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鲁迅先生的小说《阿Q正传》中的阿Q有哪些可贵之处?
精神,他的,之处鲁迅先生的小说《阿Q正传》中的阿Q有哪些可贵之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有很积极的一面,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实际上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
暗示分两种:有积极的暗示和消极的暗示之分,精神胜利法就是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赶走消极情绪,平衡心理,保持健康快乐的心境,生活中精神胜利法无处不在,比如妈妈批评孩子成绩不好,孩子会说:“有许多同学不如我好。”
若是一个人,总是沉浸在消极阴郁的心理状态中,就会受到消极的心理暗示,从而使情绪更加恶化,而擅于积极主动地去改变这种消极气氛,加一些阳光积极的情绪在里面就会使快乐情绪不断扩大,最终占据整个心灵。
境由心生,想拥有什么样的心理境界,别人说的不算,得自己做主,无论客观环境多么不尽如意,只要善于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就会创作出快乐的心境,与让事情朝好的方面发展,也有利于身心健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心理胜利法
二,胜利之后自我麻痹,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三,什么都敢想,什么都敢做
四,从来不虐待自己,和压制自己
五,做任何事情,没有心理负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精神胜利法,被人打了没法反抗只好自圆其说:算是老子被儿子打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心理胜利法。
二:胜利之后自我麻痹,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三:什么都敢想,什么都敢做。
四:从来不虐待自己,和压制有己。
五:做任何事情、没有心理负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有时候也真的需要一点阿Q的“精神胜利法”,学会自我安慰,自我调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鲁迅笔下的阿Q,是个地地道道的小人物,无权无势,无依无靠,在社会的底层,哪怕受到了人们的压迫与羞辱,依旧忍气吞声的活着。似乎鲁迅先生是在嘲讽精神胜利的阿Q,其实个人并不这么认为。
鲁迅先生的确有抓住民族的劣根性——“精神胜利法”。但是字里行间我们还是能看到鲁迅先生笔下的不易察觉的怜悯与无奈。阿Q与别人是不一样的,别人都能麻木的安分守己,而他却不能,所以也就注定了他要与源源不断的痛苦相伴。
阿Q的“精神胜利法”,何尝不是对自己的人格的一种维护和坚定,哪怕这种方式看上去十分愚蠢可笑,这也是阿Q的可悲之处。我始终认为,最出色的作品永远都是悲剧。“精神胜利法”不仅仅在阿Q身上有,凡是在社会底层挣扎着无从反抗的人们,多多少少都会存在一些这样的行为与想法,可能仅仅是表现的方式没那么明显。与其说鲁迅先生揭示的是国民的劣根性,不如说他揭露了人类的普遍弱点。
【PS】阿Q是具有时代特征的,他在那个年代就只能是阿Q,而在现在这个社会,他可能会化身为一名愤青,在心理上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当然愤青的存在也是一种文明和时代的推动力,他们发现不足,并且敢于批判,才会触动一些改革者,才有更加完善的制度和更加成熟的社会。阿Q的悲剧就在于他的形单影只,习惯了黑暗的人们已经失去了反抗和批判的意识,宁愿在压迫中痛苦且平庸的了此残生。
哪怕阿Q的反抗毫无结果且看上去十分愚蠢,但是这对那个时代而言,却是十分可贵,只是没有人能看得懂。那些安慰自己的话,如今看上去,仍然十分可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