹菜叶斑病?
叶斑病,芹菜,植株芹菜栽培什么条件会引发叶斑病,该如何识别和防治芹菜叶斑病?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4)病株处理及消毒
发现病植株及时挖除,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以减少病原,控制病害蔓延,撒石灰消毒。
2、物理防治
播种前要用48℃温水浸种30 min,或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浸种50 min,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或晾干直接播种。
3、药剂防治
病变初期,就要立即喷药,药剂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保护地栽培可在发病初期用45%百菌清烟剂每亩次250 g进行闷棚熏蒸,或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每次用药1 kg/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芹菜,别名芹、早芹,是当今社会露地栽培与设施栽培必不可少的一种蔬菜,由于其口感好、营养价值高而备受人们青睐,但随着芹菜品种培育的多样性,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化,伴之而来的病虫害也越来越严重,尤其芹菜叶斑病就是芹菜生长过程中发生最普遍而又最严重的病害之一,那什么条件会引发叶斑病,该如何识别和防治芹菜叶斑病呢?
一、什么是芹菜叶斑病
芹菜叶斑病在民间又叫早疫病或斑点病,它是一种真菌病害,这种病菌生命力极强,这种病害病原主要是由半知菌亚门尾孢属芹菜尾孢菌引起的,病菌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在2~41℃的温度下都可以繁殖和侵染,发病最适宜的温度为22℃-30℃,在田间相对湿度大于85%时,分生孢子形成适宜温度15℃~25℃时,温度为28℃时发育最好侵染最快。土壤中的温湿度越高潜伏期就越短。
二、芹菜叶斑病发病条件
1、气候原因:
气候对叶斑病发病速度和发病程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雨天土壤湿度大、高温干旱而夜间下露、植株生长弱、地势低洼,都有利于叶斑病的蔓延传染,同时病菌会借助雨水或露滴扩大传播范围。尤其阴雨连绵的秋季,正是叶斑病的最适宜繁殖的条件。
2、栽培管理:
播种使用带有病菌的种子、长期连作、长期使用化肥土壤板结、种植密度大、土壤残留病组织多、日常管理时植株出现伤口等,这些因素都给叶斑病病菌提供了有利条件,使芹菜叶斑病病菌趁虚而入。
3、肥水原因:
芹菜一生需肥较多,但是施肥部科学,或偏施氮肥,致使芹菜株体生长不良,间或浇水不及时或大水漫浇,而使田间土壤忽干忽湿,均给芹菜叶斑病病菌有机可乘,致使田间株体易发病,发病重。
三、芹菜叶斑病发病症状
芹菜叶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且叶斑病病害发病周期长,尤其8-9月露地栽培病害达到最高峰,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茎及叶柄。
1、对幼苗的危害:受到病害的幼苗,不论在出土前还是出土后都会受到影响。出土前的幼苗很可能就直接腐烂在土壤中。慢性发病的幼苗子叶会先变成淡黄色,然后其上生出灰褐色病斑,后期逐渐扩展蔓延,发展至嫩秆时倒伏死亡。
2、对叶片的危害:发病初期,受到病害的叶片先在叶缘开始,颜色先褪绿,叶片上长出大小不等的黄绿色水渍状斑点,植株叶片从下到上逐渐“无精打采”,其上病斑逐渐变为灰褐色,后期病斑逐渐扩大相连构成一个大的病斑,最终芹菜叶片变黄枯死,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密生灰色绒状霉层。
3、对茎、叶柄的危害:受到叶斑病为害的芹菜茎及叶柄初期出现大小不等的椭圆形黄色斑点,后期变为灰褐色,病斑处稍凹陷, 天气干燥时,病斑处极易干裂,天气潮湿时,病部表面长出灰色霉层。
四、芹菜叶斑病的传播途径
叶斑病原菌主要以菌丝或孢子的形式寄主种子或随病残体遗落在土壤中越冬,成为来年叶斑病病害的初浸染来源。这种病菌会寻找一切机会危害芹菜,借助雨水、灌溉水、气流从芹菜株体伤口或者气孔侵入,然后不断的发芽侵染,周而复始,一直延续到秋末天凉。
五、芹菜叶斑病的防治方法
1、种子消毒、品种选择:
挑选饱满、无病菌株、形态完整的种子,在播种前用48℃的温汤浸泡30分钟,然后立即放进冷水浸泡5-10分钟,捞出晾干后即可播种。
2、农业防治:
①土壤:土壤提前进行整地、覆膜,可利用晴天膜内高温杀灭土壤中的病原细菌,减少病菌基数;
②实行轮作:为了减少田间土壤中的病害含菌量,不但要避免芹菜田地连作,还要避免芹菜与十字花科蔬菜之间连作,播种时地膜覆盖栽培。
③施肥:芹菜根系较浅,播种前要重施有机肥,配施氮磷钾肥,并结合深翻土地,整平作畦,提高芹菜的抗病性,但施肥要注意不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
④浇水:虽然芹菜植株对水分的需求量很大,但是浇水时不可大水漫灌,应注意合理灌水,保持水分的均衡供应,避免忽干忽湿,同时浇水要避开中午前后的高温天气,特别是在夏天,雨后及时排水降湿,降低土壤湿度。
⑤田间管理:苗床要与生产地隔离,培育无病壮苗,定植后合理密植,缓苗后注意日常管理,冬春季要注意保温防寒,夏秋季高温多雨,注意抗旱怕涝,适时中耕,提高土壤的通透性。
3、化学防治:
在芹菜发病之前,要加强田间巡检,一旦发现病情,就要及时使用药物进行防治:
可参考使用的药物有: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加瑞农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等,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用2-3次为宜。
综上,芹菜叶斑病的危害广、传播快,如果不及时防治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农户们要提前做好科学防治措施,在实际生产实践上可采用种子处理、精选品种、农业防治以及化学防治等手段预防,并要在管理上下足功夫,才会夺得芹菜的优质高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芹菜又称药芹, 以叶柄作为蔬菜食用, 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 如铁、磷等, 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经常食用芹菜, 具有提神醒脑、清热降压的作用。同时由于芹菜种植简单,获得效益产出高,正逐渐成为菜农喜栽蔬菜作物之一。但是由于夏季高温等因素的影响, 芹菜叶斑病(也称早疫病)经常发生,一旦产生叶斑病, 将会对芹菜的质量和产量造成不利影响,发病重的田块, 叶片被害率可达50%以上。因此, 采用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 搭配行之有效的叶斑病防控技术, 对提升芹菜的质量和产量以及避免叶斑病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那么,什么条件会引发叶斑病?以及如何识别和防治芹菜叶斑病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